關注:245
2014-01-11 15:04
方響的歷史怎么看? 已關閉
懸賞分:5
方響是古代打擊樂器,出現于北周。
隋唐時用于燕樂,后也用于宮廷雅樂,自宋代后漸少使用。 方響:古代打擊樂器,用于宮廷燕樂。出現于南北朝梁代(502―557)?!杜f唐書?音樂志》:“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yè)(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板),倚于架上以代鐘磬。”又據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樂方響》:“葛溪鐵片梨園調,耳底丁東十六聲”;唐牛殳《方響歌》:“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 另據《周正樂》記載:“西涼清樂方響,一架十六枚,具黃鐘、大呂二均聲。” 由史載可知:方響是由十六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鐵板、銅片或玉片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兩層懸掛,用小鐵錘敲擊 隋唐時期,方響用于燕樂,后用于宮廷雅樂。唐代曾涌現出馬仙期、吳繽等方響演奏家。唐代詩人杜牧、錢起、雍陶、陸龜蒙等都留下了誦方響的詩篇。 宋代,方響漸少使用?,F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樂時偶用,瀕于失傳境地。 20世紀70年代末,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在參閱古代文獻和殘存的唯一方響(發(fā)音板鍛鐵制成)基礎上研制成功新型方響,80年代初,又制成51音方響,可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已正式列入民族樂隊編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