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二胡自唐、宋以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演變發展,明、清之后成為我國各地方戲曲、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以來,劉天華先生創作了10首二胡獨奏曲和47首二胡練習曲,為二胡的專業化道路奠定了基礎,使二胡登上音樂會的大雅之堂,成為一件家弦戶誦的獨奏樂器。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民族音樂事業的迅猛發展,新的二胡曲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問世,極大地推動了二胡藝術的發展。
創作是推動二胡藝術前進的重要動力之一。但創作對我來說只能算是一個副來,我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和演奏。早在1960年擔任中央音樂學院二胡教師時,由于二胡教材中需要增添快速技巧等新的訓練內容,我陸續創作一批二胡練習曲。1972年,我調往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擔任樂隊首席之后,為了充實樂團演出和廣播電視中的新曲目,先后與李秀琪等同事合作創編了一些二胡獨奏、齊奏、重奏曲。由此可見,創作與我所從事的教學和演奏工作總是緊密相連的。
作者簡介:
王國潼,師承杰出民族音樂家劉天華的直傳弟子陳振鐸、蔣風之等人。1960年以優異成績提前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并留校任教。1972年任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二胡,后任藝術指導。1983年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1988年獲教授職稱。1991年應邀赴香港擔任香港演藝學院中國音樂顧問,1992年任該院中樂系 主任同為香港演藝學 院中樂主任、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唱片總公司藝術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評人、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王國潼的二胡藝術,早在20世紀60年代已蜚聲樂壇。當時他以創新的技巧,成功地演奏了《三門峽暢想曲》、《豫北敘事曲》,被譽為“開拓了二胡演奏的新風格”,“是二胡演奏劃時代的里程碑”。他在長期的二胡藝術實踐中,不僅為國內外培育了一批優秀的二胡演奏人才,同時博采眾長,勇于探索,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演奏技巧嫻熟精湛,意境深邃動人,感情深沉真摯,表演樸實嚴謹。他曾多次應邀到五大洲20多個國家演出及講學,并與英國蘇格蘭BBC交響團、日本關西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前中央樂團、中國廣播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澳門中樂團及臺北市國樂團等合作演出,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盛譽。1994年以來,先后在香港舉行十余場“王國潼二胡音樂會”及三十余場“王國潼二胡示范講座”,為推廣二胡藝術不遺余力。 王國潼創作、改編的二胡曲有《懷鄉曲》、《翻身歌》、《奔馳在千里草原》、《喜看麥田千層浪》、《南國風情》、《山謠》及二胡協奏曲《帝女花幻想曲》等數十首;錄音廣播和灌錄唱片的二胡獨奏、協奏和重奏曲目有百余首,其中《二泉映月》獲1989年中國唱片總公司首屆金唱片獎。1991年到香港后又錄制了十余張二胡獨奏CD唱片。他的主要著作有《二胡音階練習》、《二胡練習曲選》、《二胡基礎教程》、《二胡基礎練習三百首》及《二胡曲九首及其演奏藝術要求》等多部;研究論文和文章有《阿炳二胡演奏風格初探》、《二胡發音與音色研究》及《論二胡的音準》等二十余篇。 此外,他還與滿瑞興等人合作研制了方圓二胡、低調粗弦二胡及扁八角高胡三種新的樂器規格,榮獲文化部科技成果獎,并被列入《中國樂器圖鑒》。他為民族音樂事業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1992年獲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他的藝術成就,先后被列入《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名人大辭典》、《中外文化藝術名人首像》(首卷)、《中國藝術家辭典》(現代卷)及《英國劍橋中心世界名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