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成功舉辦后,2008第二屆“帕拉天奴”杯作曲(小提琴)比賽今日啟動。
擔任本次大賽評委會主席之一的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教授日前表示,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小提琴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在世界級的比賽中接連獲得好成績,帕格尼尼比賽就已經奪得了3個金獎,應該說我們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已經與世界接軌了。但是我國的小提琴作品的創作與演奏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舉辦此次比賽是為了鼓勵創作,希望把中國小提琴的創作推到更新的高度。
此次“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賽由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聯合舉辦,面向全國征集原創新作品。本屆大賽僅限于征集小提琴作品,主要為小提琴獨奏(無伴奏)、雙小提琴(無伴奏)、小提琴與鋼琴三種形式。大賽依然秉承“提倡中國民族風格,鼓勵多樣化創作,兼容藝術性、技巧性、可聽性”的宗旨,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比賽原則,希望通過比賽能夠豐富演奏和教學曲目,推動中國小提琴音樂創作的發展。文化部2008年6月底將舉辦“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此次大賽也被納入“藝術周”的活動中,力圖在08北京奧運期間弘揚中國文化精神。
之所以選擇小提琴作品作為本次大賽的主題,據大賽秘書長陳丹布教授說,原因有兩個:首先,小提琴是一件普及率非常高的樂器,它具有音域廣、音色豐富、富于歌唱、技法全面的特點。小提琴傳入中國已有300余年的歷史,但是目前我國小提琴的創作亟待加強。其次,選擇這樣一件基本樂器為創作載體,它的受眾面廣,更能夠體現創作者的基本功底,同時依然能夠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因此,第二屆“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賽選擇小提琴這一樂器,也得到了很多老藝術家的肯定與支持。
據記載,小提琴演奏在我國最早出現于1699年,康熙皇帝曾在南巡船上欣賞到外國傳教士的小提琴表演。但是這以后的小提琴大多出現在宮廷中,19世紀以后逐漸在教堂、教會學校中傳播。中國的小提琴演奏真正起步于20世紀20年代,馬思聰是中國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目前所見到的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是地質學家李四光于1919年11月在巴黎創作的《行路難》。“《行路難》風格上屬于浪漫主義,技法上還不盡完善,而最可貴的是樂曲立意深邃,是中國知識分子苦難歷程的一個大概括。”(引自錢仁平《中國小提琴音樂》)。此后,馬思聰成為最早創作一批高水準小提琴作品的作曲家,他創作的《內蒙組曲》、《西藏音詩》成為中國小提琴曲創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建國后,小提琴藝術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高峰期,產生了《新春樂》、《牧歌》、《新疆之春》等一批獨奏曲,尤其是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誕生成為了小提琴音樂創作的又一座高峰。文革中后期,《喜見光明》、《苗嶺的早晨》、《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等獨奏曲成為“文革”音樂中的幾枝獨秀,這些作品也都成為現今學生普遍學習、演奏的佳作。
但是,自80年代以來,依然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小提琴新作卻很少,雖然也出現了《鹿回頭傳奇》、《小提琴協奏曲》(杜鳴心)等一批代表作,但數量卻遠不及前一個時期。這一時期出現的作品已經明顯采用現代技法來創作,風格上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既需要作曲家在創作中考慮到技法與可聽性的結合,也需要教師及演奏者有一個接受、認可的過程。
杜鳴心教授本人曾創作運用民歌素材的《新疆之旅》等小提琴獨奏曲,還創作了2部小提琴協奏曲,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他表示,他愿意繼續創作一些能夠喜聞樂見的小提琴作品。
曾培養出呂思清等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的中央音樂學院王振山教授認為,中國的小提琴新作品并不多,中國舉辦小提琴演奏比賽至今已有7屆了,每次必選的中國作品演來演去都是那些曲子。雖然每次比賽章程里都鼓勵演奏本地區的新作品,但是數量非常少。這次作曲比賽的目的是推新作,希望利用這個機會選作品,產生有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能夠在音樂會上流傳、在比賽中流傳的好作品。過于現代,以至于聽完不愿意再多聽的作品是不提倡的。
舉辦專門征集小提琴曲的作曲比賽,在國內并不多見。舉辦本屆大賽的主要意圖不是追求純技法的作品,而是要追求技巧形式、內容、情感的高度統一。大賽力圖追求公平、公正的比賽原則,作品不局限于學校,因而將邀請各大院校的專家擔任評委,通過有交流、有競爭的比賽,在學習、比賽中看不足,希望全國音樂界和各大音樂院校能夠謀求共同發展。這一原則,在“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中已初顯成效。
擔任本次大賽評委會主席之一的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教授日前表示,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小提琴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在世界級的比賽中接連獲得好成績,帕格尼尼比賽就已經奪得了3個金獎,應該說我們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已經與世界接軌了。但是我國的小提琴作品的創作與演奏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舉辦此次比賽是為了鼓勵創作,希望把中國小提琴的創作推到更新的高度。
此次“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賽由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聯合舉辦,面向全國征集原創新作品。本屆大賽僅限于征集小提琴作品,主要為小提琴獨奏(無伴奏)、雙小提琴(無伴奏)、小提琴與鋼琴三種形式。大賽依然秉承“提倡中國民族風格,鼓勵多樣化創作,兼容藝術性、技巧性、可聽性”的宗旨,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比賽原則,希望通過比賽能夠豐富演奏和教學曲目,推動中國小提琴音樂創作的發展。文化部2008年6月底將舉辦“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此次大賽也被納入“藝術周”的活動中,力圖在08北京奧運期間弘揚中國文化精神。
之所以選擇小提琴作品作為本次大賽的主題,據大賽秘書長陳丹布教授說,原因有兩個:首先,小提琴是一件普及率非常高的樂器,它具有音域廣、音色豐富、富于歌唱、技法全面的特點。小提琴傳入中國已有300余年的歷史,但是目前我國小提琴的創作亟待加強。其次,選擇這樣一件基本樂器為創作載體,它的受眾面廣,更能夠體現創作者的基本功底,同時依然能夠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因此,第二屆“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賽選擇小提琴這一樂器,也得到了很多老藝術家的肯定與支持。
據記載,小提琴演奏在我國最早出現于1699年,康熙皇帝曾在南巡船上欣賞到外國傳教士的小提琴表演。但是這以后的小提琴大多出現在宮廷中,19世紀以后逐漸在教堂、教會學校中傳播。中國的小提琴演奏真正起步于20世紀20年代,馬思聰是中國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目前所見到的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是地質學家李四光于1919年11月在巴黎創作的《行路難》。“《行路難》風格上屬于浪漫主義,技法上還不盡完善,而最可貴的是樂曲立意深邃,是中國知識分子苦難歷程的一個大概括。”(引自錢仁平《中國小提琴音樂》)。此后,馬思聰成為最早創作一批高水準小提琴作品的作曲家,他創作的《內蒙組曲》、《西藏音詩》成為中國小提琴曲創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建國后,小提琴藝術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高峰期,產生了《新春樂》、《牧歌》、《新疆之春》等一批獨奏曲,尤其是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誕生成為了小提琴音樂創作的又一座高峰。文革中后期,《喜見光明》、《苗嶺的早晨》、《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等獨奏曲成為“文革”音樂中的幾枝獨秀,這些作品也都成為現今學生普遍學習、演奏的佳作。
但是,自80年代以來,依然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小提琴新作卻很少,雖然也出現了《鹿回頭傳奇》、《小提琴協奏曲》(杜鳴心)等一批代表作,但數量卻遠不及前一個時期。這一時期出現的作品已經明顯采用現代技法來創作,風格上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既需要作曲家在創作中考慮到技法與可聽性的結合,也需要教師及演奏者有一個接受、認可的過程。
杜鳴心教授本人曾創作運用民歌素材的《新疆之旅》等小提琴獨奏曲,還創作了2部小提琴協奏曲,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他表示,他愿意繼續創作一些能夠喜聞樂見的小提琴作品。
曾培養出呂思清等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的中央音樂學院王振山教授認為,中國的小提琴新作品并不多,中國舉辦小提琴演奏比賽至今已有7屆了,每次必選的中國作品演來演去都是那些曲子。雖然每次比賽章程里都鼓勵演奏本地區的新作品,但是數量非常少。這次作曲比賽的目的是推新作,希望利用這個機會選作品,產生有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能夠在音樂會上流傳、在比賽中流傳的好作品。過于現代,以至于聽完不愿意再多聽的作品是不提倡的。
舉辦專門征集小提琴曲的作曲比賽,在國內并不多見。舉辦本屆大賽的主要意圖不是追求純技法的作品,而是要追求技巧形式、內容、情感的高度統一。大賽力圖追求公平、公正的比賽原則,作品不局限于學校,因而將邀請各大院校的專家擔任評委,通過有交流、有競爭的比賽,在學習、比賽中看不足,希望全國音樂界和各大音樂院校能夠謀求共同發展。這一原則,在“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中已初顯成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