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所云兩次民樂大賽,是指40年前“上海之春”舉辦的首屆“全國二胡比賽”和中央電視臺新近舉辦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
這兩次民樂大賽,頗具可比性。將它們作一番比較,發現很是有趣。而且,對音樂界來說特別是對民樂界來說,作這種比較,也是很必要很有益的。
先比作品。“上海之春”首屆“全國二胡比賽”,可謂中國民族器樂史上的里程碑。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推出了一大批民族器樂經典作品,如《江河水》《賽馬》《春詩》《紅軍哥哥回來了》《三門峽暢想曲》《豫北敘事曲》《山村變了樣》《趕集》《梆子風》《河南小曲》……它們一亮相,立刻就引起了人們的新鮮感,其旋律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此,音樂出版社以該次二胡比賽的新曲目為基礎,出版了《二胡曲十首》,成為傳世書。這些曲目,幾十年來,一直是舞臺上和二胡演奏家的保留曲目,經久不衰。可以這樣評價:這次民樂比賽所推出的作品,就整體而言,是迄今無可企及的高潮高峰。
今天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其參賽的新、近作品,就其總體而言,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很難同日而語。以民族樂器的領銜者二胡為例,兩賽相比,在作品上,后者相形見絀之處在于:第一,淡化了旋律,民族器樂欠缺了民族特色。有人說:中國的音樂是橫向的(指追求旋律),西洋的音樂是縱向的(指講究和聲)。這話雖然不夠全面,但道出了一個事實:中國人對旋律情有獨鐘。還是以二胡為例:像《漢宮秋月》《月夜》《二泉映月》以及《江河水》《春詩》《山村變了樣》這樣的動人旋律作品,現在少見了。第二,技術單調,風格貧乏,選手害了偏食癥。一位大陸外的評委說:現在是二胡的長弓慢弓不見了。比賽成了比快,炫技成了炫速。像前者比賽的風格多樣、百花齊放的局面,消失了。二胡藝術如果只追求一個“快”字,只能培養二胡熟練技工,不會培養二胡藝術家。
再比人才。在“上海之春”首屆“全國二胡比賽”當中,涌現出了一大批耀眼的新星,如南方的閔惠芬、向祖英、肖白墉、黃海懷等等,北方的王國潼、蔣巽風、唐玉斌、魯日融、宋國生等等。獲得一等獎的閔惠芬,當時只是十六七歲的中學生。這些人,都成了一方諸侯、領軍人物,有些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流派。40年后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能夠出現這樣的人才群體么?照目前這樣的路子發展下去,不大可能。
最后比游戲規則。“上海之春”的首屆“全國二胡比賽”,是道道地地的規則游戲:第一,是同一樂器比賽,即二胡和二胡比賽,它遵循了可比性原則;第二,是有必賽的規定(初現)曲目(如《燦爛的五月》),參賽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第三,是附加了自選新作品演奏,這是能夠張揚賽手個性的賽程。
相比之下,今天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其非規則游戲就太多太顯了。這不能不令人懷疑:是不是有外行參與決策?還是讓實踐來檢驗吧!舉一個例子:有一場半決賽,其比賽和排名次是這樣的―――第一名:古箏,98.83分;第二名:打擊,98.61分;第三名:組合,97.74分;第四名:打擊,97.66分;第五名:嗩吶,97.17分;……這樣的中國“民族器樂電視大賽”,這樣的排比賽名次,恐怕連老外見了都要發笑:拉二胡和擂大鼓,吹嗩吶與彈古箏……兩者有多少可比性?這次“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實在是令人眼花繚亂:笙(簧舌樂器)獨奏用手風琴(舌簧樂器)伴奏;揚琴(擊弦樂器)獨奏用鋼琴(擊弦樂器)伴奏;“組合”當中西洋銅管樂器當了主角兒……令人實在鬧不清這是什么游戲規則和這些節目是怎樣入選的。
中央電視臺的這次“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當然,在活躍民族器樂方面,有它的積極作用。但是,不可否認,有兩個方面也應當引起人們的嚴肅注意:一是這個比賽暴露出來諸多問題,需要認識和反思;二是這個比賽造成諸多誤導,需要明確和糾正。
這兩次民樂大賽,頗具可比性。將它們作一番比較,發現很是有趣。而且,對音樂界來說特別是對民樂界來說,作這種比較,也是很必要很有益的。
先比作品。“上海之春”首屆“全國二胡比賽”,可謂中國民族器樂史上的里程碑。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推出了一大批民族器樂經典作品,如《江河水》《賽馬》《春詩》《紅軍哥哥回來了》《三門峽暢想曲》《豫北敘事曲》《山村變了樣》《趕集》《梆子風》《河南小曲》……它們一亮相,立刻就引起了人們的新鮮感,其旋律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此,音樂出版社以該次二胡比賽的新曲目為基礎,出版了《二胡曲十首》,成為傳世書。這些曲目,幾十年來,一直是舞臺上和二胡演奏家的保留曲目,經久不衰。可以這樣評價:這次民樂比賽所推出的作品,就整體而言,是迄今無可企及的高潮高峰。
今天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其參賽的新、近作品,就其總體而言,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很難同日而語。以民族樂器的領銜者二胡為例,兩賽相比,在作品上,后者相形見絀之處在于:第一,淡化了旋律,民族器樂欠缺了民族特色。有人說:中國的音樂是橫向的(指追求旋律),西洋的音樂是縱向的(指講究和聲)。這話雖然不夠全面,但道出了一個事實:中國人對旋律情有獨鐘。還是以二胡為例:像《漢宮秋月》《月夜》《二泉映月》以及《江河水》《春詩》《山村變了樣》這樣的動人旋律作品,現在少見了。第二,技術單調,風格貧乏,選手害了偏食癥。一位大陸外的評委說:現在是二胡的長弓慢弓不見了。比賽成了比快,炫技成了炫速。像前者比賽的風格多樣、百花齊放的局面,消失了。二胡藝術如果只追求一個“快”字,只能培養二胡熟練技工,不會培養二胡藝術家。
再比人才。在“上海之春”首屆“全國二胡比賽”當中,涌現出了一大批耀眼的新星,如南方的閔惠芬、向祖英、肖白墉、黃海懷等等,北方的王國潼、蔣巽風、唐玉斌、魯日融、宋國生等等。獲得一等獎的閔惠芬,當時只是十六七歲的中學生。這些人,都成了一方諸侯、領軍人物,有些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流派。40年后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能夠出現這樣的人才群體么?照目前這樣的路子發展下去,不大可能。
最后比游戲規則。“上海之春”的首屆“全國二胡比賽”,是道道地地的規則游戲:第一,是同一樂器比賽,即二胡和二胡比賽,它遵循了可比性原則;第二,是有必賽的規定(初現)曲目(如《燦爛的五月》),參賽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第三,是附加了自選新作品演奏,這是能夠張揚賽手個性的賽程。
相比之下,今天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其非規則游戲就太多太顯了。這不能不令人懷疑:是不是有外行參與決策?還是讓實踐來檢驗吧!舉一個例子:有一場半決賽,其比賽和排名次是這樣的―――第一名:古箏,98.83分;第二名:打擊,98.61分;第三名:組合,97.74分;第四名:打擊,97.66分;第五名:嗩吶,97.17分;……這樣的中國“民族器樂電視大賽”,這樣的排比賽名次,恐怕連老外見了都要發笑:拉二胡和擂大鼓,吹嗩吶與彈古箏……兩者有多少可比性?這次“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實在是令人眼花繚亂:笙(簧舌樂器)獨奏用手風琴(舌簧樂器)伴奏;揚琴(擊弦樂器)獨奏用鋼琴(擊弦樂器)伴奏;“組合”當中西洋銅管樂器當了主角兒……令人實在鬧不清這是什么游戲規則和這些節目是怎樣入選的。
中央電視臺的這次“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當然,在活躍民族器樂方面,有它的積極作用。但是,不可否認,有兩個方面也應當引起人們的嚴肅注意:一是這個比賽暴露出來諸多問題,需要認識和反思;二是這個比賽造成諸多誤導,需要明確和糾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