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月琴由阮演變而來,流行于晉代。 [BR][BR] 月琴:我國漢、彝、苗、侗、布依、白和哈尼等族人民共同喜愛的彈弦樂器。歷史久遠,流傳廣泛,音色清脆,常用于獨奏、民間器樂合奏、歌舞、戲曲和說唱音樂伴奏。[BR] 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當時和阮相似,后來逐漸變化,清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琴桿變短,音箱呈滿圓形, 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廣泛流傳。 [BR][BR] 我國的月琴在唐代傳入日本,19世紀3O年代達到最盛時,期,遍及一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月琴在日本被禁,戰后才又恢復。 [BR][BR] 月琴常用于說唱音樂四川清音的伴奏。這種曲藝形式是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深為四川人民所喜愛。解放前,藝人多在茶館坐唱或在街頭即地作場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也稱“唱琵琶”或“唱月琴”。 [BR][BR] [BR][BR]月琴在現代的發展。 [BR][BR] 自1958年后,月琴經過多次改革,改為三弦二十四品,采用十二平均律,音域得以擴大,可自由轉調,在演奏技巧吸收了其它彈撥樂器的優點,表現力更加豐富,其4條琴弦的定音為(g、d1、g1、d2),音域由g~c4,有3個多八度。由于使用鋼絲尼龍弦,音色清脆柔和適于獨奏。 [BR][BR] 80年代初試制成功一種長桿(較原來長一倍,約18厘米)月琴。音品增至30個,縛弦下移,增加了琴馬,并在琴內橫音梁間增置兩條豎梁。定音為(g、C1、g1、C2),音域達4個八度。音量明顯增大,音色富有光彩,除可為楚劇伴奏外,更適于獨奏或合奏。 [BR][BR] 在民間樂隊中,月琴是高音樂器,常用于合奏。它的聲音比琵琶響亮,還帶有一種金屬性質的鏗鏘聲,與其他樂器合奏,音響既協調又別有風味。月琴是京劇、楚劇等地方戲曲和曲藝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樂隊中,月琴與京胡、京二胡一起號稱三大件樂器。它發音清脆,在京劇唱腔伴奏中,能起到襯托京胡的作用。 [BR][BR]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素有“音樂之鄉”譽稱,那里使用的月琴是由漢族傳去的,經常與蘆笙等樂器合奏。在廣西隆林苗族居住的德峨和么基,民間流傳著用月琴演奏的器樂曲。云南的白族和哈尼族民間,也流傳有月琴。白族月琴是僅次于白族三弦的弦樂器,還用于白劇伴奏。哈尼族的月琴也稱“四弦”,外形和彝族月琴相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