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嗩吶于金、元時代傳入我國。 [BR][BR] 嗩吶:俗稱“喇叭”。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并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BR][BR]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我國中原地區。 [BR][BR]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BR]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嗩吶已在我國普遍應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吶用于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BR][BR] 較詳細的記載見于明王圻編《三才圖會》(1607年刊): 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于何代,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BR][BR] 明朝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BR][BR] 明代后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BR][BR]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今天嗩吶已成為我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BR][BR] [BR][BR]嗩吶的演奏風格分為南北兩派。 [BR][BR][BR] 嗩吶常作為領奏樂器或與鑼鼓結合演奏,適于表現熱烈、歡騰的氣氛和雄偉、壯闊的場面,尤其適于演奏豪放、潑辣的曲調,能夠深刻而細膩地抒發內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現力很強的樂器。嗩吶可用于獨奏、合奏或伴奏,演奏風格大致可分為南北兩派。 [BR][BR] 南方吹奏嗩吶牌子(包括大部分戲曲伴奏),運用循環換氣法一字一音,很少用其它演奏技巧裝飾旋律。 [BR][BR] 北方民間藝人創造了許多高難度復雜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吐音、氣拱音、氣頂青、三弦音、簫音等,還有模仿雞啼鳥鳴、人聲歌唱(俗稱咔腔)等特殊技巧,從而大大發展和提高了嗩吶的表現力。 [BR][BR] 嗩吶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室外演奏,是民間婚喪儀仗和吹打合奏中的主要樂器。不僅在廣大農村廣為流行,并且是河北吹歌、山東吹樂、遼南鼓吹、潮州大鑼鼓和山西八套等地方音樂離不開的樂器。在地方戲曲、說唱音樂和民族樂隊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用它伴奏的戲曲和說唱音樂,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BR][BR] 嗩吶的獨奏曲目多源自民歌、地方戲曲、民間小曲和戲劇曲牌,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間風味。傳統曲目《百鳥朝鳳》20世紀50年代初曾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