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鈸源于西亞,流行于北魏。[BR]明清后成為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 [BR][BR] 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叫做“镲”。是常見的打擊樂器。歷史久遠,表現(xiàn)力強。不僅在民族音樂、地方戲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還廣泛用于各族的民間歌舞和文娛、宣傳活動中。[BR] 鈸源于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后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于印度,后而中亞,據(jù)《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我國中原。 [BR][BR] [BR][BR]鈸由響銅制成,構造簡單。[BR]鈸在地方音樂及管弦樂隊中應用廣泛,在少數(shù)民族中亦相當流行。 [BR][BR] 鈸的構造簡單,鈸體為一圓形金屬板,用“響銅”制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與鈸邊之間叫作“堂”,碗是鈸的固定點,頂部鉆有小孔,用綢或布拴系,叫“鈸巾”,演奏者須取站姿,用雙手通過鈸巾持住鈸身,相擊后振動發(fā)音。也可以懸掛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xiàn)力很豐富。 [BR][BR] 鈸屬于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洪亮而強烈,穿透力很強,善于烘托氣氛,是各種管弦樂隊和地方吹打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在吹打樂等地方樂種中在用于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xiàn)一種激情;用于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屬于節(jié)拍樂器。 [BR][BR] 根據(jù)鈸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鈸分為雙光鈸、水鈸、京鈸、小鈸等幾種,其中小鈸和京鈸發(fā)音較高,多用于京劇等地方戲曲中的武戲或伴奏吹打曲牌,常與奉鑼和仿蘇鑼配合使用;雙光鈸和水鈸發(fā)音較低,多用于文戲,與虎音鑼或中堂鑼配合使用,其中雙光鈸是粵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在民族管弦樂或器樂合奏中,雙光鈸和小鈸也已成為重要的節(jié)奏樂器。 [BR][BR] 鈸除漢族廣為使用外,在藏、壯、彝、侗、傣、景頗、佤、白等少數(shù)民族中也廣為流傳。 [BR][BR] 6世紀初期,銅鈸在北魏民間已很流行,并很早就在梵樂中使用。 [BR][BR] 鈸在隋代九部樂中,已用于天竺、西涼、龜茲、安國和康國五樂中。 [BR][BR] 到了唐代,十部樂中有七部用鈸,尤其在燕樂中,還有正銅鈸與和銅鈸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畫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樂舞石刻中,已繪有敲擊銅鈸的人像。 [BR][BR] 明、清之際,鈸是昆曲等地方戲劇中的伴奏樂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