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
彈弦樂器。漢代劉熙《釋名》中有:“施弦高急,箏箏然也”,故名箏。戰國時期己廣泛流行,而于秦國尤盛,史稱秦箏。
相傳早期箏與筑為同一樂器或箏源于瑟,如唐趙琳《因話錄》:“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此類傳說還有不少,但均屬牽強,尚無證據可考。
歷代箏的形制無大變化,但弦數不等。有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多種。日本奈良正倉院藏唐代箏(殘)一件。《東大寺獻物帳》有“揪木箏一張”,1952年曾據殘件復原全形,通長190.85厘米。中國音樂學院楊大鈞教授藏傳世十四弦箏一件,清代制品,長140、首寬22.5、尾寬20厘米,框邊雕刻精美花紋。傳世和考古發掘箏的實物很少,此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現代箏體呈扁長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為中空共鳴體。里面膠有音梁,表面呈拱形,底部開有兩三個出音孔。箏的首尾部嵌有岳山,又稱前梁和后梁。箏面置弦。設有上扁下圓錐形弦軸。前梁至弦柱(又稱雁足)間為有效弦長。弦距均等。每弦由人字形、金字塔形、古泉(刀幣)形或葫蘆塔形的弦柱支起,柱在面板上可移動,位置錯落如雁行,以取得不同的音高。有的柱上部有一細孔,琴弦穿孔而過,以防散落。框板用紅木、紫檀、花梨木制作,外部多鑲嵌雕刻凸條花紋。面、底板采用梧桐木制,以木紋順直、沙眼大的沙桐為佳,如帶有活疤節的發音更為脆亮。面板決定箏的音色和音量。箏柱之材,古代多用木、竹、駝骨或象牙,最多為紫檀、花梨制木柱。 在中國民間,常用的箏為十三弦和十六弦。經過改良的箏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規格。品種有大箏、小箏和鋼弦箏。五聲音階定弦,最低音從G或c始,音域達三個八度。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彈奏出七聲音階。大箏全長2米左右。小箏全長130―150厘米左右,箏的柱高約5厘米。
演奏時,以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變化,以潤美音色、裝飾旋律。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搖、撮等指法,左手有按、滑、揉、顫等指法,重按可使原音增高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可奏單音曲調或和弦,也可雙手演奏,同時發出六個音。用于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伴奏。近代箏在不同地區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如山東、河南、浙江、廣東潮州和廣東梅縣、大埔等地的客家等,各有獨特的演奏技巧和代表曲目。在現代民族管弦樂隊的合奏中,箏已居非常重要的位置。對獨奏來說,傳統樂曲有《漁樵問答》、《漁舟唱晚》、《天下大同》。創作樂曲有《慶豐年》、《幸福渠》、《戰臺風》、《清江放排》、《春到拉薩》等。
古琴Guqin
彈弦樂器。唐代己有月琴之名。其形制與阮相近。清代,琴頸縮短,演變為現代的樣 式,音箱呈滿圓形,琴頸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和音箱邊框用紅木、 紫檀木制,邊框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 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面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音域為兩個八度。本世紀五十年代,改革制成寬頸月 琴。長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 用尼龍纏鋼絲弦。八十年代制成長 桿月琴,長80厘米,縛弦下移,增置弦碼,音箱內橫音梁間增置兩條豎 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彈奏,技巧有彈、撥、撮、滾、掃滾、按、顫、 滑、吟等,常用于京劇、楚劇等戲曲伴奏。
彈弦樂器。漢代劉熙《釋名》中有:“施弦高急,箏箏然也”,故名箏。戰國時期己廣泛流行,而于秦國尤盛,史稱秦箏。
相傳早期箏與筑為同一樂器或箏源于瑟,如唐趙琳《因話錄》:“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此類傳說還有不少,但均屬牽強,尚無證據可考。
歷代箏的形制無大變化,但弦數不等。有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多種。日本奈良正倉院藏唐代箏(殘)一件。《東大寺獻物帳》有“揪木箏一張”,1952年曾據殘件復原全形,通長190.85厘米。中國音樂學院楊大鈞教授藏傳世十四弦箏一件,清代制品,長140、首寬22.5、尾寬20厘米,框邊雕刻精美花紋。傳世和考古發掘箏的實物很少,此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現代箏體呈扁長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為中空共鳴體。里面膠有音梁,表面呈拱形,底部開有兩三個出音孔。箏的首尾部嵌有岳山,又稱前梁和后梁。箏面置弦。設有上扁下圓錐形弦軸。前梁至弦柱(又稱雁足)間為有效弦長。弦距均等。每弦由人字形、金字塔形、古泉(刀幣)形或葫蘆塔形的弦柱支起,柱在面板上可移動,位置錯落如雁行,以取得不同的音高。有的柱上部有一細孔,琴弦穿孔而過,以防散落。框板用紅木、紫檀、花梨木制作,外部多鑲嵌雕刻凸條花紋。面、底板采用梧桐木制,以木紋順直、沙眼大的沙桐為佳,如帶有活疤節的發音更為脆亮。面板決定箏的音色和音量。箏柱之材,古代多用木、竹、駝骨或象牙,最多為紫檀、花梨制木柱。 在中國民間,常用的箏為十三弦和十六弦。經過改良的箏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規格。品種有大箏、小箏和鋼弦箏。五聲音階定弦,最低音從G或c始,音域達三個八度。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彈奏出七聲音階。大箏全長2米左右。小箏全長130―150厘米左右,箏的柱高約5厘米。
演奏時,以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變化,以潤美音色、裝飾旋律。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搖、撮等指法,左手有按、滑、揉、顫等指法,重按可使原音增高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可奏單音曲調或和弦,也可雙手演奏,同時發出六個音。用于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伴奏。近代箏在不同地區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如山東、河南、浙江、廣東潮州和廣東梅縣、大埔等地的客家等,各有獨特的演奏技巧和代表曲目。在現代民族管弦樂隊的合奏中,箏已居非常重要的位置。對獨奏來說,傳統樂曲有《漁樵問答》、《漁舟唱晚》、《天下大同》。創作樂曲有《慶豐年》、《幸福渠》、《戰臺風》、《清江放排》、《春到拉薩》等。
古琴Guqin
彈弦樂器。唐代己有月琴之名。其形制與阮相近。清代,琴頸縮短,演變為現代的樣 式,音箱呈滿圓形,琴頸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和音箱邊框用紅木、 紫檀木制,邊框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 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面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音域為兩個八度。本世紀五十年代,改革制成寬頸月 琴。長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 用尼龍纏鋼絲弦。八十年代制成長 桿月琴,長80厘米,縛弦下移,增置弦碼,音箱內橫音梁間增置兩條豎 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彈奏,技巧有彈、撥、撮、滾、掃滾、按、顫、 滑、吟等,常用于京劇、楚劇等戲曲伴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