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英睿著、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箏――中國國粹藝術讀本》(以下簡稱《箏》)于今年9月上市了。這對古箏藝術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這是一本關于古箏藝術的最新文字著述,內容翔實,趣味橫生。作者采用了故事講述、演繹的方式,以年代的發展為經,以與古箏藝術相關的人和事為緯,組成了一個關于古箏藝術的文化史庫。通過閱讀此書,相信大家會對中國古箏藝術的發展有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
《箏》書總共分為七章,作者隨著年代發展的足跡,剖析了古箏藝術發展的起起落落。《箏》書的特點盤點如下:
故事演繹,通俗易懂
目前古箏藝術發展的大好形勢使得古箏圖書推陳出新較快,但是往往以曲集樂譜居多,內容大同小異,而相關的文字著述相對缺乏。而《箏》一書的上市填補了古箏文字著述匱乏的空白。由此說此書是古箏藝術與文學的又一次成功的聯姻也不為過。
《箏》一書雖為文字著述,但卻不是另愛好者望而卻步的高深理論著作,而是一本內容翔實、趣味橫生的普及讀本。《箏》一書亦文亦史,并非單純的文學虛構與演繹,也不是大量史料圖文的機械堆砌,而是兩者的巧妙結合。讀者在興趣濃厚、輕松閱讀的前提下,可以洞見古箏的歷史、文化各方面。之所以普及,是因為其中故事的可讀性。在這些故事中,有的是根據文史經典中的記錄發展而來,有的是根據分析詩詞歌賦演繹生發,有的則是人與古箏的趣事佳話等等,不一而足。在這種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中,“歷史”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歷史人物也變得個性化、立體化起來。有些故事或者史實是第一次講述、陳列,可以稱為是名副其實的“內容翔實”了。 圖文并茂 形象生動
《箏》書與一般的文字著述的另一個不同在于圖文并茂。書中引用了大量珍貴圖片資料,有的是古箏考古的實物圖片,比如出土于江西貴溪的十三弦木琴、江蘇吳縣長橋古箏圖片;有的取材自古墓畫像磚、石窟石雕、壁畫,比如《箏樂藝術的亦雅亦俗期》一節中運用了山西、北京等地發現的彈箏伎樂磚雕圖片,再如《西勝寺的“仁智之聲”》一節中大量引用了敦煌莫高窟壁畫圖片;有的是名家生平彈琴、雅集等活動照片,等等。圖片的運用體現出作者對史實的尊重和積累,凸顯出中國古箏藝術歷代所取得的輝煌成果,也因其形象生動性而吊足廣大愛好者的閱讀興趣,方便閱讀。
當今是一個讀圖的時代,作者對大量歷史圖片的運用恰好迎合了廣大讀者的口味。相對于文字的闡述,圖片更為形象。當今也有很多古箏教材用書也采用了文配圖的形式,比如古箏演奏的基本坐姿、基本手型、基本指法的圖片等等,這為古箏愛好者自學提供了極大便利。而此書對大量考古實物、畫像壁畫的運用,開闊了讀者的眼界,對千姿百態的古箏藝術文化做了一個全面而立體的呈現。
內容翔實 新見百出
一般的古箏文字著述都會包括歷史起源、構造形制、演奏技法、流派名家、名曲欣賞等,內容鋪排、形式都較老套,有些也難免雷同。《箏》書則從史出發,對古箏藝術千百年來發展的成就進行了逐一梳理,并通過故事的形式,進行串聯。此外,此書還通過“小百科”的相關鏈接將內容進一步擴充,構成了一個以史為主干的樹枝形結構。比如在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章中,對“五弦箏”、“十二弦箏”、“樂府”、“相和歌”等的介紹和補充。體現出作者思維上的開闊與不拘泥于寫作形式的視野。
在內容翔實豐富的同時,新見百出也是一個典型的特點。比如第一章談箏的起源和相關傳說,作者通過考古實物和文史資料論證了秦箏形成的年代以及當時已經出現和流傳的形制。與一般古箏書籍論述古箏起源不同,本書中有一個關于古箏起源和傳說的新提法,即鐘子授箏說。相對于以往的“分瑟為箏”、“名人造箏”、“西方漸入”等說法,“鐘子授箏”可以看做是研究古箏源起和流傳的新的突破了。此外,“開元第一箏手薛瓊瓊”、“元世祖欽定《白翎雀》”、“西勝寺的‘仁智之聲’”、“柳如是慧眼識唐箏”、李闖王的秦箏緣”、“唐彝銘棄政學箏”等在內的十多個故事也都是一般古箏書籍找不到的趣聞佳話。
《箏》書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一直書寫到新中國時期,可以說是對古箏藝術發展的全程把握。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史的梳理仍有空缺,比如三國時期的周郎、唐朝敦煌民間的彈箏高手宋家娘子等等就未提到。在如對圖片的利用上,對我國傳統用箏比如鋼絲琴以及當今古箏最新的形制研究成果沒有進行展示,也成為一大缺憾。即使如此,《箏》書也為當前古箏書籍文字著述開了一個好頭,也是當前梳理古箏發展史的一朵奇葩之作。期望古箏書籍有更多的優秀作品問世,以飽讀者眼福。
這是一本關于古箏藝術的最新文字著述,內容翔實,趣味橫生。作者采用了故事講述、演繹的方式,以年代的發展為經,以與古箏藝術相關的人和事為緯,組成了一個關于古箏藝術的文化史庫。通過閱讀此書,相信大家會對中國古箏藝術的發展有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
《箏》書總共分為七章,作者隨著年代發展的足跡,剖析了古箏藝術發展的起起落落。《箏》書的特點盤點如下:
故事演繹,通俗易懂
目前古箏藝術發展的大好形勢使得古箏圖書推陳出新較快,但是往往以曲集樂譜居多,內容大同小異,而相關的文字著述相對缺乏。而《箏》一書的上市填補了古箏文字著述匱乏的空白。由此說此書是古箏藝術與文學的又一次成功的聯姻也不為過。
《箏》一書雖為文字著述,但卻不是另愛好者望而卻步的高深理論著作,而是一本內容翔實、趣味橫生的普及讀本。《箏》一書亦文亦史,并非單純的文學虛構與演繹,也不是大量史料圖文的機械堆砌,而是兩者的巧妙結合。讀者在興趣濃厚、輕松閱讀的前提下,可以洞見古箏的歷史、文化各方面。之所以普及,是因為其中故事的可讀性。在這些故事中,有的是根據文史經典中的記錄發展而來,有的是根據分析詩詞歌賦演繹生發,有的則是人與古箏的趣事佳話等等,不一而足。在這種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中,“歷史”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歷史人物也變得個性化、立體化起來。有些故事或者史實是第一次講述、陳列,可以稱為是名副其實的“內容翔實”了。 圖文并茂 形象生動
《箏》書與一般的文字著述的另一個不同在于圖文并茂。書中引用了大量珍貴圖片資料,有的是古箏考古的實物圖片,比如出土于江西貴溪的十三弦木琴、江蘇吳縣長橋古箏圖片;有的取材自古墓畫像磚、石窟石雕、壁畫,比如《箏樂藝術的亦雅亦俗期》一節中運用了山西、北京等地發現的彈箏伎樂磚雕圖片,再如《西勝寺的“仁智之聲”》一節中大量引用了敦煌莫高窟壁畫圖片;有的是名家生平彈琴、雅集等活動照片,等等。圖片的運用體現出作者對史實的尊重和積累,凸顯出中國古箏藝術歷代所取得的輝煌成果,也因其形象生動性而吊足廣大愛好者的閱讀興趣,方便閱讀。
當今是一個讀圖的時代,作者對大量歷史圖片的運用恰好迎合了廣大讀者的口味。相對于文字的闡述,圖片更為形象。當今也有很多古箏教材用書也采用了文配圖的形式,比如古箏演奏的基本坐姿、基本手型、基本指法的圖片等等,這為古箏愛好者自學提供了極大便利。而此書對大量考古實物、畫像壁畫的運用,開闊了讀者的眼界,對千姿百態的古箏藝術文化做了一個全面而立體的呈現。
內容翔實 新見百出
一般的古箏文字著述都會包括歷史起源、構造形制、演奏技法、流派名家、名曲欣賞等,內容鋪排、形式都較老套,有些也難免雷同。《箏》書則從史出發,對古箏藝術千百年來發展的成就進行了逐一梳理,并通過故事的形式,進行串聯。此外,此書還通過“小百科”的相關鏈接將內容進一步擴充,構成了一個以史為主干的樹枝形結構。比如在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章中,對“五弦箏”、“十二弦箏”、“樂府”、“相和歌”等的介紹和補充。體現出作者思維上的開闊與不拘泥于寫作形式的視野。
在內容翔實豐富的同時,新見百出也是一個典型的特點。比如第一章談箏的起源和相關傳說,作者通過考古實物和文史資料論證了秦箏形成的年代以及當時已經出現和流傳的形制。與一般古箏書籍論述古箏起源不同,本書中有一個關于古箏起源和傳說的新提法,即鐘子授箏說。相對于以往的“分瑟為箏”、“名人造箏”、“西方漸入”等說法,“鐘子授箏”可以看做是研究古箏源起和流傳的新的突破了。此外,“開元第一箏手薛瓊瓊”、“元世祖欽定《白翎雀》”、“西勝寺的‘仁智之聲’”、“柳如是慧眼識唐箏”、李闖王的秦箏緣”、“唐彝銘棄政學箏”等在內的十多個故事也都是一般古箏書籍找不到的趣聞佳話。
《箏》書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一直書寫到新中國時期,可以說是對古箏藝術發展的全程把握。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史的梳理仍有空缺,比如三國時期的周郎、唐朝敦煌民間的彈箏高手宋家娘子等等就未提到。在如對圖片的利用上,對我國傳統用箏比如鋼絲琴以及當今古箏最新的形制研究成果沒有進行展示,也成為一大缺憾。即使如此,《箏》書也為當前古箏書籍文字著述開了一個好頭,也是當前梳理古箏發展史的一朵奇葩之作。期望古箏書籍有更多的優秀作品問世,以飽讀者眼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