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大鑼、小鑼、掌鑼 [BR][BR] 長期以來,由于應用的地區和場合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異彩的鑼(據不完全統計,約有3O種),小的直徑僅有幾厘米,大的直徑達一米以上。它們的造型、音色和效果也不盡相同。 [BR][BR] 目前較常用的鑼,可簡單地分為大鑼、小鑼、掌鑼和云鑼四類?! 〈箬岃屆孑^大,通常直徑為一尺左右。鑼邊鉆孔系繩,左手提起或掛于架上,右手用布纏的軟槌擊奏,大鑼種類較多,各地流行的形制不盡相同,如雙光鑼、光鑼、虎音鑼、中堂鑼、訪蘇鑼、奉鑼、大篩鑼、抄鑼、深波和鑼等。大鑼聲音宏亮、粗獷,可用來瀉染樂曲氣氛和增強節奏,多用于器樂合奏或戲曲伴奏,由于余音長,不宜演奏密集的音型。 [BR][BR] 小鑼發音高或較高,鑼面是斜形,直徑約六寸半。中央有個稱“心”的小平面,鑼光分大、中、小三種,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鑼邊無孔,不系鑼繩,以左手食指關節處提鑼內緣,右手執鑼板擊奏,俗稱手鑼,民間稱之為鏜鑼,京劇中奏者稱京小鑼。名稱雖異,奏法相同,只是大小尺寸和重量有別。 [BR][BR] 小鑼是色彩性樂器,音色柔和、清亮,常圍繞著大鑼的重音,作各種裝飾性的演奏。 在戲劇伴奏中,常以各種打法來配合演員的動作,以烘托氣氛。 [BR][BR] 掌鑼小似口杯,是鑼類中最小的一種,又叫旋子,鑼面平而無臍、形如盤狀,鑼邊系繩,置于左手掌中,右手執鑼板擊奏,如春鑼和月鑼等。 [BR][BR][BR]云鑼 [BR][BR]云鑼:古稱“云H”,民間稱“九音鑼”,它可以演奏旋律。 [BR][BR] 元代時,云鑼就用于宮廷宴樂,在民間也很流行,歷代云鑼所用的小鑼數量并不一致,常見編制為十個一組,元代的史籍和壁畫中也有13、14音云鑼,清代時還發展到24個一組的大型云鑼。 [BR][BR] 傳統云鑼是由大小相同,而厚度,音高有別的若干銅制小鑼組成。鑼面平坦,邊緣固定,鉆有鑼孔,每一個小鑼都由3根繩吊在木架的方框中,并按音階次序進行排列。木架分為三部分,插在一個木柄上,可手持木柄,用鑼捶敲擊而發音。 [BR][BR] 20世紀60年代以來,專業音樂工作者對云鑼進行改革,先后研制成功29、36和38音云鑼。 [BR][BR] 1963年,濟南部衛前衛文工團趙行山和山東周村魯東樂器廠合作,在民間九音鑼的基礎上,參照山樂曲阜孔廟內的編鐘,制成29音云鑼。 [BR][BR] 北京民族樂器廠制成36音云鑼及38音云鑼。此外,還有15、26、37音云鑼等。 [BR][BR] 改革后的云鑼鑼面大小不一,厚度也有區別,使用雙棰敲擊,棰頭分軟、硬兩種,軟棰用軟橡膠制成,發音柔和優美;硬棰用牛角或硬橡膠制成發音強烈明亮。 [BR][BR] 云鑼的奏法與揚琴相似,有單擊、雙擊、滾擊等等,還可奏雙音、琶音、四音和弦等等。 [BR][BR] 云鑼音色清澈圓潤,余音持久,但音量不大。云鑼不是小型民族樂隊的固定編制,但大型民族樂隊中較為常用。其作用如西洋樂隊中的三角鐵。 [BR] [B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