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饒由遠古時期的禮樂器發(fā)展而來,盛于商代,宋后漸少使用。 [BR][BR][BR] 鐃:原是原始社會末期象征氏族貴族權(quán)力的禮樂器,用陶土制成;迄今為止所見的遠古實物是1955年在陜西長安客省莊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鐃,距今約4000多年。 [BR][BR] 鐃盛行于商代,是軍隊中所用樂器之一,可手持或植于座上演奏,商代的鐃為青銅鑄造,外形似倒置的鐘,體小而短闊,下有中空短柄,裝入木桶柄后可執(zhí),以棰敲擊當口方形鼓起處而鳴。 [BR][BR] 鐃因其形體不同而有大鐃、小鐃之分。大鐃如湖南寧鄉(xiāng)出土的商象紋大鐃;由多枚鐃組成一套的稱為編鐃,小型編鐃一般為三枚一組。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五枚一套的編鐃,已構(gòu)成四聲音階,能發(fā)出相當于現(xiàn)在C調(diào)的sol、la、do、fa、sol五個音。 [BR][BR] 宋代出現(xiàn)了與鈸相似的鐃。北宋和遼時,鐃曾用于皇帝儀仗中的《鼓吹樂》里。后世久已不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