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1978年湖北隨縣城郊的擂鼓墩出土戰國初期的曾候乙墓編鐘,共六十五枚。被稱為我國古代編鐘之王。[BR] 曾候乙編鐘每個鐘體上都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面刻“曾候乙乍時”(曾候乙作)。鐘背則記有與晉、楚等國律名的對應文字,共標有關于樂律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在科學概念上表現出相當精確的程度,顯示了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高水平,表明我國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已使用十二平均律了,這比歐洲要早1800年。 [BR][BR] 鐘架呈曲尺形,全長10.79米,高2.67米,重5噸有余。銅木結構,木質橫梁上飾彩繪花紋,兩端都套著浮雕或透雕的青銅套,起裝飾和加固作用。在這套65枚編鐘中,有D鐘、甬鐘和鈕鐘三種。D鐘僅有一枚,是楚惠王在曾國君主乙死時贈送給他的。甬鐘45枚,為曾侯乙生前親自測音監制,分五組居于鐘架的中、下層,中層音色嘹亮,下層形大體重,音色深沉渾厚,最大的一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鈕鐘19枚,分三組掛于鐘架上層,音色清脆,最小的一枚高20.4厘米、僅重2.4公斤。整套編鐘的音階結構,居然和現代國際通用的C大調七聲音階音列相同,音域從大字一組A到小字四組C,其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比現代鋼琴僅兩端各少一個八度。在約占三個八度的中部音區由于有三套骨干音結構大致相似的編鐘,形成了三個重疊的聲部,而且有的聲部幾乎十二個半音俱全,可奏出完整的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 [BR][BR] 演奏時,由三個樂工雙手各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個組演奏旋律,其中第二組,可能處于領奏地位。還有兩名樂工,各執一大木棒,分別撞擊下層低音甬鐘,配以和聲,起烘托氣氛的作用。 [BR][BR] 1983年9月,湖北省博物館與其他單位合作,組成了曾侯乙編鐘復制研究組,經過10個月,完整地復制了全套曾侯乙編鐘,并于1984年9月8日在武漢通過鑒定。復制的編鐘和編磬,不但與出土的珍品外形相似,而且音質也十分接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