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MG align=right src="pic.asp?id=75636730"]管子古稱“篳篥”,源于波斯,漢代傳入,唐朝相當流行,宋代亦自成一部,[BR]現在我國民間仍相當流行。 [BR][BR][BR] 管子古時稱“篳篥”,又稱“悲栗”或“笳管”,簧管樂器。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于漢代西域龜茲國(新疆庫車)傳入。 [BR][BR] 東晉武帝太元七年(382),呂光征服龜茲后,帶回龜茲樂伎和樂器,其中就有管。在鄧縣南北朝彩色畫像磚墓中的鼓吹樂隊圖上,也有吹奏管子的人像。 [BR][BR] 管最初傳入時,寫作“必栗”,后來寫作“悲篥”,隋唐之時寫成“篳篥”,唐代中期,文人好古,還寫成“v篥”。這些名稱都出于龜茲語源的音譯。篳篥在古代,是西域各民族通用的樂器,但因龜茲以音樂著稱,因而也就以龜茲為代表了,在唐代的許多古籍中,都有篳篥源于龜茲之說。如《明皇雜錄》記載:“v篥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BR] 篳篥傳入中原以后,南北朝時管子已不止一種,其中有大篳篥、小篳篥、桃皮篳篥、柳皮篳篥和雙篳篥等。至隋唐則大盛,成為隋唐燕樂及唐教坊音樂的主要樂器,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常百姓都愛吹篳,唐代篳篥高手云集,其中最受人稱頌的是薛陽陶,他在12歲時便名譽四方,而尉遲青將軍與王麻奴竟奏篳篥則是篳篥史上的一段佳話。在唐代許多詠篳篥的詩歌中,以李頎的《聽安萬善吹v篥歌》為最佳。 [BR][BR] 篳篥于唐代傳入日本,使用的篳篥譜亦是唐代的十字譜。在古都奈良東大寺的正侖院中,珍藏有唐代的制品,篳篥至今仍在日本流傳使用,是雅樂的主要旋律樂器。 [BR][BR] 篳篥在宋代的教坊大樂中自成一部,經常用于獨奏,陳《樂書》載:“v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湖龜茲之樂也。以竹為管,以蘆為首,狀類胡笳而九竅,所法者角音而已。“由于它在樂隊中常作為領奏樂器,故又有“頭管”之稱。當時它的表現力已達到相當的高度。 [BR][BR] 元代沿用宋之“頭管”名稱,但形制稍有變化,如《元史?禮樂志。云:“燕樂之器,頭管制,以竹為管,卷蘆葉為首,七竅。” [BR][BR] 明代,出現了用烏木制作的頭管,在《明會典?大樂制度》中有以下記載:“頭管,以木為之,長六寸八分,九孔,前七后二,兩末以牙管束,以蘆為哨。” [BR][BR] 到了清代,管已成為我國北方人民喜愛的常用樂器,廣泛流行在民間,形制也發展為今天八孔的管,現在民間通稱為管或管子。 [BR][BR] [BR][BR]李頎詩:《聽安萬善吹v篥歌》 [BR][BR][BR]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BR][BR]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BR][BR]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BR][BR]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BR][BR]枯桑老柏寒颼v,九雛鳴鳳亂啾啾。 [BR][BR]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BR][BR]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BR][BR]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BR][BR]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