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一五”期間將擇優重點建設3000個左右特色專業建設點。此舉將形成一批急需和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2007年,420個專業被批準為第一批建設點。2008年8月,其中50個高等師范學校師范類特色專業將正式啟動。作為目前全國惟一入選這一國家級工程的音樂學科,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特色專業“黑龍江少數民族音樂傳承教師培養”,將步入發展的快行線。
若說近幾年藝術學院最熱門的話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博士點”一定不會落下。前者源于社會各界對“非遺”的集體熱情,后者則是應和國家對大學進一步提高研究水準的要求。“非遺”傳人進入高校就讀,甚至可以拿到炙手可熱的博士學位,想起來就是一件充滿創新和挑戰的事情。
記者在“哈夏”音樂節期間,來到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對這一大膽的設想進行了探詢。
傳承從孩子抓起
黑龍江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地區,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赫哲、達斡爾、鄂溫克、滿、蒙古等少數民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原始音樂藝術,而目前這些傳統藝術正面臨著后繼無人的最大危機,特別是以口頭傳承為主的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正在迅速消亡。
2007年,黑龍江省的“二人轉”、“東北大鼓”、“赫哲族伊瑪堪”等一些少數民族的說唱、舞蹈和民俗等9個項目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保護名錄。“少數民族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本民族傳統民間藝術越來越生疏,大部分民間藝人都已經超過60歲,文化傳承人的缺失使得這些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顯得格外緊迫和重要。開展民族音樂文化遺產傳承的教學和研究,突出地域特色,是地方大學面臨的新課題。”說起這門專業設置的初衷,哈師大音樂學院副院長郁正民心情依然激動。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是黑龍江省中小學音樂教育人才的龍頭單位,有51年的辦學史,師資力量雄厚,是東北地區唯一具有音樂學專業博士授予權的辦學單位。面對文化傳承的危機,哈師大決定啟動“非遺”造血機制―――培養少數民族地區急需的、熟知傳統音樂文化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有了教師,才有了傳承的希望和可能,民族音樂文化遺產的香火才能接續。這個舉措是一種聰明之舉,也是一份責任使然。
“傳人”從民間來
哈師大音樂學院院長陶亞兵是這一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項目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了具體實施方案。此專業擬每年招生20人,就生源而言,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從黑龍江省各少數民族聚居地選拔出來的定向培養的學生,通過統一高考錄取,免費就讀,并由哈師大發放生活補貼;二是為各少數民族聚居地中小學教師提供師資培訓,進行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也就是說,當年那些生活在森林高崗、叢林深處,水平不一條件各異的民間藝人將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除繼續學習傳統音樂之外,還將掌握系統的理論和技法,成長為具有獨特氣質和積累的“非遺”傳人。
為了讓這個特殊專業的學生掌握原汁原味的民族音樂文化,院方計劃聘請5位當地知名民間藝人為導師,這些國家認定的“非遺”傳承人或走進課堂講解,或者帶學生回到民間實地感受生活、文化氛圍,在當地上課。由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特殊性,這些學生首先要從本民族年輕人中挑選,經過音樂學院的培養,成為長期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地、精通本民族各類傳統音樂樣式,又能用現代手段記錄、研究、傳播音樂文化資源的中小學音樂教師。
博士要回到民間
馬上要啟動的這一專業,如果一切進行順利,將于今年年底對外正式公布招生信息,第一批本科學生將于2009年9月正式入學。“本專業培養出來的本科學生、進修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將全部回到本民族聚居地,從事中小學教學,開展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活動。”陶亞兵院長堅定地說。這種堅決的態度表明,盡管院方為“非遺”傳承構建了“博士”這樣很高的學術空間,但是這門專業最終要回到民間服務。
據記者了解,由國家各級專家組成的“國家級特色專業”評定小組最終挑中哈師大音樂學院,這所院校雄厚的科研實力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學院擁有以博士生導師陶亞兵、郁正民為首的強大的科研團隊。郁正民多年來從事“農村與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在國內音樂教育學領域有較大學術影響,先后主持八五、九五、十一五全國教育科研課題,陶亞兵在中國音樂史及黑龍江地方史方面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們率領音樂學院的中青年教師團隊近年來在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和北方民族傳承音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除出版多部教材外,“黑龍江流域非物質藝術文化遺產研究”被列為省重點建設學科群,并于近期建立了“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同時與黑龍江境內各少數民族建立長期密切的聯系,建立了研究基地并在當地中小學開設了民間歌唱、舞蹈、器樂傳承課。這種種科研和實踐成果的確讓人們看到了新專業建設的條件和可能。
等待破解的迷局
“挑戰與機遇并存”,這句老生常談也適用于這門即將問世的新專業。從預備招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學生走出校門到音樂傳承的崗位,每一步都存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所要走的每一步都是超越常規的。
如果在招生時,音樂學院不享有一定的自主權,“高考分數線”就會將一部分具備良好素質的年輕人拒之門外;如果不能與基層文化館站、地方中小學等很好地銜接,畢業生出了校門就沒有陣地傳承。如果這些有志于這門事業的年輕人來到中小學校,卻苦于沒有合適的教材,如果有合適的教材,卻沒有開設相關課程,那么,“傳承”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如果這些當初承諾要回到偏遠山區工作的孩子,在經過都市文明的洗禮后,不愿回到故土,那么所有的辛苦是不是會白費?如果這些世世代代生長在田野鄉村的“非遺”音樂經過高堂廟宇的“浸染”而失去本真,那么這樣的傳承是否有悖初衷?如果,如果這個鏈條中的某一環脫落,那么整個計劃會不會崩盤?如果,許許多多的“如果”,讓人不得不對這個專業多了幾分擔憂。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和平衡,是音樂學院所獨自面對的,但又是需要社會各方面協調解決的。靠一所學院,或者幾所學院,肯定是無法做到的。
我們不得不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困難程度一樣,哈爾濱師范大學這一國家級特色專業的建設也具有國家級的難度。
若說近幾年藝術學院最熱門的話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博士點”一定不會落下。前者源于社會各界對“非遺”的集體熱情,后者則是應和國家對大學進一步提高研究水準的要求。“非遺”傳人進入高校就讀,甚至可以拿到炙手可熱的博士學位,想起來就是一件充滿創新和挑戰的事情。
記者在“哈夏”音樂節期間,來到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對這一大膽的設想進行了探詢。
傳承從孩子抓起
黑龍江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地區,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赫哲、達斡爾、鄂溫克、滿、蒙古等少數民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原始音樂藝術,而目前這些傳統藝術正面臨著后繼無人的最大危機,特別是以口頭傳承為主的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正在迅速消亡。
2007年,黑龍江省的“二人轉”、“東北大鼓”、“赫哲族伊瑪堪”等一些少數民族的說唱、舞蹈和民俗等9個項目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保護名錄。“少數民族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本民族傳統民間藝術越來越生疏,大部分民間藝人都已經超過60歲,文化傳承人的缺失使得這些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顯得格外緊迫和重要。開展民族音樂文化遺產傳承的教學和研究,突出地域特色,是地方大學面臨的新課題。”說起這門專業設置的初衷,哈師大音樂學院副院長郁正民心情依然激動。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是黑龍江省中小學音樂教育人才的龍頭單位,有51年的辦學史,師資力量雄厚,是東北地區唯一具有音樂學專業博士授予權的辦學單位。面對文化傳承的危機,哈師大決定啟動“非遺”造血機制―――培養少數民族地區急需的、熟知傳統音樂文化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有了教師,才有了傳承的希望和可能,民族音樂文化遺產的香火才能接續。這個舉措是一種聰明之舉,也是一份責任使然。
“傳人”從民間來
哈師大音樂學院院長陶亞兵是這一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項目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了具體實施方案。此專業擬每年招生20人,就生源而言,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從黑龍江省各少數民族聚居地選拔出來的定向培養的學生,通過統一高考錄取,免費就讀,并由哈師大發放生活補貼;二是為各少數民族聚居地中小學教師提供師資培訓,進行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也就是說,當年那些生活在森林高崗、叢林深處,水平不一條件各異的民間藝人將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除繼續學習傳統音樂之外,還將掌握系統的理論和技法,成長為具有獨特氣質和積累的“非遺”傳人。
為了讓這個特殊專業的學生掌握原汁原味的民族音樂文化,院方計劃聘請5位當地知名民間藝人為導師,這些國家認定的“非遺”傳承人或走進課堂講解,或者帶學生回到民間實地感受生活、文化氛圍,在當地上課。由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特殊性,這些學生首先要從本民族年輕人中挑選,經過音樂學院的培養,成為長期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地、精通本民族各類傳統音樂樣式,又能用現代手段記錄、研究、傳播音樂文化資源的中小學音樂教師。
博士要回到民間
馬上要啟動的這一專業,如果一切進行順利,將于今年年底對外正式公布招生信息,第一批本科學生將于2009年9月正式入學。“本專業培養出來的本科學生、進修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將全部回到本民族聚居地,從事中小學教學,開展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活動。”陶亞兵院長堅定地說。這種堅決的態度表明,盡管院方為“非遺”傳承構建了“博士”這樣很高的學術空間,但是這門專業最終要回到民間服務。
據記者了解,由國家各級專家組成的“國家級特色專業”評定小組最終挑中哈師大音樂學院,這所院校雄厚的科研實力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學院擁有以博士生導師陶亞兵、郁正民為首的強大的科研團隊。郁正民多年來從事“農村與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在國內音樂教育學領域有較大學術影響,先后主持八五、九五、十一五全國教育科研課題,陶亞兵在中國音樂史及黑龍江地方史方面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們率領音樂學院的中青年教師團隊近年來在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和北方民族傳承音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除出版多部教材外,“黑龍江流域非物質藝術文化遺產研究”被列為省重點建設學科群,并于近期建立了“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同時與黑龍江境內各少數民族建立長期密切的聯系,建立了研究基地并在當地中小學開設了民間歌唱、舞蹈、器樂傳承課。這種種科研和實踐成果的確讓人們看到了新專業建設的條件和可能。
等待破解的迷局
“挑戰與機遇并存”,這句老生常談也適用于這門即將問世的新專業。從預備招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學生走出校門到音樂傳承的崗位,每一步都存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所要走的每一步都是超越常規的。
如果在招生時,音樂學院不享有一定的自主權,“高考分數線”就會將一部分具備良好素質的年輕人拒之門外;如果不能與基層文化館站、地方中小學等很好地銜接,畢業生出了校門就沒有陣地傳承。如果這些有志于這門事業的年輕人來到中小學校,卻苦于沒有合適的教材,如果有合適的教材,卻沒有開設相關課程,那么,“傳承”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如果這些當初承諾要回到偏遠山區工作的孩子,在經過都市文明的洗禮后,不愿回到故土,那么所有的辛苦是不是會白費?如果這些世世代代生長在田野鄉村的“非遺”音樂經過高堂廟宇的“浸染”而失去本真,那么這樣的傳承是否有悖初衷?如果,如果這個鏈條中的某一環脫落,那么整個計劃會不會崩盤?如果,許許多多的“如果”,讓人不得不對這個專業多了幾分擔憂。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和平衡,是音樂學院所獨自面對的,但又是需要社會各方面協調解決的。靠一所學院,或者幾所學院,肯定是無法做到的。
我們不得不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困難程度一樣,哈爾濱師范大學這一國家級特色專業的建設也具有國家級的難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