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龍泉這個浙江麗水的小縣城,因劍而名,又因龍泉青瓷而享譽全世界。龍泉青瓷從發端到鼎盛到走向衰落再到現在重新興盛已經歷了1700余年。千百年來,青瓷的傳人換了一代又一代,不變的是青瓷技藝傳人們對青瓷的那份執著與熱愛。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今天,我們帶著一分欣喜與期盼,走進龍泉青瓷新秀的理想世界。
王軍港,80后,龍泉制作青瓷樂器第一人,留著充滿藝術氣息的山羊胡,臉上有著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在王軍港的工作室里,瓷編鐘、瓷管鐘、瓷磬、瓷甌、塤、笛、簫等百余件青瓷樂器有序的陳列著,遠遠望去,青瓷編鐘的表面泛出耀眼的光澤,隨即收斂,隱藏于釉彩之下,輕敲一聲,不似青銅編鐘那樣凝重肅穆的音色,倒有幾分悠揚清越的味道。欣賞著面前巨大且精美的青瓷樂器,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只是處于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之手。王軍港自豪地告訴我們“這些青瓷樂器我閉關研究了三年,音準一流,是目前唯一的一套青瓷樂器。”
王軍港研發燒制首套青瓷樂器的動因非常簡單,“古人形容我們龍泉青瓷是‘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罄’,前兩者我的前輩們都已經做得很出色了,只有這‘聲如罄’到底有多美妙呢?我能不能另辟蹊徑,從這方面去試試看,做些與眾不同的青瓷出來?”這個非同尋常的念頭讓好動的小伙頓時變得安靜,三年來,除了出訪,王軍港每天守著工作室那一隅凈土潛心研究他的青瓷樂器。王軍港說別看他燒制了那么多青瓷樂器,但事實上他并不懂音律,為了研究開發青瓷樂器,除了一次次試驗,還尋遍全國大大小小的樂器廠拜師學藝,并到福建等地學習原料的配制、燒窯等技術,直到自己能將釉及胎的厚薄等自如掌控為止。
“我的青瓷樂器是砸出來的。在1300℃的高溫中燒制,音不準,打碎了再燒,每件作品都是經過上萬反復試驗。”王軍港告訴記者,燒制青瓷樂器的成本非常大,從器具成型到燒制,每一道工序上有微小的差別就會引起音準上的變化,溫度、器型、弧度、釉質厚薄半點只差都不行。因此千百年來沒有人做得出一套完整的青瓷樂器。
“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年僅23歲的王軍港憑著對青瓷的熱愛與執著,用了三年時間,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用最原始的手工制作燒制成了第一套青瓷樂器,填補了龍泉青瓷樂器的空白。青瓷與樂器兩者工藝的完美結合,造就了精美的青瓷樂器,而王軍港近乎偏執的執著與堅持讓他朝著青瓷樂器夢邁出了不小的步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王軍港終將用他的堅持和努力使青瓷的天籟之音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我們期待。
王軍港,80后,龍泉制作青瓷樂器第一人,留著充滿藝術氣息的山羊胡,臉上有著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在王軍港的工作室里,瓷編鐘、瓷管鐘、瓷磬、瓷甌、塤、笛、簫等百余件青瓷樂器有序的陳列著,遠遠望去,青瓷編鐘的表面泛出耀眼的光澤,隨即收斂,隱藏于釉彩之下,輕敲一聲,不似青銅編鐘那樣凝重肅穆的音色,倒有幾分悠揚清越的味道。欣賞著面前巨大且精美的青瓷樂器,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只是處于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之手。王軍港自豪地告訴我們“這些青瓷樂器我閉關研究了三年,音準一流,是目前唯一的一套青瓷樂器。”
王軍港研發燒制首套青瓷樂器的動因非常簡單,“古人形容我們龍泉青瓷是‘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罄’,前兩者我的前輩們都已經做得很出色了,只有這‘聲如罄’到底有多美妙呢?我能不能另辟蹊徑,從這方面去試試看,做些與眾不同的青瓷出來?”這個非同尋常的念頭讓好動的小伙頓時變得安靜,三年來,除了出訪,王軍港每天守著工作室那一隅凈土潛心研究他的青瓷樂器。王軍港說別看他燒制了那么多青瓷樂器,但事實上他并不懂音律,為了研究開發青瓷樂器,除了一次次試驗,還尋遍全國大大小小的樂器廠拜師學藝,并到福建等地學習原料的配制、燒窯等技術,直到自己能將釉及胎的厚薄等自如掌控為止。
“我的青瓷樂器是砸出來的。在1300℃的高溫中燒制,音不準,打碎了再燒,每件作品都是經過上萬反復試驗。”王軍港告訴記者,燒制青瓷樂器的成本非常大,從器具成型到燒制,每一道工序上有微小的差別就會引起音準上的變化,溫度、器型、弧度、釉質厚薄半點只差都不行。因此千百年來沒有人做得出一套完整的青瓷樂器。
“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年僅23歲的王軍港憑著對青瓷的熱愛與執著,用了三年時間,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用最原始的手工制作燒制成了第一套青瓷樂器,填補了龍泉青瓷樂器的空白。青瓷與樂器兩者工藝的完美結合,造就了精美的青瓷樂器,而王軍港近乎偏執的執著與堅持讓他朝著青瓷樂器夢邁出了不小的步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王軍港終將用他的堅持和努力使青瓷的天籟之音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我們期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