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北京奧運會開幕前,沈陽音樂學院青年揚琴演奏家于海英應邀赴臺灣舉辦揚琴音樂會。行前我們初次見面,她就給我來了次“普及”。
其實,中國人對揚琴大多比較熟悉。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群眾性文藝活動在全國開展得相當普及,即使是在偏僻的鄉村,青少年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學一兩樣樂器。揚琴常用于戲曲、曲藝的伴奏,以及民間器樂的合奏、獨奏、重奏,因而選學的人較多。于海英介紹說:“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現代大型民族管弦樂團成立后,漸漸有專業的指揮代替了揚琴,學習揚琴的人隨之相對就少了。”
于海英說,在她3歲半的時候受父親啟蒙初步接觸了揚琴,中學畢業考進沈陽音樂學院,在民族器樂系畢業后留校任教,2000年完成了中央音樂學院碩士學位班的學業,先后師從張國民、宿英、桂習禮等揚琴大師研習揚琴藝術。專業規范的訓練,為于海英打開了一扇致力于揚琴音樂傳承、創新、發展的美妙窗口。作為擊弦樂器,揚琴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人。在我國經過近400年的流傳和演進,揚琴不論在樂器制作、演奏藝術或樂曲創作上,都已具有我國的傳統特色和民族風格,并與各地民間樂種相結合,在構造、型制、音色、演奏技法等方面都有不斷的改革和創新。
《元宵節組曲》,就是于海英在樂曲創作和演奏技法上所做的成功嘗試。它由《鬧花燈》、《情思》、《熱土》三部分組成,其中《鬧花燈》首次使用了上下連續滑彈技法;《情思》的快板在兩個聲部上分別使用了大小調及四分之二拍和四分之三拍同時演奏的復合型節奏;《熱土》的旋律汲取東北音樂特點,采用了復調對位的手法。該組曲以一連串的創新,生動再現了秧歌舞、獅子舞、龍舞等歡騰熱烈的節日場面,一經演出,即受到揚琴音樂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于海英常年堅持深入民間,尋訪民間藝人,收集民族民間音樂素材,甚至遠赴新疆采風,向維族老藝人學習阿肯彈唱。在她的作品中,經常能找到東北二人轉、遼南“影調”等民間樂種的影子。于海英在揚琴藝術上的造詣,逐漸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同,先后代表學院出訪日本、英國、愛爾蘭、俄羅斯等國家交流演出。于海英說:“揚琴和揚琴音樂,給了我無限的快樂!”這種快樂,不僅來自于演出和創作的風光,更有她圍繞揚琴藝術展開的教學與研究。于海英正在撰寫《中國揚琴音樂研究》,系統闡釋揚琴在中國發展的脈絡,詳細介紹揚琴的旋律特色、節奏特色、演奏技法、作品內涵等。專門研究揚琴音樂,并作全面而專業樂曲分析的專著,國內外并不多見。
于海英引揚琴為知音,執著而癡情,因為,揚琴是她的專業,更是她的事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