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面前,姚健華凝神屏氣,橫吹紅木竹笛,一首悠揚婉轉的曲子飄散開來,曲調動聽悠揚,正是那首著名的《妝臺秋思》,從姚健華的唇間流淌的,是王昭君的幾許柔美,幾許愁情。“呵呵,意在笛外,這正是我所追求的。”移開竹笛,姚健華哈哈一笑,轉眼間,剛才還柔腸百轉的帥哥還原回了那個張揚、開朗的竹笛王子。前幾天,正是憑借這首優美的《妝臺秋思》和另一首蒼涼悲壯的《江河水》,在“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上,竹笛王子姚健華迎來了他人生中第二座全國大獎,也為無錫折回了一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國家級“特別金獎”。
潮人檔案
姚建華,竹笛演奏家,無錫太湖高中音樂教師,1980年生,師從戴金聲教授、楊強老師等。2006“聽雨杯”金獎獲得者,2007“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綜合藝術組特別金獎。
十幾年來,每天練笛5小時,才有了姚健華今天的成績。
竹笛愛好者稱他為“竹笛王子”,他的學生們則喜歡稱他為小姚老師。
在我們面前,姚健華凝神屏氣,橫吹紅木竹笛,一首悠揚婉轉的曲子飄散開來,曲調動聽悠揚,正是那首著名的《妝臺秋思》,從姚健華的唇間流淌的,是王昭君的幾許柔美,幾許愁情。
“呵呵,意在笛外,這正是我所追求的。”移開竹笛,姚健華哈哈一笑,轉眼間,剛才還柔腸百轉的帥哥還原回了那個張揚、開朗的竹笛王子。前幾天,正是憑借這首優美的《妝臺秋思》和另一首蒼涼悲壯的《江河水》,在“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上,竹笛王子姚健華迎來了他人生中第二座全國大獎,也為無錫折回了一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國家級“特別金獎”。一個80后年輕人用他十幾年的執著成就了自己的一番特殊天地。
一年365天,天天不放假,每天練笛的時間超過5小時。姚健華從事竹笛吹奏已經十幾載,每天與不下20個竹笛學生打交道,他已經習慣用竹笛描述自己的生活和周遭人事。
2002年畢業來到無錫,姚健華人生最美的5年風華與這座城市相連,他的竹笛生活,成了這座活色生香的城市的別樣小菲林。
青蛙變王子
年紀輕輕的姚建華,在竹笛世界里已是聲譽日隆的竹笛王子。
“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給予他特別金獎時的評語是:音色圓潤、功力深厚、以情動人。
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能得到這樣一個贊譽,是難能可貴的.青蛙如何能變王子,靠的不全是機緣。
姚建華說,熱愛加勤奮加上四位老師的指點,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姚建華出生于江蘇海門市的一個小村子。在電視機還顯得相當珍貴的年代,父親就為家里添置了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少年時候的姚建華就這樣經常端坐在小凳子上看電視,除了愛看打仗電視,那時經常出現在電視里吹笛子的一位老先生更多地吸引了他的目光,直到后來,姚建華才知道這就是中國笛壇的一代大師陸春齡!
“我要考海門悅來中學,那里有音樂系,我可以學習吹笛子。”初中畢業那年,姚建華對他的父親說。
這個決定改變了姚建華的一生,后來他順利考上了悅來中學,遇到了他的啟蒙老師樊紅星。
感覺小姚是個吹笛的好苗子后,樊老師戴著小姚遠赴上海,拜訪了著名演奏家戴金聲先生。戴老師在教學上極具心得,享譽中國樂壇的“排簫王子”杜沖就出自他的門下,在全國大賽中名列前茅乃至奪得金獎的更是數不勝數。
而一接觸,戴老師便喜歡上了這個心靈手巧的小伙子。就這樣,姚建華開始每周一次來往于南通――上海之間,開始了更專業、嚴格的正規化訓練,這對小姚音樂上的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高中畢業后,姚建華考上音樂師專后,姚建華的另一位導師給了他極大的支持,他叫王小龍,二胡專業,音樂博士。姚建華練笛比以前更努力也更專注了,每天都堅持八個小時以上。
2002年,姚建華畢業來到無錫,成了小姚老師,他同時也感覺到了竹笛學習上的瓶頸,書本和實踐的磨合讓他痛苦,有時,“2年的練習只為了一個長音。”姚建華感到了一絲從未有過的苦澀。這時,他及時地遇到了他藝術生涯中的第四位老師――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的楊強。
江南笛文化研究院這幾年一直致力于無錫的笛蕭人才培養。楊老師在笛蕭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是無錫著名的笛蕭演奏家,他的指導向來注重實際,非常有效。
上海的戴金聲教授扎實的功底傳授加上無錫楊強老師豐富的經驗,使姚建華如虎添翼。
如今,月末去上海戴金聲老師家,周末到無錫楊強老師家,成了小姚老師雷打不動的日程安排。
“年紀輕輕,竹笛造詣已如此深厚,可他的學習似乎抓得比以前更緊了。”與小姚老師同在太湖高中的同事這樣說。
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的楊強老師也說:“博采眾長,愛好學習是姚建華成功的主要要素。”
竹笛也摩登
全部家當里,100多支竹笛就是27歲的姚建華最值錢的寶貝。一笛一曲,每一支竹笛都對應著一首動人的笛曲。小姚老師最喜歡也最拿手的笛曲是江河水、妝臺秋思。小姚老師說,前者蒼涼渾厚,很適合他的風格。后者柔美幽怨,對他是個挑戰。一支竹笛,作為男性,小姚老師也能吹奏出女性的柔美感,他認為自己駕馭樂器的能力有了長足進步。
100多支竹笛中,小姚老師最鐘愛的是那管紅木笛。這支紅木笛,小姚老師戲稱它為“幸運笛”。 一米多長的紅木管身質感超群,最重要的是,這支紅木笛音色圓潤、音質純凈,很襯小姚老師。這支笛,是上海的恩師戴金聲教授送他的。戴金聲教授給它起名“浩淼”,一是表達老師對學生的期許,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去年的“聽雨杯”全國大獎賽金獎、今年的“文化藝術盛典”特別金獎,姚健華都是憑借“浩淼”笛吹出的一首蕩氣回腸的“江河水”獲勝。
看著小姚老師笛不離手的癡迷神態,我們又自然說起了竹笛的土洋問題。因為在很多人心中,竹笛就是土的。
“竹笛當然不土。”他說,“我覺得每個樂器都有很多面,在我的視線范圍內,竹笛是有情調的。”
“也正因為竹笛是民族的,我才認定它是摩登的,它正漸登大雅之堂。”27歲的小姚老師自信滿滿。
無錫已成“竹笛之鄉”
小姚老師很喜歡故鄉海門放松的感覺,也很喜歡無錫日漸包容的精氣神。
以前,無錫是著名的“二胡之鄉”。但現在,用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副團長李春勇的話說,無錫已是真正的“竹笛之鄉”。
這不僅是因為這兩年無錫人在全國屢獲大獎,無錫竹笛人才輩出,更重要的是,無錫的音樂氛圍漸好,加上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的推動,學習竹笛的人越來越多,太湖高中等藝術學校的笛子專業也開始招生,無錫已向全國的藝術院校、藝術團體輸送專業的竹笛人才。
無錫的新舊沖突、中西文化的自然集合,使得這座城市的人越來越有創意,越來越會生活。小姚老師認為,無錫這座城市其實非常包容,所謂的小氣和計較,都來自舊時的弄堂,但今非昔比了。
未來,還有夢
80年出生的小姚老師,自然有著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而小姚老師的夢想都與竹笛有關。
一把早就看中的罕有紫檀木笛子,小姚老師準備最近把它吃進。
上海的戴金聲教授已經在幫小姚老師策劃一場音樂會,“兩年之內吧,我想多積累些曲目,早日在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開獨奏音樂會。”小姚老師很向往那一天的到來。
與太湖高中一墻之隔“順馳天鵝湖”的房子,小姚老師也打算明年比賽完另一個國家級大賽“松庭杯”后,再去看看,“現在住學校宿舍,100多把笛子的陳列是個問題。有了新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間考究的竹笛陳列室。”
而已為人師的小姚老師如今在全國各地已有80多名弟子,他的心愿就是能帶出一兩個有音樂造詣的高材生。
雖然已是竹笛王子,但“我覺得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精進,比如用氣”,雖然很多人已經把他歸為演奏家的行列,但小姚老師自謙自己還是一個演奏“匠”,希望早日成“家”。
“至于心中的那個她么,”即使是對另一半的期許,小姚老師也是半羞澀半憧憬地說:“當然最好和我志同道合,也愛好竹笛了。”
姚健華問答
Q:聽說你現在每天練習笛子都
潮人檔案
姚建華,竹笛演奏家,無錫太湖高中音樂教師,1980年生,師從戴金聲教授、楊強老師等。2006“聽雨杯”金獎獲得者,2007“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綜合藝術組特別金獎。
十幾年來,每天練笛5小時,才有了姚健華今天的成績。
竹笛愛好者稱他為“竹笛王子”,他的學生們則喜歡稱他為小姚老師。
在我們面前,姚健華凝神屏氣,橫吹紅木竹笛,一首悠揚婉轉的曲子飄散開來,曲調動聽悠揚,正是那首著名的《妝臺秋思》,從姚健華的唇間流淌的,是王昭君的幾許柔美,幾許愁情。
“呵呵,意在笛外,這正是我所追求的。”移開竹笛,姚健華哈哈一笑,轉眼間,剛才還柔腸百轉的帥哥還原回了那個張揚、開朗的竹笛王子。前幾天,正是憑借這首優美的《妝臺秋思》和另一首蒼涼悲壯的《江河水》,在“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上,竹笛王子姚健華迎來了他人生中第二座全國大獎,也為無錫折回了一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國家級“特別金獎”。一個80后年輕人用他十幾年的執著成就了自己的一番特殊天地。
一年365天,天天不放假,每天練笛的時間超過5小時。姚健華從事竹笛吹奏已經十幾載,每天與不下20個竹笛學生打交道,他已經習慣用竹笛描述自己的生活和周遭人事。
2002年畢業來到無錫,姚健華人生最美的5年風華與這座城市相連,他的竹笛生活,成了這座活色生香的城市的別樣小菲林。
青蛙變王子
年紀輕輕的姚建華,在竹笛世界里已是聲譽日隆的竹笛王子。
“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給予他特別金獎時的評語是:音色圓潤、功力深厚、以情動人。
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能得到這樣一個贊譽,是難能可貴的.青蛙如何能變王子,靠的不全是機緣。
姚建華說,熱愛加勤奮加上四位老師的指點,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姚建華出生于江蘇海門市的一個小村子。在電視機還顯得相當珍貴的年代,父親就為家里添置了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少年時候的姚建華就這樣經常端坐在小凳子上看電視,除了愛看打仗電視,那時經常出現在電視里吹笛子的一位老先生更多地吸引了他的目光,直到后來,姚建華才知道這就是中國笛壇的一代大師陸春齡!
“我要考海門悅來中學,那里有音樂系,我可以學習吹笛子。”初中畢業那年,姚建華對他的父親說。
這個決定改變了姚建華的一生,后來他順利考上了悅來中學,遇到了他的啟蒙老師樊紅星。
感覺小姚是個吹笛的好苗子后,樊老師戴著小姚遠赴上海,拜訪了著名演奏家戴金聲先生。戴老師在教學上極具心得,享譽中國樂壇的“排簫王子”杜沖就出自他的門下,在全國大賽中名列前茅乃至奪得金獎的更是數不勝數。
而一接觸,戴老師便喜歡上了這個心靈手巧的小伙子。就這樣,姚建華開始每周一次來往于南通――上海之間,開始了更專業、嚴格的正規化訓練,這對小姚音樂上的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高中畢業后,姚建華考上音樂師專后,姚建華的另一位導師給了他極大的支持,他叫王小龍,二胡專業,音樂博士。姚建華練笛比以前更努力也更專注了,每天都堅持八個小時以上。
2002年,姚建華畢業來到無錫,成了小姚老師,他同時也感覺到了竹笛學習上的瓶頸,書本和實踐的磨合讓他痛苦,有時,“2年的練習只為了一個長音。”姚建華感到了一絲從未有過的苦澀。這時,他及時地遇到了他藝術生涯中的第四位老師――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的楊強。
江南笛文化研究院這幾年一直致力于無錫的笛蕭人才培養。楊老師在笛蕭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是無錫著名的笛蕭演奏家,他的指導向來注重實際,非常有效。
上海的戴金聲教授扎實的功底傳授加上無錫楊強老師豐富的經驗,使姚建華如虎添翼。
如今,月末去上海戴金聲老師家,周末到無錫楊強老師家,成了小姚老師雷打不動的日程安排。
“年紀輕輕,竹笛造詣已如此深厚,可他的學習似乎抓得比以前更緊了。”與小姚老師同在太湖高中的同事這樣說。
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的楊強老師也說:“博采眾長,愛好學習是姚建華成功的主要要素。”
竹笛也摩登
全部家當里,100多支竹笛就是27歲的姚建華最值錢的寶貝。一笛一曲,每一支竹笛都對應著一首動人的笛曲。小姚老師最喜歡也最拿手的笛曲是江河水、妝臺秋思。小姚老師說,前者蒼涼渾厚,很適合他的風格。后者柔美幽怨,對他是個挑戰。一支竹笛,作為男性,小姚老師也能吹奏出女性的柔美感,他認為自己駕馭樂器的能力有了長足進步。
100多支竹笛中,小姚老師最鐘愛的是那管紅木笛。這支紅木笛,小姚老師戲稱它為“幸運笛”。 一米多長的紅木管身質感超群,最重要的是,這支紅木笛音色圓潤、音質純凈,很襯小姚老師。這支笛,是上海的恩師戴金聲教授送他的。戴金聲教授給它起名“浩淼”,一是表達老師對學生的期許,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去年的“聽雨杯”全國大獎賽金獎、今年的“文化藝術盛典”特別金獎,姚健華都是憑借“浩淼”笛吹出的一首蕩氣回腸的“江河水”獲勝。
看著小姚老師笛不離手的癡迷神態,我們又自然說起了竹笛的土洋問題。因為在很多人心中,竹笛就是土的。
“竹笛當然不土。”他說,“我覺得每個樂器都有很多面,在我的視線范圍內,竹笛是有情調的。”
“也正因為竹笛是民族的,我才認定它是摩登的,它正漸登大雅之堂。”27歲的小姚老師自信滿滿。
無錫已成“竹笛之鄉”
小姚老師很喜歡故鄉海門放松的感覺,也很喜歡無錫日漸包容的精氣神。
以前,無錫是著名的“二胡之鄉”。但現在,用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副團長李春勇的話說,無錫已是真正的“竹笛之鄉”。
這不僅是因為這兩年無錫人在全國屢獲大獎,無錫竹笛人才輩出,更重要的是,無錫的音樂氛圍漸好,加上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的推動,學習竹笛的人越來越多,太湖高中等藝術學校的笛子專業也開始招生,無錫已向全國的藝術院校、藝術團體輸送專業的竹笛人才。
無錫的新舊沖突、中西文化的自然集合,使得這座城市的人越來越有創意,越來越會生活。小姚老師認為,無錫這座城市其實非常包容,所謂的小氣和計較,都來自舊時的弄堂,但今非昔比了。
未來,還有夢
80年出生的小姚老師,自然有著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而小姚老師的夢想都與竹笛有關。
一把早就看中的罕有紫檀木笛子,小姚老師準備最近把它吃進。
上海的戴金聲教授已經在幫小姚老師策劃一場音樂會,“兩年之內吧,我想多積累些曲目,早日在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開獨奏音樂會。”小姚老師很向往那一天的到來。
與太湖高中一墻之隔“順馳天鵝湖”的房子,小姚老師也打算明年比賽完另一個國家級大賽“松庭杯”后,再去看看,“現在住學校宿舍,100多把笛子的陳列是個問題。有了新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間考究的竹笛陳列室。”
而已為人師的小姚老師如今在全國各地已有80多名弟子,他的心愿就是能帶出一兩個有音樂造詣的高材生。
雖然已是竹笛王子,但“我覺得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精進,比如用氣”,雖然很多人已經把他歸為演奏家的行列,但小姚老師自謙自己還是一個演奏“匠”,希望早日成“家”。
“至于心中的那個她么,”即使是對另一半的期許,小姚老師也是半羞澀半憧憬地說:“當然最好和我志同道合,也愛好竹笛了。”
姚健華問答
Q:聽說你現在每天練習笛子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