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有中國“馬頭琴之鄉(xiāng)”稱號的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日在當?shù)伢w育館現(xiàn)場表演了1199人馬頭琴齊奏,創(chuàng)造了“規(guī)模最大的馬頭琴齊奏”吉尼斯紀錄。
馬頭琴是蒙古族弓弦樂器,因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它伴隨蒙古族走過1300多年歷史,早已成為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前郭爾羅斯,有2000多人能夠熟練地演奏馬頭琴,數(shù)量之多舉世罕見。
1日恰逢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建縣50周年。當天上午在前郭爾羅斯民族體育館,1199把馬頭琴同時響起,旋律激昂。演奏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部身著民族服裝,有頭戴寬沿帽、風度翩翩的男子,有紅裝珠帽的美麗姑娘,還有穿著小綢緞袍、10歲左右的孩子。幾乎人人都動作嫻熟,整齊劃一。場地上千“馬”齊鳴,奏出《查干湖》、《騰飛的前郭爾羅斯》。馬頭琴深沉、飽滿的音色掀起了巨大的感染力。
演出后,吉尼斯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記錄總管馬克?弗里加迪向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政府頒發(fā)了認證證書。
前郭爾羅斯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今年8月4日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命名為“馬頭琴之鄉(xiāng)”。
來源:新華網(wǎng)
有中國“馬頭琴之鄉(xiāng)”稱號的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日在當?shù)伢w育館現(xiàn)場表演了1199人馬頭琴齊奏,創(chuàng)造了“規(guī)模最大的馬頭琴齊奏”吉尼斯紀錄。
馬頭琴是蒙古族弓弦樂器,因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它伴隨蒙古族走過1300多年歷史,早已成為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前郭爾羅斯,有2000多人能夠熟練地演奏馬頭琴,數(shù)量之多舉世罕見。
1日恰逢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建縣50周年。當天上午在前郭爾羅斯民族體育館,1199把馬頭琴同時響起,旋律激昂。演奏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部身著民族服裝,有頭戴寬沿帽、風度翩翩的男子,有紅裝珠帽的美麗姑娘,還有穿著小綢緞袍、10歲左右的孩子。幾乎人人都動作嫻熟,整齊劃一。場地上千“馬”齊鳴,奏出《查干湖》、《騰飛的前郭爾羅斯》。馬頭琴深沉、飽滿的音色掀起了巨大的感染力。
演出后,吉尼斯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記錄總管馬克?弗里加迪向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政府頒發(fā)了認證證書。
前郭爾羅斯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今年8月4日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命名為“馬頭琴之鄉(xiāng)”。
來源:新華網(wǎng)
有中國“馬頭琴之鄉(xiāng)”稱號的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日在當?shù)伢w育館現(xiàn)場表演了1199人馬頭琴齊奏,創(chuàng)造了“規(guī)模最大的馬頭琴齊奏”吉尼斯紀錄。
馬頭琴是蒙古族弓弦樂器,因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它伴隨蒙古族走過1300多年歷史,早已成為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前郭爾羅斯,有2000多人能夠熟練地演奏馬頭琴,數(shù)量之多舉世罕見。
1日恰逢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建縣50周年。當天上午在前郭爾羅斯民族體育館,1199把馬頭琴同時響起,旋律激昂。演奏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部身著民族服裝,有頭戴寬沿帽、風度翩翩的男子,有紅裝珠帽的美麗姑娘,還有穿著小綢緞袍、10歲左右的孩子。幾乎人人都動作嫻熟,整齊劃一。場地上千“馬”齊鳴,奏出《查干湖》、《騰飛的前郭爾羅斯》。馬頭琴深沉、飽滿的音色掀起了巨大的感染力。
演出后,吉尼斯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記錄總管馬克?弗里加迪向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政府頒發(fā)了認證證書。
前郭爾羅斯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今年8月4日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命名為“馬頭琴之鄉(xiāng)”。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