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六,在瑞安市湖濱公園的榕樹下,我們都能見到方增瑞夫婦和幾十名民樂愛好者一起為市民免費獻藝的情景。只要你稍加注意很快就能發現方增瑞夫婦手中使用的樂器很特別,它們都是方增瑞自己用廢棄的臉盆、塑料水管、玻璃酒瓶等等材料制成的。
方增瑞今年63歲,制作樂器始于2005年。那年瑞安市音樂愛好者自發組織成立了瑞安市民樂團,剛剛退休的方增瑞也報名參加,經常和團員們一起排練、演出。一天,民樂團中一個人從越南帶回了一把獨弦琴,因為團里沒有人會演奏,就讓方增瑞拿去擺弄,沒過多久方增瑞居然無師自通地掌握了獨弦琴的演奏方法。這個事件激發了方增瑞制作樂器的欲望,他覺得獨弦琴只有一根弦,制作起來應該很方便,而且原來那把琴的音質并不好,自己完全可以做一把更好的獨弦琴。
這年年底,方增瑞自己制作的根雕獨弦琴誕生了,這把琴造型美觀、音質優美,方增瑞帶著它到過許多地方演出,引起過不小震動。從此,方增瑞制作樂器的興致一發不可收拾,使用的材料也擴展到了廢棄的酒瓶、水管、臉盆等等。
方增瑞的妻子姜湘芝也是一名音樂愛好者,退休后參加了瑞安市榕樹下民歌演唱團。一開始,她對方增瑞每天在后院里敲敲打打用廢品制作樂器的做法并不怎么支持,她覺得丈夫把廢品變成樂器的想法有點異想天開。在姜湘芝生日的那一天,丈夫硬是用廢棄的椰子殼和一些木材制作出了一把音質優美的胡琴送給她當生日禮物,并在琴身刻上“賢妻湘芝習玩,愚夫增瑞制”的字樣,令姜湘芝十分感動。一天,正在家里午睡的姜湘芝被丈夫在后院制作樂器的敲打聲吵醒后,突然來了詩興,隨即寫了一首《琴之聲》的詩送給方增瑞,“木屑瓣瓣飄落地,滴滴汗血印心機。追求所愛展手藝,夫妻琴聲福壽禧。”
如今,方增瑞夫婦的家中,一面墻上掛滿了方增瑞制作的各種樂器,有用吃過的牛骨制作的高琴、喝光了酒的陶質小酒瓶制作的塤、塑料水管制成的長笛、用五糧液的空瓶子作主材的二胡……方增瑞說,廢品做樂器,既環保又不用什么費用,美妙的音色大家又都認可,何樂而不為呢!
方增瑞今年63歲,制作樂器始于2005年。那年瑞安市音樂愛好者自發組織成立了瑞安市民樂團,剛剛退休的方增瑞也報名參加,經常和團員們一起排練、演出。一天,民樂團中一個人從越南帶回了一把獨弦琴,因為團里沒有人會演奏,就讓方增瑞拿去擺弄,沒過多久方增瑞居然無師自通地掌握了獨弦琴的演奏方法。這個事件激發了方增瑞制作樂器的欲望,他覺得獨弦琴只有一根弦,制作起來應該很方便,而且原來那把琴的音質并不好,自己完全可以做一把更好的獨弦琴。
這年年底,方增瑞自己制作的根雕獨弦琴誕生了,這把琴造型美觀、音質優美,方增瑞帶著它到過許多地方演出,引起過不小震動。從此,方增瑞制作樂器的興致一發不可收拾,使用的材料也擴展到了廢棄的酒瓶、水管、臉盆等等。
方增瑞的妻子姜湘芝也是一名音樂愛好者,退休后參加了瑞安市榕樹下民歌演唱團。一開始,她對方增瑞每天在后院里敲敲打打用廢品制作樂器的做法并不怎么支持,她覺得丈夫把廢品變成樂器的想法有點異想天開。在姜湘芝生日的那一天,丈夫硬是用廢棄的椰子殼和一些木材制作出了一把音質優美的胡琴送給她當生日禮物,并在琴身刻上“賢妻湘芝習玩,愚夫增瑞制”的字樣,令姜湘芝十分感動。一天,正在家里午睡的姜湘芝被丈夫在后院制作樂器的敲打聲吵醒后,突然來了詩興,隨即寫了一首《琴之聲》的詩送給方增瑞,“木屑瓣瓣飄落地,滴滴汗血印心機。追求所愛展手藝,夫妻琴聲福壽禧。”
如今,方增瑞夫婦的家中,一面墻上掛滿了方增瑞制作的各種樂器,有用吃過的牛骨制作的高琴、喝光了酒的陶質小酒瓶制作的塤、塑料水管制成的長笛、用五糧液的空瓶子作主材的二胡……方增瑞說,廢品做樂器,既環保又不用什么費用,美妙的音色大家又都認可,何樂而不為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