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到過陜北黃土高原的人,都會為窯內窯外鋪天蓋地的窗花和剪紙而驚嘆;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在黃土高原最偏僻的小村莊,你也只能看到窯洞內滿墻的明星貼畫。民間剪紙消失的速度,被人戲稱為"一夜春風遍地梨花落"。
是的,山間已沒有白云一樣的民歌飄來,窗上已沒有山花一樣的窗花開放,村頭二胡不知何時早已悄然無聲……那些我們上一代耳濡目染的民間藝術,現在只能苦苦找尋才能覓其"芳蹤"。短短二十年來,民間藝術的繁榮之勢就如同"滾滾江水一去不復還"。
如此種種,讓人忍不住困惑:民間藝術怎么了?民間藝術被流行文化擠壓得沒有生存空間了嗎?這是市場化的必然趨勢嗎?難道這些被稱作"絕活"的民間藝術真的要絕?誰人能再掀起保護的潮流?
人亡藝絕,傳承之哀
我國的民間藝術到底有多少種,估計誰也說不上來。透著喜慶和吉祥的大紅剪紙、精巧細致的"蛋殼雕"、別出心裁的甲骨彩繪、靈韻別致的泥塑、金碧輝煌的銅刻、清新簡潔的藍印花布……除了這些物質化形式展現的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更多種多樣了,且不說粵劇昆曲黃梅戲等各地著名的戲曲,北方的評書、山東的快板、京東的大鼓、河南的墜子、江南的小曲均能引人入勝,甚至那些不知名的民間小調也令人回味無窮。
然而,外來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沖擊使得許多民間藝術所生存的文化土壤迅速流失,這些為我們生活中增添色彩和歡笑的民間藝術面正臨著失傳的困境。前段時間,湖北省谷城縣的皮影戲劇團在縣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分別登出了招徒啟事,希望有志者報名,但迄今無人回應。由于老藝人的身體原因,劇團被迫停演了很多天。戲劇團尚且如此,很多擁有精湛手藝的民間藝人更是擔憂后繼無人。編燈是一種在江南地區已經流傳了千余年的手藝,象征著人們生活蒸蒸日上、祥和幸福,是人們喜宴、慶典的常見藝術品。浙江著名的編燈藝人吳大弟編的旗燈遠近聞名,為當地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光彩。他一直很想找幾個徒弟,一來年紀大了,好有個幫手,又有個照應;二來也能把這編燈手藝一代代傳下去。然而,編燈手藝既費時又費力,而且不掙錢,他一直沒有招到徒弟。
吳大弟并不是獨例,一項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北京工藝美術學會共同進行的北京民間手工藝現狀調查表明,身懷絕技的藝人大多已人到老年,普遍面臨技藝失傳、徒弟來源短缺等問題。北京老品牌工藝美術的60個大門類,失傳和后繼無人的達40多個。很多手中掌握著"絕活"的民間藝人都擔心老祖宗的技藝在自己這一代失傳,而這些流傳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藝術,也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去世而消失。
民間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無意識地成為傳承歷史的重要載體。像藏族民間說唱史詩《格薩爾王》、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就是直接以民間藝術的形式記載歷史。另外,像江蘇南通的藍印花布、貴州的蠟染,本身就是印染工藝的"活化石",在科技、文化、民俗、美術史的研究方面有重要價值??梢哉f,中國傳統的民俗民間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魂,但現在,它們卻在慢慢地消逝,只有很少的人在關注它,傳統的民間藝術正面臨著"斷代"之痛。
成也市場,敗也市場
對民間藝術的漠視,并不能單方面責怪年輕人忽視傳統?,F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娛樂方式的增多,使得人們的興趣愛好分流和轉移都很快。比起戲劇的韻味,流行歌曲更朗朗上口;與欣賞往日的街頭雜技不同,電視節目給了年輕人更多的選擇和娛樂;而相對于當地的民間藝術,人們好像更熱衷于撲克和麻將。民間藝術被冷落,又加上民間藝術人才逐漸消失,這一切都使民間藝術發展面臨困境。
相聲、東北二人轉等民間藝術因為電視的發展和春節晚會的傳播而紅遍全國,滑稽戲、雜技等在海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而使得國人更加關注。有了成功的經驗,原本縮在家里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紛紛考慮市場化的問題。如果民間藝術的市場化運作成功,將成為這些"絕活"的救世主,不僅能保護傳統的藝術,還能吸引年輕人的興趣。
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在這方面可謂成功的典范。青春版《牡丹亭》在一片爭議聲中進入市場,卻得到了驚人的歡迎,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僅在四川大學,單場演出的觀眾就達7000多人。如今青春版《牡丹亭》已經演了109場,到場觀眾18萬人,其中70%是青年人。錄像也已售出幾十萬張。憑借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和江蘇省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巧妙地用市場救活一個劇院,并捧紅了昆曲這個戲種,對昆曲的傳承和弘揚都發揮了重大了作用。
然而,市場化并不是萬能的。在市場的沖擊下,一些民間藝術卻開始背離了其本來的藝術真諦,迫于生計的一些民間藝術似乎開始屈從于市場,于是失去了本真,藝術品成了流水線般的粗糙復制品。民歌伴著醉酒聲而歇斯底里,嗩吶為招攬顧客而搖頭擺尾,剪紙成了酒樓飯店的裝飾廣告,秧歌成了節日慶典的喜慶伴娘。千姿百態的石雕變得千獅一面,栩栩如生的民間手工藝品變得呆頭呆腦毫無生氣。民間藝術的市場化使得商家先是將藝術品當作商品甩賣,之后便是將商品充當藝術品兜售。民間藝術越來越失去原有的藝術性,脫離了生活,丟掉了傳統。因市場而失去了自由的民間藝術只有靠趨時和復制來勉強維持生計。復制產生了短期的經濟效益,但復制卻湮沒了藝術創造的活力,最終也難以擺脫被拋棄的命運。
扎根民間,重保護更重延續
蘇聯文學家高爾基曾指出:"一個民間藝人的逝世,相當于一座小型博物館的毀滅。"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流失得如此之快,引發了各國政府和民間力量的關注。韓國政府在民間藝術的保護方面就非常值得借鑒。韓國有一個無形文化財產廳,專門管理無形文化財產,如韓國傳統的說唱、假面舞、摔跤、拳擊、韓紙藝術、宮廷御膳、魔術、禮儀、傳統醫藥等等。對每項無形文化財產及掌握該絕活的民間藝人都編號管理,由民間藝人采取師徒相傳的方式把文化遺產保存下來。
如今,中國的一些官方和社會團體也啟動了一系列搶救民間文化藝術工程。我國的民間藝術收藏館越來越多,上海市目前就有100多家民間博物館,其中有不少關于陶瓷器、繡品和根雕等傳統的民間藝術的藏館。在浙江麗水市,政府專門設立了不同的"民間藝術生態保護區",558項民間藝術得到了及時的搶救、保護和弘揚。
如果說具有物質性的民間藝術還能以博物館的形式保存,對世代口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是值得思索?,F代化的傳媒技術應成為傳統民間藝術進行宣傳推廣創新的手段。在娛樂多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如果傳統民間文化利用青年人常用和喜愛的電視、網絡等媒體進行創新宣傳,效果或許相當不錯。相聲、東北二人轉通過電視而流傳是口傳民間藝術的成功經驗。
然而,對民間藝術的保護和開發一直有一個怪圈:"外國人比中國人重視,外地人比本地人重視。"真正要保護這些民間藝術,不僅政府要加大保護力度,重要的是讓民間藝術真正成為民間的藝術,讓民間藝術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刺繡這項民間手藝,已經不僅僅是運用到服飾中,而且還散布在各類裝飾品中。隨著技術的發展,刺繡還有了不同的表現方式,比如十字繡就讓刺繡有了新的生命力。
廣東順德菜市場一位賣菜的阿姨,很普通的一個人,但她叫賣蔬菜的方式卻與眾不同-用廣州方言獨有的"咸水歌"來叫賣蔬菜,她唱歌時快樂自得的表情一覽無余。這位阿姨沒有認識到自己率性的歌唱對民間藝術的推動有多大幫助,但這種歌唱卻讓人看到,民間藝術就應該是屬于大眾的。它們應該在菜市場、村頭的大榕樹下、尋常人家中流傳,它們應該是輕松愉悅的。要保護它們,記住它們,就該讓群眾多接觸它們、認識它們、了解它們。民間藝術的土壤在民間,民間藝術的根在民間,民間藝術的生命也在民間,要保護并將這些藝術傳承下來,只能靠百姓的喜愛。
是的,山間已沒有白云一樣的民歌飄來,窗上已沒有山花一樣的窗花開放,村頭二胡不知何時早已悄然無聲……那些我們上一代耳濡目染的民間藝術,現在只能苦苦找尋才能覓其"芳蹤"。短短二十年來,民間藝術的繁榮之勢就如同"滾滾江水一去不復還"。
如此種種,讓人忍不住困惑:民間藝術怎么了?民間藝術被流行文化擠壓得沒有生存空間了嗎?這是市場化的必然趨勢嗎?難道這些被稱作"絕活"的民間藝術真的要絕?誰人能再掀起保護的潮流?
人亡藝絕,傳承之哀
我國的民間藝術到底有多少種,估計誰也說不上來。透著喜慶和吉祥的大紅剪紙、精巧細致的"蛋殼雕"、別出心裁的甲骨彩繪、靈韻別致的泥塑、金碧輝煌的銅刻、清新簡潔的藍印花布……除了這些物質化形式展現的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更多種多樣了,且不說粵劇昆曲黃梅戲等各地著名的戲曲,北方的評書、山東的快板、京東的大鼓、河南的墜子、江南的小曲均能引人入勝,甚至那些不知名的民間小調也令人回味無窮。
然而,外來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沖擊使得許多民間藝術所生存的文化土壤迅速流失,這些為我們生活中增添色彩和歡笑的民間藝術面正臨著失傳的困境。前段時間,湖北省谷城縣的皮影戲劇團在縣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分別登出了招徒啟事,希望有志者報名,但迄今無人回應。由于老藝人的身體原因,劇團被迫停演了很多天。戲劇團尚且如此,很多擁有精湛手藝的民間藝人更是擔憂后繼無人。編燈是一種在江南地區已經流傳了千余年的手藝,象征著人們生活蒸蒸日上、祥和幸福,是人們喜宴、慶典的常見藝術品。浙江著名的編燈藝人吳大弟編的旗燈遠近聞名,為當地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光彩。他一直很想找幾個徒弟,一來年紀大了,好有個幫手,又有個照應;二來也能把這編燈手藝一代代傳下去。然而,編燈手藝既費時又費力,而且不掙錢,他一直沒有招到徒弟。
吳大弟并不是獨例,一項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北京工藝美術學會共同進行的北京民間手工藝現狀調查表明,身懷絕技的藝人大多已人到老年,普遍面臨技藝失傳、徒弟來源短缺等問題。北京老品牌工藝美術的60個大門類,失傳和后繼無人的達40多個。很多手中掌握著"絕活"的民間藝人都擔心老祖宗的技藝在自己這一代失傳,而這些流傳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藝術,也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去世而消失。
民間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無意識地成為傳承歷史的重要載體。像藏族民間說唱史詩《格薩爾王》、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就是直接以民間藝術的形式記載歷史。另外,像江蘇南通的藍印花布、貴州的蠟染,本身就是印染工藝的"活化石",在科技、文化、民俗、美術史的研究方面有重要價值??梢哉f,中國傳統的民俗民間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魂,但現在,它們卻在慢慢地消逝,只有很少的人在關注它,傳統的民間藝術正面臨著"斷代"之痛。
成也市場,敗也市場
對民間藝術的漠視,并不能單方面責怪年輕人忽視傳統?,F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娛樂方式的增多,使得人們的興趣愛好分流和轉移都很快。比起戲劇的韻味,流行歌曲更朗朗上口;與欣賞往日的街頭雜技不同,電視節目給了年輕人更多的選擇和娛樂;而相對于當地的民間藝術,人們好像更熱衷于撲克和麻將。民間藝術被冷落,又加上民間藝術人才逐漸消失,這一切都使民間藝術發展面臨困境。
相聲、東北二人轉等民間藝術因為電視的發展和春節晚會的傳播而紅遍全國,滑稽戲、雜技等在海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而使得國人更加關注。有了成功的經驗,原本縮在家里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紛紛考慮市場化的問題。如果民間藝術的市場化運作成功,將成為這些"絕活"的救世主,不僅能保護傳統的藝術,還能吸引年輕人的興趣。
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在這方面可謂成功的典范。青春版《牡丹亭》在一片爭議聲中進入市場,卻得到了驚人的歡迎,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僅在四川大學,單場演出的觀眾就達7000多人。如今青春版《牡丹亭》已經演了109場,到場觀眾18萬人,其中70%是青年人。錄像也已售出幾十萬張。憑借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和江蘇省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巧妙地用市場救活一個劇院,并捧紅了昆曲這個戲種,對昆曲的傳承和弘揚都發揮了重大了作用。
然而,市場化并不是萬能的。在市場的沖擊下,一些民間藝術卻開始背離了其本來的藝術真諦,迫于生計的一些民間藝術似乎開始屈從于市場,于是失去了本真,藝術品成了流水線般的粗糙復制品。民歌伴著醉酒聲而歇斯底里,嗩吶為招攬顧客而搖頭擺尾,剪紙成了酒樓飯店的裝飾廣告,秧歌成了節日慶典的喜慶伴娘。千姿百態的石雕變得千獅一面,栩栩如生的民間手工藝品變得呆頭呆腦毫無生氣。民間藝術的市場化使得商家先是將藝術品當作商品甩賣,之后便是將商品充當藝術品兜售。民間藝術越來越失去原有的藝術性,脫離了生活,丟掉了傳統。因市場而失去了自由的民間藝術只有靠趨時和復制來勉強維持生計。復制產生了短期的經濟效益,但復制卻湮沒了藝術創造的活力,最終也難以擺脫被拋棄的命運。
扎根民間,重保護更重延續
蘇聯文學家高爾基曾指出:"一個民間藝人的逝世,相當于一座小型博物館的毀滅。"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流失得如此之快,引發了各國政府和民間力量的關注。韓國政府在民間藝術的保護方面就非常值得借鑒。韓國有一個無形文化財產廳,專門管理無形文化財產,如韓國傳統的說唱、假面舞、摔跤、拳擊、韓紙藝術、宮廷御膳、魔術、禮儀、傳統醫藥等等。對每項無形文化財產及掌握該絕活的民間藝人都編號管理,由民間藝人采取師徒相傳的方式把文化遺產保存下來。
如今,中國的一些官方和社會團體也啟動了一系列搶救民間文化藝術工程。我國的民間藝術收藏館越來越多,上海市目前就有100多家民間博物館,其中有不少關于陶瓷器、繡品和根雕等傳統的民間藝術的藏館。在浙江麗水市,政府專門設立了不同的"民間藝術生態保護區",558項民間藝術得到了及時的搶救、保護和弘揚。
如果說具有物質性的民間藝術還能以博物館的形式保存,對世代口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是值得思索?,F代化的傳媒技術應成為傳統民間藝術進行宣傳推廣創新的手段。在娛樂多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如果傳統民間文化利用青年人常用和喜愛的電視、網絡等媒體進行創新宣傳,效果或許相當不錯。相聲、東北二人轉通過電視而流傳是口傳民間藝術的成功經驗。
然而,對民間藝術的保護和開發一直有一個怪圈:"外國人比中國人重視,外地人比本地人重視。"真正要保護這些民間藝術,不僅政府要加大保護力度,重要的是讓民間藝術真正成為民間的藝術,讓民間藝術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刺繡這項民間手藝,已經不僅僅是運用到服飾中,而且還散布在各類裝飾品中。隨著技術的發展,刺繡還有了不同的表現方式,比如十字繡就讓刺繡有了新的生命力。
廣東順德菜市場一位賣菜的阿姨,很普通的一個人,但她叫賣蔬菜的方式卻與眾不同-用廣州方言獨有的"咸水歌"來叫賣蔬菜,她唱歌時快樂自得的表情一覽無余。這位阿姨沒有認識到自己率性的歌唱對民間藝術的推動有多大幫助,但這種歌唱卻讓人看到,民間藝術就應該是屬于大眾的。它們應該在菜市場、村頭的大榕樹下、尋常人家中流傳,它們應該是輕松愉悅的。要保護它們,記住它們,就該讓群眾多接觸它們、認識它們、了解它們。民間藝術的土壤在民間,民間藝術的根在民間,民間藝術的生命也在民間,要保護并將這些藝術傳承下來,只能靠百姓的喜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