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提干姆(杰提意為7,干姆意為兒子)和沙斯爾那依(口弦)是哈薩克族古老的民間樂器,已經失傳了很多年。如今,在州歌舞團國家二級演員沙根德克的努力下,這兩樣樂器被他復制成功,失傳的杰提干姆、沙斯爾那依得以重見天日。12月14日,記者和沙根德克取得聯系,了解到他挖掘和研制杰提干姆的經過。
哈薩克族在與牧群為伍的日日夜夜里,為了表達他們與大自然、與各種動植物依依相戀之情,創造了各種樂器。哈薩克族民間音樂的每一個音符都淋漓盡致地表達著哈薩克族人民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
沙根德克告訴記者,小時候聽他奶奶講過杰提干姆、沙斯爾那依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老人有7個兒子,他們為了消滅熊害都相繼死去。老人時常想起7個兒子在一起玩羊髀石的歡樂情景,悲傷的老人就用7個兒子留下的羊髀石、馬尾絲制成樂器,并用這樂器在草原上日夜彈唱,悠悠的琴聲中充滿了老人失去兒子的悲傷之情。從此,哈薩克族人民就有了這種樂器,并把這種樂器命名為“杰提干姆”。數年來,沙根德克將杰提干姆的傳說一直記在心里,但真正迷上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還是1986年在中央民族學院舞蹈系學習時。有一次,沙根德克在一本有關哈薩克族歷史的書上看到了奶奶在故事中描述的杰提干姆、沙斯爾那依等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熱愛音樂的沙根德克就有了一個夢想―――把哈薩克族傳統樂器搬上舞臺。
1988年大學畢業后,沙根德克被分配到原伊犁地區歌舞話劇團工作。1993年,伊犁州歌舞團成立。當時任副團長的蘇里坦哈孜說,作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歌舞團應該有自己的民族樂隊,他的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支持。蘇里坦哈孜開始四處尋找、制作樂器。沙根德克就將在書上看到的杰提干姆的事告訴了蘇里坦哈孜。1995年,蘇里坦哈孜從哈薩克斯坦帶回一個杰提干姆的紀念品。琴身長1米左右,呈長方形,用整塊木頭雕鑿而成,木盆狀音室,是類似漢民族古琴和古箏的臥式彈奏樂器,用馬尾絲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當琴碼。沙根德克看了之后愛不釋手。
蘇里坦哈孜與沙根德克就仿照紀念品將失傳的杰提干姆復原。琴是制作出來了,但因為失傳年代太久沒人會彈。蘇里坦哈孜先后找了兩個團里的骨干來彈它,但他們試了一下就不感興趣了。蘇里坦哈孜發現沙根德克是一個認真踏實,做事情有決心、有恒心的人,就將杰提干姆交給沙根德克,讓他白天黑夜練習。為了摸索出杰提干姆的彈奏技術,沙根德克查閱了大量資料,他發現杰提干姆和古箏有點像,但杰提干姆無松緊琴弦的琴軸。沙根德克就按自己的想法來彈,他通過左右移動作為琴碼的踝骨來調節音調的高低。在沙根德克的不懈努力下,杰提干姆終于發出了舒緩、悠揚的樂曲聲。從此,沙根德克和杰提干姆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6年,在新疆電視臺舉辦的古爾邦節文藝晚會上,沙根德克用杰提干姆演奏了哈薩克族名曲《黑走馬》,一舉成功。多年的演奏實踐,讓沙根德克發現了杰提干姆存在著局限:音域窄,音色低沉,音量小。如何突破這些瓶頸,讓杰提干姆靚麗起來,經過苦思冥想他開始動手進行改良。他將杰提干姆琴弦增加到20根,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鳴箱,備有較多的琴弦,所以彈奏起來音量大,音域寬,音色優美動聽。他們制作出的第一個杰提干姆現被州博物館收藏。
也就在這一年,沙根德克又接受了吹奏哈薩克族古老樂器沙斯爾那依的任務。
沙根德克對記者說,傳統的哈薩克族樂器,無一不與生活息息相關。據文獻記載,沙斯爾那依,哈薩克族人稱之為口弦,它由各種材質制作。用泥制的口弦,稱為沙孜斯爾那依;用蘆葦做的口弦稱為哈木斯斯爾那依。口弦又被稱為口琴、口簧、口篾、口胡。古代制作材料因地而宜,簡單原始。原先以泥制、角質、骨質和葦質為主,現多以鐵、銅、銀等金屬制成。其形如鉗,外圈中部連簧片,簧舌尖端向上彎曲突出。演奏時左手執口弦,置于唇間,右手撥彈簧舌尖端,以氣振額發音,可奏出低微而清晰的音樂,給人以一種竊竊私語之感,一般為婦女們演奏。在哈薩克族民間還有一種叫阿吾茲闊不茲的吹奏樂器,也屬口弦類。它的音色柔和、圓潤,是一種富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吹奏樂器。
關于沙斯爾那依的記載,只在古書上有一些零星的、說法不一的描述。沙根德克現在吹奏的沙斯爾那依是泥制的,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目前由于技術原因,國內還無人能仿制出來。
1997年,州歌舞團民族樂隊參加了全國民族器樂比賽,沙根德克用杰提干姆和沙斯爾那依領奏《草原石人》,獲得了金獎。
去年5月,沙根德克還參加了“2006年全疆器樂大賽”,杰提干姆和沙斯爾那依各具韻味的音質,讓現場的觀眾們感到很新鮮,也很動聽。
今年11月,州歌舞團民族管弦樂隊赴京參加由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批準、中央電視臺承辦的“2007CCTV民族管樂電視大賽”展演。雖然是首次參加全國性的大賽,但他們帶去的《喀拉角勒卡》作為展演的第一個曲目,很快將在場觀眾引到藝術的天堂,精彩的表演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在表演中,部分演奏員也放下手中的樂器,情不自禁地加入舞者的行列,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歡快、祥和的氣氛。
沙根德克興奮地說:“此次展演不但使伊犁州民族管弦樂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而且宣傳了邊疆伊犁獨特的民族文化藝術。”目前,沙根德克已把自己演奏杰提干姆和沙斯爾那依的樂曲錄制成CD和磁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領略到這些古老樂器的魅力。
為了讓哈薩克族樂器更好地傳承,沙根德克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接班人。他一邊擺弄著樂器,一邊說:“絕不能讓這些樂器在我們手里失傳,一定要把它們傳承下去。”
今年30多歲的沙根德克數年如一日地挖掘、改進、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樂器,看著這些如今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樂器,記者深深地被他的行為和理想所感動。在尊重歷史,繼承傳統的同時,他始終保持著健康旺盛的創造力和進取心,為少數民族的文化矢志不移地努力著。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伊犁州歌舞團近年來發掘出的40多件哈薩克族民間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吹奏樂器、打擊樂器,如今在舞臺上經常演出的還不到10件。這些樂器中,如阿德爾納、切爾鐵爾、巴爾布特等雖然已被正式列入伊犁州歌舞團民族樂隊樂器中,但會演奏這些樂器的演奏員屈指可數。
據了解,發掘出的哈薩克族民間樂器有相當一部分不能參加平時演出,主要是因為這些樂器沒有群眾基礎,很難普及,還有的樂器因為非常古老,音色、音準等與現代民族樂器相比很遜色,不適合舞臺演出,只能作為研究資料保存。
為了使這些民間樂器能傳承下去,伊犁州歌舞團派專人學習演奏這些民間樂器,相當一部分樂器經過改進后,將逐步走上舞臺。
哈薩克族在與牧群為伍的日日夜夜里,為了表達他們與大自然、與各種動植物依依相戀之情,創造了各種樂器。哈薩克族民間音樂的每一個音符都淋漓盡致地表達著哈薩克族人民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
沙根德克告訴記者,小時候聽他奶奶講過杰提干姆、沙斯爾那依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老人有7個兒子,他們為了消滅熊害都相繼死去。老人時常想起7個兒子在一起玩羊髀石的歡樂情景,悲傷的老人就用7個兒子留下的羊髀石、馬尾絲制成樂器,并用這樂器在草原上日夜彈唱,悠悠的琴聲中充滿了老人失去兒子的悲傷之情。從此,哈薩克族人民就有了這種樂器,并把這種樂器命名為“杰提干姆”。數年來,沙根德克將杰提干姆的傳說一直記在心里,但真正迷上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還是1986年在中央民族學院舞蹈系學習時。有一次,沙根德克在一本有關哈薩克族歷史的書上看到了奶奶在故事中描述的杰提干姆、沙斯爾那依等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熱愛音樂的沙根德克就有了一個夢想―――把哈薩克族傳統樂器搬上舞臺。
1988年大學畢業后,沙根德克被分配到原伊犁地區歌舞話劇團工作。1993年,伊犁州歌舞團成立。當時任副團長的蘇里坦哈孜說,作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歌舞團應該有自己的民族樂隊,他的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支持。蘇里坦哈孜開始四處尋找、制作樂器。沙根德克就將在書上看到的杰提干姆的事告訴了蘇里坦哈孜。1995年,蘇里坦哈孜從哈薩克斯坦帶回一個杰提干姆的紀念品。琴身長1米左右,呈長方形,用整塊木頭雕鑿而成,木盆狀音室,是類似漢民族古琴和古箏的臥式彈奏樂器,用馬尾絲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當琴碼。沙根德克看了之后愛不釋手。
蘇里坦哈孜與沙根德克就仿照紀念品將失傳的杰提干姆復原。琴是制作出來了,但因為失傳年代太久沒人會彈。蘇里坦哈孜先后找了兩個團里的骨干來彈它,但他們試了一下就不感興趣了。蘇里坦哈孜發現沙根德克是一個認真踏實,做事情有決心、有恒心的人,就將杰提干姆交給沙根德克,讓他白天黑夜練習。為了摸索出杰提干姆的彈奏技術,沙根德克查閱了大量資料,他發現杰提干姆和古箏有點像,但杰提干姆無松緊琴弦的琴軸。沙根德克就按自己的想法來彈,他通過左右移動作為琴碼的踝骨來調節音調的高低。在沙根德克的不懈努力下,杰提干姆終于發出了舒緩、悠揚的樂曲聲。從此,沙根德克和杰提干姆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6年,在新疆電視臺舉辦的古爾邦節文藝晚會上,沙根德克用杰提干姆演奏了哈薩克族名曲《黑走馬》,一舉成功。多年的演奏實踐,讓沙根德克發現了杰提干姆存在著局限:音域窄,音色低沉,音量小。如何突破這些瓶頸,讓杰提干姆靚麗起來,經過苦思冥想他開始動手進行改良。他將杰提干姆琴弦增加到20根,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鳴箱,備有較多的琴弦,所以彈奏起來音量大,音域寬,音色優美動聽。他們制作出的第一個杰提干姆現被州博物館收藏。
也就在這一年,沙根德克又接受了吹奏哈薩克族古老樂器沙斯爾那依的任務。
沙根德克對記者說,傳統的哈薩克族樂器,無一不與生活息息相關。據文獻記載,沙斯爾那依,哈薩克族人稱之為口弦,它由各種材質制作。用泥制的口弦,稱為沙孜斯爾那依;用蘆葦做的口弦稱為哈木斯斯爾那依。口弦又被稱為口琴、口簧、口篾、口胡。古代制作材料因地而宜,簡單原始。原先以泥制、角質、骨質和葦質為主,現多以鐵、銅、銀等金屬制成。其形如鉗,外圈中部連簧片,簧舌尖端向上彎曲突出。演奏時左手執口弦,置于唇間,右手撥彈簧舌尖端,以氣振額發音,可奏出低微而清晰的音樂,給人以一種竊竊私語之感,一般為婦女們演奏。在哈薩克族民間還有一種叫阿吾茲闊不茲的吹奏樂器,也屬口弦類。它的音色柔和、圓潤,是一種富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吹奏樂器。
關于沙斯爾那依的記載,只在古書上有一些零星的、說法不一的描述。沙根德克現在吹奏的沙斯爾那依是泥制的,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目前由于技術原因,國內還無人能仿制出來。
1997年,州歌舞團民族樂隊參加了全國民族器樂比賽,沙根德克用杰提干姆和沙斯爾那依領奏《草原石人》,獲得了金獎。
去年5月,沙根德克還參加了“2006年全疆器樂大賽”,杰提干姆和沙斯爾那依各具韻味的音質,讓現場的觀眾們感到很新鮮,也很動聽。
今年11月,州歌舞團民族管弦樂隊赴京參加由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批準、中央電視臺承辦的“2007CCTV民族管樂電視大賽”展演。雖然是首次參加全國性的大賽,但他們帶去的《喀拉角勒卡》作為展演的第一個曲目,很快將在場觀眾引到藝術的天堂,精彩的表演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在表演中,部分演奏員也放下手中的樂器,情不自禁地加入舞者的行列,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歡快、祥和的氣氛。
沙根德克興奮地說:“此次展演不但使伊犁州民族管弦樂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而且宣傳了邊疆伊犁獨特的民族文化藝術。”目前,沙根德克已把自己演奏杰提干姆和沙斯爾那依的樂曲錄制成CD和磁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領略到這些古老樂器的魅力。
為了讓哈薩克族樂器更好地傳承,沙根德克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接班人。他一邊擺弄著樂器,一邊說:“絕不能讓這些樂器在我們手里失傳,一定要把它們傳承下去。”
今年30多歲的沙根德克數年如一日地挖掘、改進、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樂器,看著這些如今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樂器,記者深深地被他的行為和理想所感動。在尊重歷史,繼承傳統的同時,他始終保持著健康旺盛的創造力和進取心,為少數民族的文化矢志不移地努力著。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伊犁州歌舞團近年來發掘出的40多件哈薩克族民間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吹奏樂器、打擊樂器,如今在舞臺上經常演出的還不到10件。這些樂器中,如阿德爾納、切爾鐵爾、巴爾布特等雖然已被正式列入伊犁州歌舞團民族樂隊樂器中,但會演奏這些樂器的演奏員屈指可數。
據了解,發掘出的哈薩克族民間樂器有相當一部分不能參加平時演出,主要是因為這些樂器沒有群眾基礎,很難普及,還有的樂器因為非常古老,音色、音準等與現代民族樂器相比很遜色,不適合舞臺演出,只能作為研究資料保存。
為了使這些民間樂器能傳承下去,伊犁州歌舞團派專人學習演奏這些民間樂器,相當一部分樂器經過改進后,將逐步走上舞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