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從湖南寧鄉老糧倉師古寨同時出土了五件商代青銅大鐃。其中象紋銅鐃是最精美的一件,現藏于湖南博物館,也是湖南出土青銅大鐃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整件大鐃氣勢恢弘,通高70厘米,重67.25千克。雖然它看似厚實笨重,制作卻精細講究。乍看上去,正面的主體構圖是線條粗圓如蛇體的獸面紋,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組成獸面紋的粗線條上還飾有云紋,鼻梁處作牛首狀,眼部也不是純粹意義的眼,而是在此裝飾凸起的蛇狀紋。邊緣、隧部、鼓部的裝飾則更加豐富多采,器物的上部兩側分別立著一只卷鼻小象,而左、中、右三邊還裝飾有6只虎、6條魚和11個乳釘。器身的粗獷厚重和紋飾的繁縟精美、獸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紋的寫實鮮活形成了一個個鮮明的對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歷經千年風霜,卻掩蓋不了它獨特的魅力,也洗刷不盡它蘊涵的高深智慧。這讓我們不由得感嘆二三千年前湖南先民的藝術才能和青銅時代的鼎盛豐華。
大鐃又稱大鉦、早期甬鐘等,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打擊樂器。外形酷似兩片合起來的瓦塊,口朝上,上寬下窄,座下有一個圓柱形的甬(即柄)。如果輕輕地敲擊它,便發出洪亮悠長的共鳴聲。它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主要發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湘江流域尤其是洞庭湖及其周圍地區是這種器物發現的中心。大鐃在湖南商周青銅器中發現數量最多,也最具地方特色。學者一般認為,鐃逐漸發展演變成為甬鐘,在西周中期以后廣泛流傳。至春秋戰國時期,則誕生了令現代人驚嘆不已的大型編鐘。
那么大鐃是如何使用的呢?從考古發現來看,鐃的用途相當廣泛。根據文獻記載,鐃是軍樂器,類似銅鼓,“擊鼓山頂,足以號召部眾,指揮軍陣”,這可能是指中原的小鐃,因為一件數百斤的大鐃置于軍旅之中,實在很不方便。有的學者認為它是當時祭祀山川、湖泊、風雨、星辰的禮器,這是因為南方銅鐃出土時幾乎都是口朝上,甬在下,距地表1米以內,沒有別的東西同時出土。商代人最迷信鬼神,最重視對祖先對自然神的崇拜,而且祭祀繁多。每次祭祀要用大量的犧牲和禮器,所以大量青銅樂器在祭祀后被就地埋藏下來。而寧鄉幾十年來的發現,在清晰地向我們昭示鐃的另一種“可能的作用”。在寧鄉老糧倉陸續出土了19件青銅大鐃,尤其是1993年一次出土大小相遞的9件編鐃。這一發現不僅又一次雄辯地證明了鐃是后世編鐘的鼻祖,而且通過測音,這組編鐃C、D、E、F、G五種調的音俱全,能組合出不同的調式,肯定能演奏曲調。因而,鐃很可能已經是演奏當時流行歌曲的實用樂器了。
駐足于象紋銅鐃前,耳邊仿佛聆聽到從遠古傳來的聲聲古樂,我們不禁遙想沅湘居民望祭山川、神靈的虔誠與莊嚴。我們期待著某一天,這曾經獨領風騷的銅鐃能敲擊出優美的旋律,讓千年的絕響在天空中再次回蕩……
大鐃又稱大鉦、早期甬鐘等,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打擊樂器。外形酷似兩片合起來的瓦塊,口朝上,上寬下窄,座下有一個圓柱形的甬(即柄)。如果輕輕地敲擊它,便發出洪亮悠長的共鳴聲。它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主要發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湘江流域尤其是洞庭湖及其周圍地區是這種器物發現的中心。大鐃在湖南商周青銅器中發現數量最多,也最具地方特色。學者一般認為,鐃逐漸發展演變成為甬鐘,在西周中期以后廣泛流傳。至春秋戰國時期,則誕生了令現代人驚嘆不已的大型編鐘。
那么大鐃是如何使用的呢?從考古發現來看,鐃的用途相當廣泛。根據文獻記載,鐃是軍樂器,類似銅鼓,“擊鼓山頂,足以號召部眾,指揮軍陣”,這可能是指中原的小鐃,因為一件數百斤的大鐃置于軍旅之中,實在很不方便。有的學者認為它是當時祭祀山川、湖泊、風雨、星辰的禮器,這是因為南方銅鐃出土時幾乎都是口朝上,甬在下,距地表1米以內,沒有別的東西同時出土。商代人最迷信鬼神,最重視對祖先對自然神的崇拜,而且祭祀繁多。每次祭祀要用大量的犧牲和禮器,所以大量青銅樂器在祭祀后被就地埋藏下來。而寧鄉幾十年來的發現,在清晰地向我們昭示鐃的另一種“可能的作用”。在寧鄉老糧倉陸續出土了19件青銅大鐃,尤其是1993年一次出土大小相遞的9件編鐃。這一發現不僅又一次雄辯地證明了鐃是后世編鐘的鼻祖,而且通過測音,這組編鐃C、D、E、F、G五種調的音俱全,能組合出不同的調式,肯定能演奏曲調。因而,鐃很可能已經是演奏當時流行歌曲的實用樂器了。
駐足于象紋銅鐃前,耳邊仿佛聆聽到從遠古傳來的聲聲古樂,我們不禁遙想沅湘居民望祭山川、神靈的虔誠與莊嚴。我們期待著某一天,這曾經獨領風騷的銅鐃能敲擊出優美的旋律,讓千年的絕響在天空中再次回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