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Beyond《大地》不管怎么說,沒有了黃家駒的Beyond就是很平庸。
3.陳百強《夢里人》這個人,為什么會那么凄慘,這是個問題,也因為那時候的狗仔隊還沒有現在這么敬業。
4.陳升《恨情歌》幾乎所有的人都要在卡拉OK的時候唱“把悲傷留給自己”,但但他卻是那么“恨情歌”。
5.崔健《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是一個必定要寫進中國搖滾樂史的人,現在他老了。
6.達明一派《石頭記》一個天生唱歌的人與一個天生寫歌的人的完美組合。更精彩的是聽到許多含雜著北方方言的粵語演繹。
7.竇唯《黑夢》他做的夢不一定最多,但他的夢一定最沉默。高考來的時候,身邊人像竇唯一樣沉默,所以高考就像是一個黑夢。
8.高明駿《年輕的喝彩》這個從熱帶雨林里走出來的人把青春的躁動與濕漉很好的結合了。
9.《校園民謠》這盤磁帶賣得實在是太快了。學校旁邊的磁帶店老板頻繁地去省城進貨。
10.《中國火》像它的文案說的那樣,中國搖滾樂隊最強勢的一次集體演出。晚自習下了,黑暗中總是有個貓樣的聲音在大唱,“姐姐,我要回家。”
11.何勇《垃圾場》他說“四大天王”是小丑,我們聽了很高興。男生開始把搖滾磁帶借給一些長得好看的女同學。
12.黑豹《黑豹》新聞報道總是這樣的:它成就了史無前例的翻版熱潮。之后我們發現了比翻版更好的卡口帶。
13.侯德健《三十以后才明白》注定這是個要被遺忘的人,而他的歌都被珍藏起來,因為現在我們喜歡的是他的歌,而不太接受他如今的算命先生的身份。
14.黃品源《男配角心聲》我們可以對女孩唱,你怎么舍得我難過,然后蹭女孩汽水一瓶。
15.黃舒駿《雁度寒潭》曾經他要成為臺灣最好的詞作者,的確他寫的歌詞比誰都寫得長,但有的人活生生地將其背誦出來。
16.黃韻玲《平凡》吃飯的時候會想起她――3個人的晚餐,以此紀念同時愛上某個女孩的不幸人。
17.姜育恒《多年以后再回首》這是一個非常喜歡獨白的男人,連說話也像在唱歌。他的話換我們來說,連自己都覺得肉麻。
18.李壽全《8又二分之一》臺灣的民謠運動,他才是真正的教父,明白這些的時候他早就不唱歌了。
19.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能夠寫太多的情歌,能夠捧紅太多的女歌手,但有的人不喜歡,因為年輕的時候,他笑起來的樣子很弱智。
20.林憶蓮《野花》這是一個容易讓人動了惻隱之心的女歌手。
21.林子祥《祥情20載精選》他的聲音與嘴邊的小胡子都在肯定這是一個絕對男性化的歌手。有人一天刮幾次胡子,據說這樣胡須就可以生得又濃又密。
22.劉錚《到底要我等到什么時候》他的唱片現在要賣800元,為此我們不得不懊悔當初沒有多買幾盤他的磁帶。
23.羅大佑《之乎者也》很顯然,這個人現在已經被神化了。
24.馬兆駿《就要回家》聽他的歌還是不要知道他的樣子好,所以我們幾乎都不太記得他長什么樣了。
25.梅艷芳《情歌精選》這個女人不太冷。
(本文轉自神州樂器網樂壇風云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