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對于我們來說不是大蒜、橄欖油或者醬油,而是整個美味大餐的一部分,它為音樂開了一扇大門,使我們有了新的感知。”昨晚,格萊美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的古典先鋒四重奏克羅諾斯樂團與琵琶演奏家吳蠻在上海音樂廳聯手演出了《鬼戲情歌》音樂會。
正如樂團成員所說的那樣,中國的古老樂器琵琶在整場音樂會中擔當了重要角色。
伊拉克民間音樂表達尊重
“克羅諾斯的宗旨是‘演奏活人的作品’。不!我們不先鋒!我們只是對世界音樂感興趣。非洲、南美洲無所不包。”專訪中,吳蠻曾如此糾正記者關于“先鋒”的看法。音樂會一開場,一系列音樂小品就逐個奉上,各國音樂大融合、背景錄音和現場演奏相融合、電子聲和真實樂器相互交織……對于經常光顧音樂廳的古典樂迷來說,這樣的演出雖不算先鋒,也已另類了。
這些作品分別來自不同國家的當代作曲家之手,后多經克羅諾斯改編。開場第一曲《哦!母親,那英俊的小伙子折磨我》,其雛形是一首典型的伊拉克民間樂曲,充滿了熱情歡快的節日氣氛。此曲在當今許多伊拉克民間音樂中甚為流行。昨晚的版本是根據1980-2002年的錄音改編而成。在之前的采訪當中,樂隊成員小提琴家大衛?哈林頓說:“我們的國家參與了戰爭,但與此同時,我們的音樂家演奏別的國家的音樂有著重大意義。我是說,政府可以對一個國家進行戰爭,但每個國家都有他們自己的音樂文化,我們音樂家表示的是一種尊重。”
音樂會中還演奏了印度電影音樂奇才RahulDevBurman的作品《愛人,哦,愛人!》。和克羅諾斯一樣,Burman對“世界音樂”很感興趣,他將印度古典音樂、民間音樂、搖滾JAZZ、夢幻搖滾、雜技音樂、Can-Can舞曲、墨西哥街頭樂甚至更新奇的音樂相結合。據吳蠻介紹,來上海之前,其澳大利亞的音樂會中就是主打這些印度電影插曲,六七千人容量的劇場高朋滿座。此次在滬演出,除了克羅諾斯樂團,吳蠻的一把琵琶代替了所有曲中所需要的印度彈撥樂器。她肯定地回答說:“琵琶完全能夠‘取代’它們。”
《神奇的月牙兒》獻給世界和平
《吶喊》一曲由吳蠻創作,充分顯示了她在即興演奏與大膽革新方面的才華。據說樂曲靈感源于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式的傳統武曲風格,可演奏起來卻像是搖滾吉他。吳蠻說,在紐約各音樂俱樂部里即興演奏的經歷,給予了她更多表達自由的空間。
樂隊成員哈林頓也當仁不讓,一次和作曲家特里?瑞利去小孫女的嬰兒室,兩位大人像孩子似的試著各種玩具,隨即錄下了玩具聲和電子聲作背景鋪墊,加上中英文兒歌,并以俄國民歌為旋律,造就出《神奇的月牙兒》中《寶寶的房間》一章。“我發現盡管民歌、童謠都充滿了歡樂幸福,但這兩段卻是以憂傷、黯淡的情緒結束。我想這體現了我的內心感受和當今世界動蕩不安的現實有關。”哈林頓說。在昨晚的演出中,吳蠻在《寶寶的房間》一章中用低沉的嗓音唱起中國的搖籃曲,但很快,平靜的音樂被各種雜亂的聲響打亂:樂隊成員玩弄玩具喇叭發出的噪音、孩子們的笑聲……
對《神奇的月牙兒》此番國內首演,特里?瑞利表示:“這首作品中琵琶與弦樂不同的發音共鳴和不同的音色變化是文化融合的見證,是西方的音樂理念借助東方的聲音表達,希望能夠將聽眾帶入一個完美無瑕的境界中。”樂曲的最后一個樂章受古巴民間音樂的影響,由持續在低音區的典型古巴和拉丁美洲流行的和聲旋律將樂曲逐漸推向高潮直至強有力地結束。這個樂章被定名為《共同祈禱》,獻給世界和平。
此外,他們還演奏了譚盾的作品《鬼戲》,該作品糅合了中國皮影戲、民謠《小白菜》、巴赫《升c小調前奏曲》,樂團也曾帶著這部具有音樂劇場風味的作品在全世界巡回演出三年,使得這位中國作曲家逐漸為西方樂界所認識。
“如果你們樂隊是一道美國大餐,那么琵琶是什么?佐料?辣椒?”“不,都不是。它是大餐的重要一部分,或者說是雞腳吧。”樂隊成員漢克?達特開著玩笑。
“那是他最喜歡吃的東西了!”吳蠻笑著抖出底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