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重慶市“首席琴師”、“榮昌何大木匠”的何夕瑞,目前正在趕制一份重慶直轄十周年的賀禮―――制作一把自宋朝之后制作工藝就失傳的古琴。他計劃趕在6月18日之前親自送往市政府。
事實上,何夕瑞的本行是制作提琴。40多年來,他已先后制作了上千把提琴,在成渝頗有名氣。在川渝音樂界里甚至迷信這樣的說法:用何夕瑞的提琴參加比賽準能拿獎。掰起指頭數一數,四川音樂學院、四川省歌舞團、四川省歌舞劇院、峨嵋電影制片廠等都有“何氏提琴”的樂聲在回蕩,而從這些地方走向國外的佼佼者都無一例外地攜帶著“何氏提琴”。就在去年7月底,瑞士法語樂團知名演奏家吳迪“打飛的”來到中國,到榮昌何夕瑞家里以20萬元人民幣買走一把大提琴。這是何夕瑞價格賣得最高的一把大提琴。
40多年的制琴經歷,令何夕瑞頗為崇拜西洋音樂。直到2003年底,聯合國將我國的古琴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讓何夕瑞頗為震驚:樂器的文化積淀,原來就在自己的祖國。
此后,外型類似于古箏的古琴迷住了何夕瑞。有一次,何夕瑞在采購提琴木材時發現,古琴制作所需的原料重慶全都有,如榮昌的夏布、城口的油漆、秀山的亮油、江津的杉木等,這些都是制作古琴的上等材料。然而遺憾的是,自宋朝之后,重慶古琴的制作工藝就失傳了。“重慶有這么多天然資源,不就地取材實在太浪費了。音樂是相通的,樂器的制作原理也應是相通的……”經過思想斗爭,何夕瑞備足原料決定制作古琴。
經過3年多前期準備和打磨,如今這把寬1.2米、寬20厘米、厚5厘米的古琴,在何夕瑞的手中誕生了。接下來完成上漆、調音等工序后,即可大功告成。
“這把古琴好比是重慶的一張文化名片。”何夕瑞說,希望自己制作的古琴能像提琴一樣響譽川渝,走出國門。自己最大的心愿,則是世界級演奏家能夠奏響中國的古琴,奏響來自重慶榮昌的古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