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來自《中國商人》報道:“我不懂琴,可我每天都跟琴打交道,我掌管著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加工企業。”江蘇鳳靈樂器集團的董事長李書如是說。
雖然只會拉幾個簡單的音符,李書一有空還是喜歡擺弄小提琴。他經營的企業是專門生產提琴的,他手中有一把韓國提琴,是他1993年第一次出國花1300多元買的。
這把琴一直被李書當作寶貝,可他的手下員工一看到它就有些生氣,因為這是一把“麻煩”琴。
激怒職工惹罷工
1998年的一天清晨,廠干部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修理車間內靜悄悄的,桌上、地上到處堆放著需要修理的小提琴,卻沒看到工人的影子。
幾十位工人都聚集在了車間外罷工,其他車間的職工聞訊后,也蠢蠢欲動。工人們的情緒如此之大,源于對廠里新推出的考核辦法特別不滿意,而這種新規定就是李書買到那把韓國琴后想出的。
李書覺得自己廠生產的提琴沒有韓國琴好,為提高質量,他給廠里的各級管理人員下達了一個硬任務:李書讓管理人員每天必須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那些被挑出毛病的職工罰款。
職工為此叫苦不迭:“我以前一天做10把琴,考核辦法實施以后只做8把琴,可還是被挑出很多毛病。我做夢都想把它做好,但是一不留神一天又是白干了。”
其實,李書的考核辦法類似“攤派罰款”。他規定每個月每個部門必須上交一定數額的罰款,因為擔心受罰,職工們都會努力盡量做好。可管理人員因為有罰款考核任務,必須得不斷在工作中挑毛病。
于是,挑來挑去,職工們感到廠里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到了雞蛋里挑骨頭的地步。終于,一些人無法忍受了。
罷工進行中,正在辦公室忙碌的李書趕到了現場。不料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工人們很失望:“這個制度一定要執行下去,我是不可能收回的。”
所有的工人都揚起了頭,眼睛瞪著李書,現場的氣氛顯得相當緊張。李書清了清嗓子,語重心長地說道:“大家想一想,我們現在的質量跟國外差距這么大,那我們怎樣才能趕上國外甚至超過國外的質量呢,只有不斷地提高,這就需要我們所有的干部職工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說完這番淺顯易懂的道理,李書又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對于給職工的持久壓力方面,你們有比我更好的方法嗎?”
人群一片寂靜,職工們一時說不出反駁的意見,李書繼續表明自己的態度:“我扣你們的錢并不是裝進自己的腰包,只要你們做得好,我可以再添五百、一千元作為獎勵。”
一場劍拔弩張的對峙煙消云散,廠里又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秩序。用職工們的話說,他們的董事長能言善辯,總是“常有理”。而李書私下里卻對一些職工說,他采取那么嚴格的考核辦法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因為那把韓國琴給了他太大的壓力,讓他總會想起一種刻骨銘心的痛苦。
賠償訂單二十萬
李書經營的企業地處江蘇泰興市的溪橋鎮,原是一家小小的鎮辦樂器廠,最早給上海提琴廠加工弓桿、琴頭等零部件。
1980年,剛滿28歲、出身農民的李書當上了這個廠的廠長。隨即他想方設法和上海提琴廠搞起聯營。這樣,借助對方的技術、資金、市場,李書的樂器廠也漸漸能獨立生產出整套提琴產品了。
作為一種樂器,小提琴的制作難度大、工序相當繁雜。一把琴做出來得經過180多道工序,任何一個環節有差錯都會影響小提琴的質量,自己的小企業終于能生產出整套的提琴產品了,李書感到很自豪。
然而,1993年,當他第一次走出國門到法國參加國際樂器節時,他發現了一個讓他十分震驚的現象:“我們當時的定價是28元,國外小提琴跟我們一樣的檔次、一樣的材料,卻能賣到一千多。”
不僅價格相差懸殊,質量也差得沒法比。在這之前,李書一直以為自己廠生產的小提琴相當不錯。大受刺激的李書決心要向國外同行看齊。他花了1300多元,買了一把韓國琴帶回廠,和職工一起研究。
李書把在韓國琴中悟出來的優點用在了生產中,接著又想出了一些新的管理措施來提高質量,攤派罰款的考核辦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考慮到提琴不是大眾消費品,李書覺得要想賺大錢,需要依靠巨大的國際市場做出口。不久,他卻碰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一年,李書好不容易聯系到了發往加拿大的一份大訂單。可產品發出去不久,卻紛紛出現了變形、開裂的問題。
“這是我們在材料的處理過程當中缺乏技術造成的。另外,我們的產品從整個檔次,盡管比以前好了,跟國外仍有差距。”李書坦然接受失敗。
這次失敗造成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李書給對方賠償了二十多萬元。二十多萬差不多相當于他們當時半年的收入,本想賺大錢的李書遭遇到了他辦廠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
怎樣才能解決質量問題呢?那段時間李書翻來覆去地仔細琢磨。慢慢地,他理出了一條思路:廠里的職工基本都是些不懂音樂、也沒受過什么培訓的農民工。要靠這些人解決技術問題,必然有很大限制。要想把產品質量提高到國際水準,必須得請高人指點。
制作大師拒絕邀請
這么一想,李書豁然開朗。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鄭荃。
鄭荃是我國著名的提琴制作大師,他是我國第一位派到意大利學習提琴制作的留學生。1987年,因為在國際上獲得提琴制作金獎而一舉成名,后來他還屢屢獲獎,成為我國在國際上獲得提琴制作大獎最多的人。
李書是從有關報道中了解到鄭荃的。他想,如果能請到鄭荃做廠里的技術總顧問,一定效果顯著。李書馬不停蹄趕往北京,通過中國樂器協會的負責人的引薦,他見到了鄭荃。李書迫不及待地向鄭荃說出了自己想請他做技術總顧問的想法。不料,鄭荃一口謝絕。
“當時我也有點顧慮,有些企業來請我們,并不是真心實意想提高技術,而只是想利用名人效應制造效果。”鄭荃坦言心中的想法。
鄭荃的拒絕多少讓李書有些尷尬。可換位一想,他完全能理解這種顧慮,這樣的結果并不奇怪。
第二天,李書又熱情地和鄭荃聯絡,并提出了自己的一個請求,希望能到鄭荃做琴的工作室去看看。這一次,鄭荃爽快地答應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親眼看到鄭荃做的小提琴后,李書對鄭荃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每把小提琴都是精刻細雕、符合國際標準,整個工藝要求非常高。
李書打定主意一定要請鄭荃做技術總顧問。不過,他知道這只是他一廂情愿的事。鄭荃已經拒絕了他,再要改變初衷談何容易?
李書一時之間也沒有好想法,他能想到的就是和鄭荃加強聯系。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去北京拜訪鄭荃。有一次,他還邀請了鄭荃到法蘭克福參加國際小提琴博覽會。
“那一次我覺得他們挺不容易的。因為在國外什么都貴,要省吃儉用的過。但是我去了以后,來來去去都打的,吃飯都上正式飯館。同行的人都說沾了我的光,否則他們只能坐地鐵、吃自助餐了。”因為李書的真誠,鄭荃的回憶里充滿了感動。
兩人交往數次后,李書終于鼓起勇氣向鄭荃發出邀請,請他到自己的企業去看看,為這個決定他在心里盤算了很多遍。那時李書工廠的技術和質量雖然還不成氣候,但產品總量和生產規模已經位居全國第一。
賠錢換來長期訂單
鄭荃如約來到了李書的鳳靈公司。一到廠,鄭荃就頗為感觸:“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規模的生產量,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企業的琴做得非常多。”
這樣的感嘆完全發自內心。因為鄭荃做的是藝術琴,整個過程充滿了創造性,一年只做幾把琴。可在李書這里,完全是工廠化的流水線生產方式,一年要生產幾十萬把琴。
當鄭荃與職工們說起提琴的制作時,他發現他們的看法與自己完全不同。“很容易的,就像家里做個板凳一樣簡單,只要把其中的一道工序學會,按部就搬地流水操作就行。”職工的回答讓鄭荃深感意外。
要做好一把琴,中間的學問特別多,這就是為什么有的琴能賣幾百元,有的琴卻能賣到幾百萬的原因。面對這些工人,鄭荃改變了態度。他答應了李書的邀請擔任他廠里的技術總顧問。
在鳳靈公司,鄭荃深切地感到,收獲與投入太不匹配。廠長們五六點鐘就要起床,但每一把琴只能賺一元錢。鄭荃不禁
雖然只會拉幾個簡單的音符,李書一有空還是喜歡擺弄小提琴。他經營的企業是專門生產提琴的,他手中有一把韓國提琴,是他1993年第一次出國花1300多元買的。
這把琴一直被李書當作寶貝,可他的手下員工一看到它就有些生氣,因為這是一把“麻煩”琴。
激怒職工惹罷工
1998年的一天清晨,廠干部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修理車間內靜悄悄的,桌上、地上到處堆放著需要修理的小提琴,卻沒看到工人的影子。
幾十位工人都聚集在了車間外罷工,其他車間的職工聞訊后,也蠢蠢欲動。工人們的情緒如此之大,源于對廠里新推出的考核辦法特別不滿意,而這種新規定就是李書買到那把韓國琴后想出的。
李書覺得自己廠生產的提琴沒有韓國琴好,為提高質量,他給廠里的各級管理人員下達了一個硬任務:李書讓管理人員每天必須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那些被挑出毛病的職工罰款。
職工為此叫苦不迭:“我以前一天做10把琴,考核辦法實施以后只做8把琴,可還是被挑出很多毛病。我做夢都想把它做好,但是一不留神一天又是白干了。”
其實,李書的考核辦法類似“攤派罰款”。他規定每個月每個部門必須上交一定數額的罰款,因為擔心受罰,職工們都會努力盡量做好。可管理人員因為有罰款考核任務,必須得不斷在工作中挑毛病。
于是,挑來挑去,職工們感到廠里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到了雞蛋里挑骨頭的地步。終于,一些人無法忍受了。
罷工進行中,正在辦公室忙碌的李書趕到了現場。不料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工人們很失望:“這個制度一定要執行下去,我是不可能收回的。”
所有的工人都揚起了頭,眼睛瞪著李書,現場的氣氛顯得相當緊張。李書清了清嗓子,語重心長地說道:“大家想一想,我們現在的質量跟國外差距這么大,那我們怎樣才能趕上國外甚至超過國外的質量呢,只有不斷地提高,這就需要我們所有的干部職工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說完這番淺顯易懂的道理,李書又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對于給職工的持久壓力方面,你們有比我更好的方法嗎?”
人群一片寂靜,職工們一時說不出反駁的意見,李書繼續表明自己的態度:“我扣你們的錢并不是裝進自己的腰包,只要你們做得好,我可以再添五百、一千元作為獎勵。”
一場劍拔弩張的對峙煙消云散,廠里又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秩序。用職工們的話說,他們的董事長能言善辯,總是“常有理”。而李書私下里卻對一些職工說,他采取那么嚴格的考核辦法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因為那把韓國琴給了他太大的壓力,讓他總會想起一種刻骨銘心的痛苦。
賠償訂單二十萬
李書經營的企業地處江蘇泰興市的溪橋鎮,原是一家小小的鎮辦樂器廠,最早給上海提琴廠加工弓桿、琴頭等零部件。
1980年,剛滿28歲、出身農民的李書當上了這個廠的廠長。隨即他想方設法和上海提琴廠搞起聯營。這樣,借助對方的技術、資金、市場,李書的樂器廠也漸漸能獨立生產出整套提琴產品了。
作為一種樂器,小提琴的制作難度大、工序相當繁雜。一把琴做出來得經過180多道工序,任何一個環節有差錯都會影響小提琴的質量,自己的小企業終于能生產出整套的提琴產品了,李書感到很自豪。
然而,1993年,當他第一次走出國門到法國參加國際樂器節時,他發現了一個讓他十分震驚的現象:“我們當時的定價是28元,國外小提琴跟我們一樣的檔次、一樣的材料,卻能賣到一千多。”
不僅價格相差懸殊,質量也差得沒法比。在這之前,李書一直以為自己廠生產的小提琴相當不錯。大受刺激的李書決心要向國外同行看齊。他花了1300多元,買了一把韓國琴帶回廠,和職工一起研究。
李書把在韓國琴中悟出來的優點用在了生產中,接著又想出了一些新的管理措施來提高質量,攤派罰款的考核辦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考慮到提琴不是大眾消費品,李書覺得要想賺大錢,需要依靠巨大的國際市場做出口。不久,他卻碰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一年,李書好不容易聯系到了發往加拿大的一份大訂單。可產品發出去不久,卻紛紛出現了變形、開裂的問題。
“這是我們在材料的處理過程當中缺乏技術造成的。另外,我們的產品從整個檔次,盡管比以前好了,跟國外仍有差距。”李書坦然接受失敗。
這次失敗造成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李書給對方賠償了二十多萬元。二十多萬差不多相當于他們當時半年的收入,本想賺大錢的李書遭遇到了他辦廠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
怎樣才能解決質量問題呢?那段時間李書翻來覆去地仔細琢磨。慢慢地,他理出了一條思路:廠里的職工基本都是些不懂音樂、也沒受過什么培訓的農民工。要靠這些人解決技術問題,必然有很大限制。要想把產品質量提高到國際水準,必須得請高人指點。
制作大師拒絕邀請
這么一想,李書豁然開朗。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鄭荃。
鄭荃是我國著名的提琴制作大師,他是我國第一位派到意大利學習提琴制作的留學生。1987年,因為在國際上獲得提琴制作金獎而一舉成名,后來他還屢屢獲獎,成為我國在國際上獲得提琴制作大獎最多的人。
李書是從有關報道中了解到鄭荃的。他想,如果能請到鄭荃做廠里的技術總顧問,一定效果顯著。李書馬不停蹄趕往北京,通過中國樂器協會的負責人的引薦,他見到了鄭荃。李書迫不及待地向鄭荃說出了自己想請他做技術總顧問的想法。不料,鄭荃一口謝絕。
“當時我也有點顧慮,有些企業來請我們,并不是真心實意想提高技術,而只是想利用名人效應制造效果。”鄭荃坦言心中的想法。
鄭荃的拒絕多少讓李書有些尷尬。可換位一想,他完全能理解這種顧慮,這樣的結果并不奇怪。
第二天,李書又熱情地和鄭荃聯絡,并提出了自己的一個請求,希望能到鄭荃做琴的工作室去看看。這一次,鄭荃爽快地答應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親眼看到鄭荃做的小提琴后,李書對鄭荃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每把小提琴都是精刻細雕、符合國際標準,整個工藝要求非常高。
李書打定主意一定要請鄭荃做技術總顧問。不過,他知道這只是他一廂情愿的事。鄭荃已經拒絕了他,再要改變初衷談何容易?
李書一時之間也沒有好想法,他能想到的就是和鄭荃加強聯系。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去北京拜訪鄭荃。有一次,他還邀請了鄭荃到法蘭克福參加國際小提琴博覽會。
“那一次我覺得他們挺不容易的。因為在國外什么都貴,要省吃儉用的過。但是我去了以后,來來去去都打的,吃飯都上正式飯館。同行的人都說沾了我的光,否則他們只能坐地鐵、吃自助餐了。”因為李書的真誠,鄭荃的回憶里充滿了感動。
兩人交往數次后,李書終于鼓起勇氣向鄭荃發出邀請,請他到自己的企業去看看,為這個決定他在心里盤算了很多遍。那時李書工廠的技術和質量雖然還不成氣候,但產品總量和生產規模已經位居全國第一。
賠錢換來長期訂單
鄭荃如約來到了李書的鳳靈公司。一到廠,鄭荃就頗為感觸:“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規模的生產量,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企業的琴做得非常多。”
這樣的感嘆完全發自內心。因為鄭荃做的是藝術琴,整個過程充滿了創造性,一年只做幾把琴。可在李書這里,完全是工廠化的流水線生產方式,一年要生產幾十萬把琴。
當鄭荃與職工們說起提琴的制作時,他發現他們的看法與自己完全不同。“很容易的,就像家里做個板凳一樣簡單,只要把其中的一道工序學會,按部就搬地流水操作就行。”職工的回答讓鄭荃深感意外。
要做好一把琴,中間的學問特別多,這就是為什么有的琴能賣幾百元,有的琴卻能賣到幾百萬的原因。面對這些工人,鄭荃改變了態度。他答應了李書的邀請擔任他廠里的技術總顧問。
在鳳靈公司,鄭荃深切地感到,收獲與投入太不匹配。廠長們五六點鐘就要起床,但每一把琴只能賺一元錢。鄭荃不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