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被炒作成“中國舞臺版《指環王》”的《金沙》,昨晚終于在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上演。雖然掌聲比較熱烈,但許多人在看完這部被標以“音樂劇”體裁的演出后,卻說《金沙》既缺少戲劇的元素,又不像歌舞晚會。
如果說《金沙》沒有戲劇結構,也不對。考古學家沙在金沙遺址恍恍惚惚地穿越時空,遇到了3000年前的戀人金,兩人盡管情意綿綿,卻無法走到一起。故事有點荒誕,但畢竟有人物,也有你死我活的愛情。沙和金的故事,從現代跳躍到3000年前的金沙社會,又跳躍到公元220年古蜀國,舞臺上沒有把這對年輕人糾葛的必然性告訴觀眾,戀人間的故事跳來跳去,似乎全憑著創作人員的意愿。
音樂劇的結構方式雖然不拘一格,但最基本的原則是用音樂來推動戲劇發展。在《金沙》中,大量的唱段只是角色的心情抒發,缺少延續故事的推動作用。不少曲目相當現代,歌詞也比較時髦,與古代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關系毫不相干。而且,音樂旋律過多重復,也讓人產生單調的感覺。《金沙》中缺少風格的舞蹈場面和演員們活力充沛的表演,就如歌舞晚會一樣,倒是形成了氣氛吸引著觀眾。因此,如果把《金沙》定位為“歌舞秀”,才更恰當一些。
如果說《金沙》沒有戲劇結構,也不對。考古學家沙在金沙遺址恍恍惚惚地穿越時空,遇到了3000年前的戀人金,兩人盡管情意綿綿,卻無法走到一起。故事有點荒誕,但畢竟有人物,也有你死我活的愛情。沙和金的故事,從現代跳躍到3000年前的金沙社會,又跳躍到公元220年古蜀國,舞臺上沒有把這對年輕人糾葛的必然性告訴觀眾,戀人間的故事跳來跳去,似乎全憑著創作人員的意愿。
音樂劇的結構方式雖然不拘一格,但最基本的原則是用音樂來推動戲劇發展。在《金沙》中,大量的唱段只是角色的心情抒發,缺少延續故事的推動作用。不少曲目相當現代,歌詞也比較時髦,與古代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關系毫不相干。而且,音樂旋律過多重復,也讓人產生單調的感覺。《金沙》中缺少風格的舞蹈場面和演員們活力充沛的表演,就如歌舞晚會一樣,倒是形成了氣氛吸引著觀眾。因此,如果把《金沙》定位為“歌舞秀”,才更恰當一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