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古琴藝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精品,了解和認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喚起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增強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責任感,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江蘇省文化廳、常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古琴藝術節”于5月3日在江蘇省常熟市開幕。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國群眾文化學會會長、中國文化報社社長郭沫勤,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王慧芬,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常熟市市長王建康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王文章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向常熟授牌“中國古琴江南保護基地”。
開幕式后,名為“虞山琴韻中國情”的文藝晚會精彩上演。晚會以古琴為主線,融琴與舞、琴與詩、琴與歌、琴與書畫等為一體,通過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既表現出古琴藝術的深邃、久遠、宏達與和諧,又力求達到讓古琴藝術走近百姓,古韻今風交匯融合的藝術魅力。
5月4日,中國名琴書畫展在常熟市古琴藝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自宋代以來的12把中國名琴,如宋琴“靈鑒涵天”,明琴“天風云”“萬壑松風”“真趣”等。除了古琴展覽外,還展示了一批與古琴相關的古代書法作品,直觀展現了中國古琴藝術悠久的歷史。同時展出的還有當代書畫名家為本屆古琴藝術節創作的20多幅作品。
同時,首屆中國古琴藝術保護論壇舉行。田青、吳釗、丁承運、秦序、王子初、薛藝兵、王永昌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琴專家、學者、演奏家、各流派傳人等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古琴藝術的保護和傳承。與會者圍繞古琴藝術的保護、傳承,打譜研究,古琴教學,古琴制作等主題展開熱烈討論,為保護傳承古琴藝術提出真知灼見。
5月4日晚,紀念吳景略誕辰100周年中國古琴名家音樂會在常熟評彈藝術館舉行,李祥霆、李禹賢、劉善教、劉正春等近20位當代國內古琴名家現場演繹了《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廣陵散》、《漁樵問答》等古琴傳統曲目和吳景略生前整理改編的經典曲目。
5月4日至6日,首屆中國古琴大賽復賽、決賽在常熟舉行。經過層層篩選的近60位選手參加了比賽,比賽分成人組、青年組、少年組和兒童組4個組別。比賽全面展示了國內古琴界“新生代”的風采。
為了擴大古琴藝術節的影響力和輻射面,藝術節組委會還安排了旨在讓古琴藝術走近普通百姓的活動。在最具常熟古城風貌的方塔公園內,舉辦了“古城?古琴?古韻”游園會,琴家在現場為觀眾演繹了古琴傳統名曲,還伴有琴簫合奏、琴歌表演等節目。現場還設有古琴現場交易,琴譜、書畫等古玩交流會,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與。藝術節期間,“和鳴――古琴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常熟理工學院,專家學者與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并在現場進行指導,舉辦了專題講座。
開幕式后,名為“虞山琴韻中國情”的文藝晚會精彩上演。晚會以古琴為主線,融琴與舞、琴與詩、琴與歌、琴與書畫等為一體,通過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既表現出古琴藝術的深邃、久遠、宏達與和諧,又力求達到讓古琴藝術走近百姓,古韻今風交匯融合的藝術魅力。
5月4日,中國名琴書畫展在常熟市古琴藝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自宋代以來的12把中國名琴,如宋琴“靈鑒涵天”,明琴“天風云”“萬壑松風”“真趣”等。除了古琴展覽外,還展示了一批與古琴相關的古代書法作品,直觀展現了中國古琴藝術悠久的歷史。同時展出的還有當代書畫名家為本屆古琴藝術節創作的20多幅作品。
同時,首屆中國古琴藝術保護論壇舉行。田青、吳釗、丁承運、秦序、王子初、薛藝兵、王永昌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琴專家、學者、演奏家、各流派傳人等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古琴藝術的保護和傳承。與會者圍繞古琴藝術的保護、傳承,打譜研究,古琴教學,古琴制作等主題展開熱烈討論,為保護傳承古琴藝術提出真知灼見。
5月4日晚,紀念吳景略誕辰100周年中國古琴名家音樂會在常熟評彈藝術館舉行,李祥霆、李禹賢、劉善教、劉正春等近20位當代國內古琴名家現場演繹了《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廣陵散》、《漁樵問答》等古琴傳統曲目和吳景略生前整理改編的經典曲目。
5月4日至6日,首屆中國古琴大賽復賽、決賽在常熟舉行。經過層層篩選的近60位選手參加了比賽,比賽分成人組、青年組、少年組和兒童組4個組別。比賽全面展示了國內古琴界“新生代”的風采。
為了擴大古琴藝術節的影響力和輻射面,藝術節組委會還安排了旨在讓古琴藝術走近普通百姓的活動。在最具常熟古城風貌的方塔公園內,舉辦了“古城?古琴?古韻”游園會,琴家在現場為觀眾演繹了古琴傳統名曲,還伴有琴簫合奏、琴歌表演等節目。現場還設有古琴現場交易,琴譜、書畫等古玩交流會,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與。藝術節期間,“和鳴――古琴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常熟理工學院,專家學者與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并在現場進行指導,舉辦了專題講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