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深圳灣畔蕩漾起一股客家文化風潮,創意12月之“第二屆客家文化節”在深圳大學開幕,當天舉行了四場講座熱議客家文化,主講人分別是著名客籍女指揮家鄭小瑛和本市學者楊宏海、黃崇岳、劉麗川,講座現場不時響起客家史詩為內容的交響樂,穿插著客家山歌表演,播放著宏偉磅礴的客家圍屋的畫面,讓每一位與會者切實地感受著客家文化的魅力。
用現代的交響樂表現古老的土樓文化
鄭小瑛昨天帶來的講座是“《土樓回響》與客家音樂創新”,她的祖輩便是福建永定縣的客家人,2000年11月,由她指揮首演了我國第一部以客家史詩為內容的交響曲《土樓回響》,取得巨大成功,該交響詩篇獲得了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
說起《土樓回響》的誕生,鄭小瑛談到,她自小不在客家環境中生長,從中央歌劇院離休后,她來到閩西永定拜祖尋根,帶著好奇心去看一下被美國衛星誤認為導彈發射基地的客家土樓,“當我走進后一下震驚了,這是很大的一個土樓,進去里面豁然開朗,有巨大的天井,有非常精致的石雕和木雕,有非常濃厚的文化,在閩西這樣偏遠的山區,還保存著這樣的文化,讓我非常感動,這體現了即使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也要頑強的保存自己文化的精神。于是我想到可以用現代的交響樂來表現古老的土樓文化,讓世界了解它的價值。”
鄭小瑛于是邀請作曲家劉創作了交響詩篇《土樓回響》,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開拓拼搏精神和尊祖念根感情的交響詩篇,它以閩西客家山歌為音樂素材,運用現代作曲技法強烈的表現和抒發,中間還穿插了74歲的閩西山歌王的演唱和客家樹葉吹奏表演,使整部作品充滿地域風情,東方古老神秘的土樓藝術與西方現代浪漫的音樂藝術融為一體,被認為是音樂界的一項奇跡。
講座中,鄭小瑛一邊播放《土樓回響》的演奏碟,一邊講解賞析每個樂章,與會者都沉浸在古老的土樓藝術與美妙的交響樂中,最后還在鄭小瑛充滿激情的指揮下動情地唱起了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具有文學歷史學民俗學價值
深圳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楊宏海昨天為大家講述了“客家山歌的文化闡述”。他談到,客家山歌繼承了《詩經》三百篇的風格,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和獨特的地方特色藝術風格,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傳神,流暢自然,耐人尋味。清末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黃遵憲對客家山歌評價甚高,稱其為“天籟之聲”;對會山歌的客家婦女更是贊不絕口,稱其“何其才之大也!”
客家山歌用客家話唱,基本是四句七字體,第一、二、四句押韻;唱時往往觸景生情,即席發揮,隨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豐富多彩,節奏自由又富于變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異,就“山歌之鄉”梅州而言,山歌的唱腔就有一百多種,曲調抒情、悠揚,十分動聽;演唱藝術上繼承賦比興的手法,又常用直敘、比喻、雙關、歇后、夸張、疊字等手法;種類和體裁上有山歌號子、童謠、愛情山歌、習俗山歌、敘事山歌、竹板歌、尾駁尾、虛玄歌、逞歌、猜調等。形式有獨唱、對唱、表演唱等。
楊宏海表示,客家山歌不僅是當地人民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的抒發,也是當地人民的社會生活、歷史宗教、民俗文化的一種真切的體現。因而,客家山歌具有文學、歷史學、民俗學等多方面的價值,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
提起客家山歌,人們必然會想起客家情歌。可以說,山歌大都是“郎搭妹、妹搭郎”,梅州客家情歌據統計就不下五六千首。在昨天的講座現場,邀請了數位客家山歌歌手現場演唱,楊宏海對每首歌進行了點評,讓與會者了解其間的文化內涵。
客家圍屋是客家精神和文化的寶庫
原深圳博物館館長黃崇岳的講座圍繞著“客家圍屋的文化內涵”而展開,“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中的典型,是客家人歷史上‘聚族而居’的社會縮影,客家精神和文化的寶庫,也是客家民系認同的標識,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富有特色的深圳龍崗地區的城堡式圍樓,是清代客家人恢復和發展深圳東部經濟文化的歷史見證。”
黃崇岳表示,客家圍屋的建筑文化頗具特色:首先是精心選址,多是靠山、面水、有平原可耕之地。建筑就地取材,以泥土和三合土(泥、沙、石)夯筑,或用土坯、青磚、板瓦砌筑而成。圍屋規模宏大,面積達幾千以至一萬多平方米,以便“聚族而居”,深圳建于清乾隆年間坪山曾氏“大萬世居”和建于道光年間的龍崗羅氏“鶴湖新居”,面積均達一萬五千平方米以上,堪稱閩、粵、贛客家圍之最。整體布局森嚴,中間堂屋層層遞進,兩邊橫屋排列整齊,且用圍龍首尾相連。各戶通廊住房,一間一間排列,門窗對著天井,以走廊相連,房間均等且無私密可言。圍屋功能齊全,住房、廚房、客廳、私塾、廁所、豬欄、牛圈、水井、倉庫、谷物加工等一應俱全。整體防御堅固,四角有碉樓,墻上有槍孔,大門有柵欄,門上有澆水的防火洞。祠住合一,將祖公的神牌安放在圍屋的上堂,祠堂與住房結合。
圍屋文化內涵豐富,在門窗、梁柱、神龕、山墻等處,有對聯、字畫、雕塑、雕刻等裝飾。形式上方圓變奏,不同類型的圍屋很有韻律感。最后是客家圍強調人與自然和諧,選擇自然的山清水秀,或人造的大門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屋后的風水林,郁郁蔥蔥,美不勝收。
客家移民進入深圳以龍崗為聚居地
深圳客家人有著怎樣的淵源?深圳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劉麗川以“深圳客家人的由來”為題進行了闡述。
劉麗川表示,客家人進入深圳,最早的在明末(如布吉丹竹頭沈姓),但極少。大部分是康熙三十年復界后陸續進入的,從嘉應州經惠州來的最多。這個移民運動的大潮持續到嘉慶年間,最晚的是光緒年間。據考,以下客家姓氏,是康乾年間進入深圳的:黃氏,清初自嘉應州遷龍崗坪山江邊村,康熙年間徙居坑梓;池氏,康熙年間由惠州淡水徙居龍崗坑梓;劉氏,順治年間由興寧縣遷惠州平山,康熙年間徙居坪山咸水湖;葉氏,康熙年間由惠州歸善縣徙居龍崗坪山、南澳;曾氏,康熙年間由長樂縣(今五華縣)徙居龍崗坪山三洋湖。等等。
因地理位置的關系,嘉應州與惠州在深圳的東北方,所以客家移民進入的地區就以龍崗為其集中的居住區,深圳西部的龍華、觀瀾、石巖也是客家人較多的鄉鎮。復界以后,深圳漸漸形成了“西廣府,東客家,沿海是D家”的民系居住格局。深圳的客家住地,是所謂的客家“第四次大遷徙運動”中的一個成功典型,也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向外播遷發展的一個典型。
劉麗川介紹,客家人進入深圳,大多聚居在山區,也有徙居海濱的。他們在深圳墾殖的三百年間,有過一個相當長的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時期。他們既能適應新環境,又能抓住好機遇;既堅持以農為本,又能依據所到之處的實際環境對生產方式作出調整(如到達海邊的客家人學會了出海捕魚),同時不失時機地發展本地工商業,帶動了區域的經濟發展;既能維護傳統,又能帶動新風尚。
用現代的交響樂表現古老的土樓文化
鄭小瑛昨天帶來的講座是“《土樓回響》與客家音樂創新”,她的祖輩便是福建永定縣的客家人,2000年11月,由她指揮首演了我國第一部以客家史詩為內容的交響曲《土樓回響》,取得巨大成功,該交響詩篇獲得了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
說起《土樓回響》的誕生,鄭小瑛談到,她自小不在客家環境中生長,從中央歌劇院離休后,她來到閩西永定拜祖尋根,帶著好奇心去看一下被美國衛星誤認為導彈發射基地的客家土樓,“當我走進后一下震驚了,這是很大的一個土樓,進去里面豁然開朗,有巨大的天井,有非常精致的石雕和木雕,有非常濃厚的文化,在閩西這樣偏遠的山區,還保存著這樣的文化,讓我非常感動,這體現了即使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也要頑強的保存自己文化的精神。于是我想到可以用現代的交響樂來表現古老的土樓文化,讓世界了解它的價值。”
鄭小瑛于是邀請作曲家劉創作了交響詩篇《土樓回響》,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開拓拼搏精神和尊祖念根感情的交響詩篇,它以閩西客家山歌為音樂素材,運用現代作曲技法強烈的表現和抒發,中間還穿插了74歲的閩西山歌王的演唱和客家樹葉吹奏表演,使整部作品充滿地域風情,東方古老神秘的土樓藝術與西方現代浪漫的音樂藝術融為一體,被認為是音樂界的一項奇跡。
講座中,鄭小瑛一邊播放《土樓回響》的演奏碟,一邊講解賞析每個樂章,與會者都沉浸在古老的土樓藝術與美妙的交響樂中,最后還在鄭小瑛充滿激情的指揮下動情地唱起了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具有文學歷史學民俗學價值
深圳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楊宏海昨天為大家講述了“客家山歌的文化闡述”。他談到,客家山歌繼承了《詩經》三百篇的風格,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和獨特的地方特色藝術風格,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傳神,流暢自然,耐人尋味。清末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黃遵憲對客家山歌評價甚高,稱其為“天籟之聲”;對會山歌的客家婦女更是贊不絕口,稱其“何其才之大也!”
客家山歌用客家話唱,基本是四句七字體,第一、二、四句押韻;唱時往往觸景生情,即席發揮,隨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豐富多彩,節奏自由又富于變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異,就“山歌之鄉”梅州而言,山歌的唱腔就有一百多種,曲調抒情、悠揚,十分動聽;演唱藝術上繼承賦比興的手法,又常用直敘、比喻、雙關、歇后、夸張、疊字等手法;種類和體裁上有山歌號子、童謠、愛情山歌、習俗山歌、敘事山歌、竹板歌、尾駁尾、虛玄歌、逞歌、猜調等。形式有獨唱、對唱、表演唱等。
楊宏海表示,客家山歌不僅是當地人民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的抒發,也是當地人民的社會生活、歷史宗教、民俗文化的一種真切的體現。因而,客家山歌具有文學、歷史學、民俗學等多方面的價值,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
提起客家山歌,人們必然會想起客家情歌。可以說,山歌大都是“郎搭妹、妹搭郎”,梅州客家情歌據統計就不下五六千首。在昨天的講座現場,邀請了數位客家山歌歌手現場演唱,楊宏海對每首歌進行了點評,讓與會者了解其間的文化內涵。
客家圍屋是客家精神和文化的寶庫
原深圳博物館館長黃崇岳的講座圍繞著“客家圍屋的文化內涵”而展開,“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中的典型,是客家人歷史上‘聚族而居’的社會縮影,客家精神和文化的寶庫,也是客家民系認同的標識,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富有特色的深圳龍崗地區的城堡式圍樓,是清代客家人恢復和發展深圳東部經濟文化的歷史見證。”
黃崇岳表示,客家圍屋的建筑文化頗具特色:首先是精心選址,多是靠山、面水、有平原可耕之地。建筑就地取材,以泥土和三合土(泥、沙、石)夯筑,或用土坯、青磚、板瓦砌筑而成。圍屋規模宏大,面積達幾千以至一萬多平方米,以便“聚族而居”,深圳建于清乾隆年間坪山曾氏“大萬世居”和建于道光年間的龍崗羅氏“鶴湖新居”,面積均達一萬五千平方米以上,堪稱閩、粵、贛客家圍之最。整體布局森嚴,中間堂屋層層遞進,兩邊橫屋排列整齊,且用圍龍首尾相連。各戶通廊住房,一間一間排列,門窗對著天井,以走廊相連,房間均等且無私密可言。圍屋功能齊全,住房、廚房、客廳、私塾、廁所、豬欄、牛圈、水井、倉庫、谷物加工等一應俱全。整體防御堅固,四角有碉樓,墻上有槍孔,大門有柵欄,門上有澆水的防火洞。祠住合一,將祖公的神牌安放在圍屋的上堂,祠堂與住房結合。
圍屋文化內涵豐富,在門窗、梁柱、神龕、山墻等處,有對聯、字畫、雕塑、雕刻等裝飾。形式上方圓變奏,不同類型的圍屋很有韻律感。最后是客家圍強調人與自然和諧,選擇自然的山清水秀,或人造的大門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屋后的風水林,郁郁蔥蔥,美不勝收。
客家移民進入深圳以龍崗為聚居地
深圳客家人有著怎樣的淵源?深圳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劉麗川以“深圳客家人的由來”為題進行了闡述。
劉麗川表示,客家人進入深圳,最早的在明末(如布吉丹竹頭沈姓),但極少。大部分是康熙三十年復界后陸續進入的,從嘉應州經惠州來的最多。這個移民運動的大潮持續到嘉慶年間,最晚的是光緒年間。據考,以下客家姓氏,是康乾年間進入深圳的:黃氏,清初自嘉應州遷龍崗坪山江邊村,康熙年間徙居坑梓;池氏,康熙年間由惠州淡水徙居龍崗坑梓;劉氏,順治年間由興寧縣遷惠州平山,康熙年間徙居坪山咸水湖;葉氏,康熙年間由惠州歸善縣徙居龍崗坪山、南澳;曾氏,康熙年間由長樂縣(今五華縣)徙居龍崗坪山三洋湖。等等。
因地理位置的關系,嘉應州與惠州在深圳的東北方,所以客家移民進入的地區就以龍崗為其集中的居住區,深圳西部的龍華、觀瀾、石巖也是客家人較多的鄉鎮。復界以后,深圳漸漸形成了“西廣府,東客家,沿海是D家”的民系居住格局。深圳的客家住地,是所謂的客家“第四次大遷徙運動”中的一個成功典型,也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向外播遷發展的一個典型。
劉麗川介紹,客家人進入深圳,大多聚居在山區,也有徙居海濱的。他們在深圳墾殖的三百年間,有過一個相當長的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時期。他們既能適應新環境,又能抓住好機遇;既堅持以農為本,又能依據所到之處的實際環境對生產方式作出調整(如到達海邊的客家人學會了出海捕魚),同時不失時機地發展本地工商業,帶動了區域的經濟發展;既能維護傳統,又能帶動新風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