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鋼琴家傅聰將于本月30日在珠海大會堂為聽眾帶來海頓、莫扎特、德彪西、肖邦作品的饕餮大餐。據悉,此次是傅聰第一次到珠海,演奏的作品是為紀念其父母傅雷夫婦逝世40周年而精心挑選的。
雖然已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但傅聰近年來經常舉辦獨奏音樂會。而在這場特殊的紀念音樂會上,開場和結尾都具有象征意義――“德彪西的《英雄搖籃曲》是悼念英雄將士的,而舒伯特的《降B大調奏鳴曲》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他最成熟最超脫的作品,好像是在與世界告別。”
憶父親:
他教會我獨立思考
傅聰曾說:“父親對我的影響,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培養我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就是他在待人處世方面為我做出了榜樣。”相比天才、勤奮這些被人屢屢提到的成就一個音樂家的字眼,傅聰卻給出了一個不同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勇氣,要能夠堅持黑白分明,永遠表里如一,這很難做到,在音樂上也是如此。”他表示,“在這一點上我和我父親很像,對世態炎涼感受特別深,但是又丟不掉對藝術對真理的執著,所以會很痛苦。”
雖然是紀念父親,但實際上本場音樂會傅聰演奏的作品傅雷大都沒有聽過。傅聰說:“這當中肖邦的《瑪祖卡59號》父親只聽過第一首,我記得是1957年在天橋劇場演過,后來我去了英國,父親就沒有機會聽了。我以前肖邦、舒伯特和莫扎特彈得比較多,而貝多芬比較少,因為我不太喜歡貝多芬。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音樂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幾十年的積累和本能的感覺,都和當年不一樣了。”
論曲目:
彈奏肖邦爐火純青
當晚在珠海演奏的曲目中,肖邦的作品堪稱傅老的成名之道。相比魯賓斯坦的“教材式”演奏,傅聰彈的肖邦味道特別,短短的瑪祖卡舞曲,每個主題樂句傅聰都做得很精細。有評論稱,傅聰不是按照通常譜面的旋律上的連音線來作一個整體的圓弧走向,而是幾乎給予每個音以特殊的“口氣”,就像誦讀
唐詩那樣,每個字有不同的抑揚頓挫,原先華美流暢的音樂變成字字泣血的長吟。
傅聰的瑪祖卡具有“熱烈的、異乎尋常的氣質和悲壯的情感”,這不僅是因為他對作品的獨特理解與表達,更因為他在性格氣質上跟作曲家極為相似。
說后輩:
我應該被他們超過
對于李云迪、陳薩、郎朗等鋼琴界的后起之秀,傅聰由衷地表示欣賞。他表示,不光是中國人,全世界的年輕一代鋼琴家技術都好得不得了,“聽比賽有時候都聽得發傻”。他曾聲稱:“我很高興能被后來人超過,而且應該被超過,他們先天有比我好得多的條件,他們的基礎訓練遠遠比我們那個時候要好。”但他也多次強調技術好跟音樂好“是兩回事情”。
傅聰對“大師”二字很反感:“成天大師長大師短的,我也覺得肉麻。其實鋼琴彈得好不一定是好的音樂家,音樂家不一定是好的藝術家。鋼琴彈得好是技術,但對音樂不能深刻理解,就不是一個音樂家。而藝術家應該有很高的趣味、品位和美學上的追求。”
傅聰雖然非常注重培養年輕鋼琴家,但他堅決不收私人學生。他曾說過:“我不收私人學生,只上大課,因為我上課是和學生一起研究作品,學生能夠聽到老師對音樂的理解和分析,這樣在學習中才會有追求。成為一個好的鋼琴家首先是天賦,還要有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現在中國一些學生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模仿老師的演奏,而我教的學生基本上依靠自學。”
雖然已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但傅聰近年來經常舉辦獨奏音樂會。而在這場特殊的紀念音樂會上,開場和結尾都具有象征意義――“德彪西的《英雄搖籃曲》是悼念英雄將士的,而舒伯特的《降B大調奏鳴曲》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他最成熟最超脫的作品,好像是在與世界告別。”
憶父親:
他教會我獨立思考
傅聰曾說:“父親對我的影響,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培養我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就是他在待人處世方面為我做出了榜樣。”相比天才、勤奮這些被人屢屢提到的成就一個音樂家的字眼,傅聰卻給出了一個不同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勇氣,要能夠堅持黑白分明,永遠表里如一,這很難做到,在音樂上也是如此。”他表示,“在這一點上我和我父親很像,對世態炎涼感受特別深,但是又丟不掉對藝術對真理的執著,所以會很痛苦。”
雖然是紀念父親,但實際上本場音樂會傅聰演奏的作品傅雷大都沒有聽過。傅聰說:“這當中肖邦的《瑪祖卡59號》父親只聽過第一首,我記得是1957年在天橋劇場演過,后來我去了英國,父親就沒有機會聽了。我以前肖邦、舒伯特和莫扎特彈得比較多,而貝多芬比較少,因為我不太喜歡貝多芬。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音樂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幾十年的積累和本能的感覺,都和當年不一樣了。”
論曲目:
彈奏肖邦爐火純青
當晚在珠海演奏的曲目中,肖邦的作品堪稱傅老的成名之道。相比魯賓斯坦的“教材式”演奏,傅聰彈的肖邦味道特別,短短的瑪祖卡舞曲,每個主題樂句傅聰都做得很精細。有評論稱,傅聰不是按照通常譜面的旋律上的連音線來作一個整體的圓弧走向,而是幾乎給予每個音以特殊的“口氣”,就像誦讀
唐詩那樣,每個字有不同的抑揚頓挫,原先華美流暢的音樂變成字字泣血的長吟。
傅聰的瑪祖卡具有“熱烈的、異乎尋常的氣質和悲壯的情感”,這不僅是因為他對作品的獨特理解與表達,更因為他在性格氣質上跟作曲家極為相似。
說后輩:
我應該被他們超過
對于李云迪、陳薩、郎朗等鋼琴界的后起之秀,傅聰由衷地表示欣賞。他表示,不光是中國人,全世界的年輕一代鋼琴家技術都好得不得了,“聽比賽有時候都聽得發傻”。他曾聲稱:“我很高興能被后來人超過,而且應該被超過,他們先天有比我好得多的條件,他們的基礎訓練遠遠比我們那個時候要好。”但他也多次強調技術好跟音樂好“是兩回事情”。
傅聰對“大師”二字很反感:“成天大師長大師短的,我也覺得肉麻。其實鋼琴彈得好不一定是好的音樂家,音樂家不一定是好的藝術家。鋼琴彈得好是技術,但對音樂不能深刻理解,就不是一個音樂家。而藝術家應該有很高的趣味、品位和美學上的追求。”
傅聰雖然非常注重培養年輕鋼琴家,但他堅決不收私人學生。他曾說過:“我不收私人學生,只上大課,因為我上課是和學生一起研究作品,學生能夠聽到老師對音樂的理解和分析,這樣在學習中才會有追求。成為一個好的鋼琴家首先是天賦,還要有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現在中國一些學生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模仿老師的演奏,而我教的學生基本上依靠自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