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古琴兼音樂史家、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吳釗先生,走進清華園為清華學子講授古琴神韻與中國文化傳承。
在題為“古琴與中國文化”的講座開篇,吳先生即強調,雖然自由多元是當今時代的潮流,但當人們試圖對傳統文化作出自己的解讀時,首要任務仍然是認識它們的本來面目。這正是本次講座的目的。 古琴文化,吳先生稱其為“生命的文化”,自孔子在弟子面前撫琴吟唱《大雅》《小雅》以來,千百年來,古琴不僅僅作為一種樂器而存在,其中更流淌著古老民族的綿長生命,凝聚著歷代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體驗,寄托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與自然相和諧的理想。
在吳先生看來,古琴藝術雖然也講究技巧,所謂“練琴先練指”,但最終的追求是超越方法技巧,去貼近并表現至高的精神理想,這一點始終和西方音樂有所區別。儒家主張的中正平和、美而不媚,道家主張的恬淡靜遠,都已融入了古琴藝術的血脈,成為中國音樂美學的基本理念。為了說明這一點,吳先生形象地舉例說,鋼琴家在鍵盤上的大幅動作是藝術家揮灑淋漓、神采飛揚的表現,但如果也像這樣彈奏古琴,就變成了古琴家批評的“猖狂造作”,與古琴平和蘊藉的審美取向相悖,反為不美。
說到這里,吳先生彈奏了一曲《山居吟》。悠遠沉厚的琴音響起,教室里一時間安靜非常。到場的同學中間有不少已是古琴多年的愛好者,但現場聽琴仍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這未經錄音設備修改的音色如一股清流,把大家送到一個寧靜淡遠的所在。吳先生說,這首曲子很好地反映出古人與天地合一的愿望――“山為屏風,溪為腰帶,天地為席”,人和自然在此臻于和諧。
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后人的我們,當如何對待這份珍貴遺產?東方的文化藝術如果被生搬硬套地納入西方體系,往往顯出種種不適宜,甚至造成古老文化魅力的丟失,古琴藝術同樣面臨這一困境。
吳先生坦言,自1955年古琴進入我國藝術院校,采用的培養模式是西方的,學生一進校首先學習用鋼琴聽音練耳,學習鞏固標準音高。然而事實上,古琴的神韻很大程度上來自一些介于“似與不似”之間的微妙音差,這些差別是難以按西方記譜法固定在紙上的。“琴之妙趣,半在吟猱”,吳先生邊說邊在弦上為同學演示“吟”“猱”賦予琴聲的豐富變化。
吳先生感慨,傳統文化在學院化以及推廣的過程中丟失了一些微妙而傳神的東西,古琴是如此,“越來越像是唱歌”的京劇也是如此,那些難以被五線譜容納的東西在不斷流失,而流失掉的往往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古琴是一種以中國“士”階層為主體的精英文化,古琴的脈絡從不曾斷絕,也從不曾大眾化。今天我們提倡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應遵循這樣的思路,即在還古琴藝術以本來面目的基礎上致力于傳承和發展,努力提高大眾的欣賞水準,而不是改變古琴本身的文化品性、令其降格從俗。說到底,對古琴這種“生命的文化”,我們所應做的是更好的理解和發揚它,除去限制其活力的東西,使它煥發出更加鮮活靈動、歷久彌新的生命。
講座在一曲《梅花三弄》中圓滿結束了。來自古琴社內外的愛好者們來到臺前與吳先生交流并合影留念,一位馬來西亞留學生甚至上前演奏一曲向吳先生請教。此情此景,似乎印證著吳釗先生講座中的話:“古琴的出路在年輕人。”
在題為“古琴與中國文化”的講座開篇,吳先生即強調,雖然自由多元是當今時代的潮流,但當人們試圖對傳統文化作出自己的解讀時,首要任務仍然是認識它們的本來面目。這正是本次講座的目的。 古琴文化,吳先生稱其為“生命的文化”,自孔子在弟子面前撫琴吟唱《大雅》《小雅》以來,千百年來,古琴不僅僅作為一種樂器而存在,其中更流淌著古老民族的綿長生命,凝聚著歷代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體驗,寄托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與自然相和諧的理想。
在吳先生看來,古琴藝術雖然也講究技巧,所謂“練琴先練指”,但最終的追求是超越方法技巧,去貼近并表現至高的精神理想,這一點始終和西方音樂有所區別。儒家主張的中正平和、美而不媚,道家主張的恬淡靜遠,都已融入了古琴藝術的血脈,成為中國音樂美學的基本理念。為了說明這一點,吳先生形象地舉例說,鋼琴家在鍵盤上的大幅動作是藝術家揮灑淋漓、神采飛揚的表現,但如果也像這樣彈奏古琴,就變成了古琴家批評的“猖狂造作”,與古琴平和蘊藉的審美取向相悖,反為不美。
說到這里,吳先生彈奏了一曲《山居吟》。悠遠沉厚的琴音響起,教室里一時間安靜非常。到場的同學中間有不少已是古琴多年的愛好者,但現場聽琴仍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這未經錄音設備修改的音色如一股清流,把大家送到一個寧靜淡遠的所在。吳先生說,這首曲子很好地反映出古人與天地合一的愿望――“山為屏風,溪為腰帶,天地為席”,人和自然在此臻于和諧。
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后人的我們,當如何對待這份珍貴遺產?東方的文化藝術如果被生搬硬套地納入西方體系,往往顯出種種不適宜,甚至造成古老文化魅力的丟失,古琴藝術同樣面臨這一困境。
吳先生坦言,自1955年古琴進入我國藝術院校,采用的培養模式是西方的,學生一進校首先學習用鋼琴聽音練耳,學習鞏固標準音高。然而事實上,古琴的神韻很大程度上來自一些介于“似與不似”之間的微妙音差,這些差別是難以按西方記譜法固定在紙上的。“琴之妙趣,半在吟猱”,吳先生邊說邊在弦上為同學演示“吟”“猱”賦予琴聲的豐富變化。
吳先生感慨,傳統文化在學院化以及推廣的過程中丟失了一些微妙而傳神的東西,古琴是如此,“越來越像是唱歌”的京劇也是如此,那些難以被五線譜容納的東西在不斷流失,而流失掉的往往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古琴是一種以中國“士”階層為主體的精英文化,古琴的脈絡從不曾斷絕,也從不曾大眾化。今天我們提倡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應遵循這樣的思路,即在還古琴藝術以本來面目的基礎上致力于傳承和發展,努力提高大眾的欣賞水準,而不是改變古琴本身的文化品性、令其降格從俗。說到底,對古琴這種“生命的文化”,我們所應做的是更好的理解和發揚它,除去限制其活力的東西,使它煥發出更加鮮活靈動、歷久彌新的生命。
講座在一曲《梅花三弄》中圓滿結束了。來自古琴社內外的愛好者們來到臺前與吳先生交流并合影留念,一位馬來西亞留學生甚至上前演奏一曲向吳先生請教。此情此景,似乎印證著吳釗先生講座中的話:“古琴的出路在年輕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