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愛樂樂團在杭州大劇院舉行了新年交響音樂會,跟演出本身相比,樂團首席指揮余隆受到的關注似乎更高――這位當代中國杰出的指揮家之一,剛剛挑起了杭州愛樂樂團籌委會主任的擔子。
鎂光燈下,穿著黑西裝的余隆近乎苛刻,寧可讓團員們餓著肚子,也要把彩排的每個段落走得盡善盡美;而聊起杭州愛樂樂團,即使是在最放松的飯桌上,余隆也依舊嚴謹。
傳說杭州愛樂向他開出百萬年薪,他一笑置之:“與其說錢,還不如先考慮如何招兵買馬吧。”
拿指揮棒的他很嚴謹 彩排一個細節NG五次
有人說余隆是中國的小澤征爾,極富個性,又于細節處見嚴謹。昨天傍晚,說好6點抵達大劇院的他沒有遲到一分鐘,剛下車,就連問身旁的工作人員:“演出大廳怎么走?什么都別安排,先彩排。”而事先計劃好的合影、參觀、采訪等接待活動都被他一一婉言回絕。
走進歌劇院,和正在調音的近百名團員點頭打過招呼后,余隆利索地脫掉外衣,露出一條做工精細的黑色馬甲,隨后拿出銀色指揮棒,敲敲指揮架,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整個過程中,他沒有一句多余的話,所有的默契仿佛都是渾然天成。
在彩排現場,記者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杭州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張建一,據說他是被余隆“強行”拉來作演出嘉賓的。“我們是很好的兄弟,他答應幫杭州愛樂樂團的忙,多少也是賣了我面子,所以這次他叫我來,我肯定沒有二話的。”張建一笑著說。
笑歸笑,彩排一旦開始,張建一就領略到了余隆嚴謹的“治軍”――在合排進行至意大利歌劇《黎明》的某個轉折段時,余隆竟喊了5次“NG”,每一次都耐心講解一番,然后下巴一抬,示意張建一和樂手們再來一遍。
終于走完整首歌,正當有樂手站起來興奮地喊著“吃飯去了”,余隆卻不緊不慢吐出一句:“再全部走一遍。”直到聽不出任何瑕疵,他才滿意地收棒。
嚴謹的彩排,自然也帶來了精彩的演出效果。在昨晚的音樂會中,中國愛樂樂團演出了包括《紅旗頌》、《卡門組曲》、《皇帝圓舞曲》等在內的多首經典作品,而與張建一合作的《祖國,慈祥的母親》、《奇妙的和諧》和《黎明》三首曲子,更是博得了全場最高分貝的掌聲。
“杭州人和‘準杭州人’的配合,效果到底不一樣。”演出結束后,張建一興奮地說。
傳說中他有百萬身價 “你們就別套我話了”
臺上的余隆挑剔而嚴謹,走下臺來的他就風趣了不少,但有關“原則性”的問題,他的神經依舊繃得緊緊的。對于記者下的“套”,他見招拆招的本領和娛樂明星幾乎不相上下。
在通往食堂的走廊里,記者半路截住余隆:“作為杭州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您……”話未講完,就被他硬生生“吃”了下半句:“現在好像什么都還沒定吧?我目前的身份,能且只能透露的就是杭州愛樂樂團的籌委會主任,其他的,還是以樂團正式組建完成后為準比較好吧。”再想多問,余隆已經一頭扎進電梯。
心有不甘的記者坐電梯跟到5樓,在余隆就餐的包廂口剛探出頭,就聽到他洪亮的聲音:“進來一起吃,飯桌上說不定就能挖到你想問的呢。”
在余隆身旁坐定后,剛要開口,又被他鎮住:“來,先吃只蟹,再問。”記者剛拿起蟹腿,余隆卻自己開腔了:“杭州這么一個文化名城,早該有一個像樣的樂團了,再怎么樣也不能在音樂上‘丟分’啊!”
問余隆作為籌委會主任要做的第一件事,他想都沒想:“打地基啊。一個愛樂樂團,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能成立,樂器花多少錢買、招怎樣的人、接什么演出,都需要前期定位,而且是精準的前期定位。杭州愛樂樂團是文化地標,所以肯定需要一個系統的籌備過程,現在地基如果不打好,以后的房子注定就蓋不高。”
在杭州愛樂樂團成立后,曾一度傳出浙江愛樂樂團也將組建的消息,如果杭州一下子擁有兩支愛樂樂團,市場能不能消化?“怎么可能?我這么回答吧,在北京有八個愛樂樂團,你說杭州有兩個算不算多?”余隆咬了一大口蕎麥包,似笑非笑地說。
說到浙江愛樂樂團砸出50萬年薪招聘常任指揮的消息,傳說中有百萬身價的余隆只是動了下眉毛:“如果請卡拉揚來,出500萬也不算多;如果隨便拉個人,500塊都嫌浪費,杭州愛樂給我多少錢?你們就別套我的話了,還是先討論討論怎么招人的事吧。”
鎂光燈下,穿著黑西裝的余隆近乎苛刻,寧可讓團員們餓著肚子,也要把彩排的每個段落走得盡善盡美;而聊起杭州愛樂樂團,即使是在最放松的飯桌上,余隆也依舊嚴謹。
傳說杭州愛樂向他開出百萬年薪,他一笑置之:“與其說錢,還不如先考慮如何招兵買馬吧。”
拿指揮棒的他很嚴謹 彩排一個細節NG五次
有人說余隆是中國的小澤征爾,極富個性,又于細節處見嚴謹。昨天傍晚,說好6點抵達大劇院的他沒有遲到一分鐘,剛下車,就連問身旁的工作人員:“演出大廳怎么走?什么都別安排,先彩排。”而事先計劃好的合影、參觀、采訪等接待活動都被他一一婉言回絕。
走進歌劇院,和正在調音的近百名團員點頭打過招呼后,余隆利索地脫掉外衣,露出一條做工精細的黑色馬甲,隨后拿出銀色指揮棒,敲敲指揮架,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整個過程中,他沒有一句多余的話,所有的默契仿佛都是渾然天成。
在彩排現場,記者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杭州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張建一,據說他是被余隆“強行”拉來作演出嘉賓的。“我們是很好的兄弟,他答應幫杭州愛樂樂團的忙,多少也是賣了我面子,所以這次他叫我來,我肯定沒有二話的。”張建一笑著說。
笑歸笑,彩排一旦開始,張建一就領略到了余隆嚴謹的“治軍”――在合排進行至意大利歌劇《黎明》的某個轉折段時,余隆竟喊了5次“NG”,每一次都耐心講解一番,然后下巴一抬,示意張建一和樂手們再來一遍。
終于走完整首歌,正當有樂手站起來興奮地喊著“吃飯去了”,余隆卻不緊不慢吐出一句:“再全部走一遍。”直到聽不出任何瑕疵,他才滿意地收棒。
嚴謹的彩排,自然也帶來了精彩的演出效果。在昨晚的音樂會中,中國愛樂樂團演出了包括《紅旗頌》、《卡門組曲》、《皇帝圓舞曲》等在內的多首經典作品,而與張建一合作的《祖國,慈祥的母親》、《奇妙的和諧》和《黎明》三首曲子,更是博得了全場最高分貝的掌聲。
“杭州人和‘準杭州人’的配合,效果到底不一樣。”演出結束后,張建一興奮地說。
傳說中他有百萬身價 “你們就別套我話了”
臺上的余隆挑剔而嚴謹,走下臺來的他就風趣了不少,但有關“原則性”的問題,他的神經依舊繃得緊緊的。對于記者下的“套”,他見招拆招的本領和娛樂明星幾乎不相上下。
在通往食堂的走廊里,記者半路截住余隆:“作為杭州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您……”話未講完,就被他硬生生“吃”了下半句:“現在好像什么都還沒定吧?我目前的身份,能且只能透露的就是杭州愛樂樂團的籌委會主任,其他的,還是以樂團正式組建完成后為準比較好吧。”再想多問,余隆已經一頭扎進電梯。
心有不甘的記者坐電梯跟到5樓,在余隆就餐的包廂口剛探出頭,就聽到他洪亮的聲音:“進來一起吃,飯桌上說不定就能挖到你想問的呢。”
在余隆身旁坐定后,剛要開口,又被他鎮住:“來,先吃只蟹,再問。”記者剛拿起蟹腿,余隆卻自己開腔了:“杭州這么一個文化名城,早該有一個像樣的樂團了,再怎么樣也不能在音樂上‘丟分’啊!”
問余隆作為籌委會主任要做的第一件事,他想都沒想:“打地基啊。一個愛樂樂團,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能成立,樂器花多少錢買、招怎樣的人、接什么演出,都需要前期定位,而且是精準的前期定位。杭州愛樂樂團是文化地標,所以肯定需要一個系統的籌備過程,現在地基如果不打好,以后的房子注定就蓋不高。”
在杭州愛樂樂團成立后,曾一度傳出浙江愛樂樂團也將組建的消息,如果杭州一下子擁有兩支愛樂樂團,市場能不能消化?“怎么可能?我這么回答吧,在北京有八個愛樂樂團,你說杭州有兩個算不算多?”余隆咬了一大口蕎麥包,似笑非笑地說。
說到浙江愛樂樂團砸出50萬年薪招聘常任指揮的消息,傳說中有百萬身價的余隆只是動了下眉毛:“如果請卡拉揚來,出500萬也不算多;如果隨便拉個人,500塊都嫌浪費,杭州愛樂給我多少錢?你們就別套我的話了,還是先討論討論怎么招人的事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