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初,中、日、韓書畫百位名家作品展在三門峽市舉行,淮北市書法家劉志安創作的高3.5米、寬1.5米的草書《春江花月夜》,以其書法酣暢老到的運筆及磅礴的氣勢令參展畫家和專家們嘆為觀止。《春江花月夜》也在此書畫展中獲得最高榮譽獎。
今年43歲的劉志安在淮北市有著“怪才”之稱,他不僅書畫作品在國內大賽中屢屢獲獎,而且喜篆刻、愛二胡、長笛,更是對有“遠古遺音”之稱的“塤”情有獨鐘。這位以“塤道人”自稱的“布衣”書法家,對“塤”這種古老樂器的熱愛便讓筆者慕名已久。
18日上午,尋著一曲幽深、哀婉、古雅、空靈的“梅花三弄”,在三堤口附近一棟普通的家屬院四樓,筆者見到了率性純真的愛“塤”人劉志安。古瓷器、書法、山水作品、篆刻的石印布滿著劉志安1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而最吸引人的是一排木制架上擺放的各種材質的“塤”。“這里大部分是我自己做的塤,也有部分是朋友從外地為我帶回來的。這個紫砂塤就是我剛剛做好的!”劉志安興致勃勃地舉著一個渾圓精美的“塤”告訴筆者。大約是看到筆者眼中的驚訝,劉志安笑了:“我做‘塤’已經快20年啦!剛才吹奏的那曲‘梅花三弄’就是出自它的‘心聲’。”
他熱情地向筆者介紹,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的民族樂壇上發現一種在中國已存留了漫漫7000年、近百年幾乎成為絕響的 “新樂器”。它的聲音醇厚如濃酒飄香,純潔如天籟之音,聽后莫不讓人心旌搖曳,陷入全新的、忘我的境界―――這就是“塤”。在一次和外地書畫家們的交流中,劉志安第一次接觸到了“塤”。“ 掀開它神秘的面紗,聽到那種曠古的空靈之聲,更感到它的廣大、高貴與典雅。”劉志安向筆者描述著當時的震撼,“我就決定去親手探尋它的神韻,它的歷史,它的品格,它的質地……我感覺這是一種責任,決不能再讓它默默不語,不能讓它那美好的聲音遺留在遠古。”
1989年春,在仔細查詢了有關“塤”的資料后,心靈手巧的劉志安開始嘗試自己制作“塤”。采泥、配料、到窯廠親自燒制,經過了上百次的實驗,執著摸索了3個月后,他終于用自己制作的“塤”吹奏出了第一個音符。“天天一身泥終于有了成果,那種喜悅與快樂無以言表,老婆卻責怪我是瘋子!”說到這里,劉志安開心地笑了,笑容里掩飾了當初太多制“塤”的艱難。
“‘塤’就如一位隱士,沉默、卻包容萬象,有著博大的胸懷。”這些年來,劉志安不僅制作了1000多只形態迥異、音色厚重輕靈兼有的泥制塤、陶制塤、紫砂塤送給朋友和各地書法界好友,還為自己封了一個“塤道人”的雅號,并刻成印章每次都在自己的書法繪畫作品上鄭重留下。劉志安還向筆者介紹,在塤的制造上,近年來發展的很快,從六孔塤已發展到今天的九孔,十孔,十二孔塤,從形式上、制作工藝上,也發展出各種形狀的塤,如“握式塤”為解決高音難吹的問題,又出現了“葫蘆塤”和“陶笛塤”在塤的演奏曲目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古曲中的精品《陽關三疊》、《行云流水》等曲目外,現在又出現了一些熱情奔放的、詼諧幽默的歡樂樂章,賦予了“塤”更多的內涵。
“有朋友戲稱我,‘畫不如字,字不如詩,詩不如文,文不如人。’我卻說,‘人不如塤’。”“塤道人”劉志安感慨地說,“對塤的堅守,也來自一幫‘高質量’的朋友的鼓勵和欣賞,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在共同愛護著這件人類精神財富中的瑰寶,讓古樸的‘塤’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今年43歲的劉志安在淮北市有著“怪才”之稱,他不僅書畫作品在國內大賽中屢屢獲獎,而且喜篆刻、愛二胡、長笛,更是對有“遠古遺音”之稱的“塤”情有獨鐘。這位以“塤道人”自稱的“布衣”書法家,對“塤”這種古老樂器的熱愛便讓筆者慕名已久。
18日上午,尋著一曲幽深、哀婉、古雅、空靈的“梅花三弄”,在三堤口附近一棟普通的家屬院四樓,筆者見到了率性純真的愛“塤”人劉志安。古瓷器、書法、山水作品、篆刻的石印布滿著劉志安1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而最吸引人的是一排木制架上擺放的各種材質的“塤”。“這里大部分是我自己做的塤,也有部分是朋友從外地為我帶回來的。這個紫砂塤就是我剛剛做好的!”劉志安興致勃勃地舉著一個渾圓精美的“塤”告訴筆者。大約是看到筆者眼中的驚訝,劉志安笑了:“我做‘塤’已經快20年啦!剛才吹奏的那曲‘梅花三弄’就是出自它的‘心聲’。”
他熱情地向筆者介紹,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的民族樂壇上發現一種在中國已存留了漫漫7000年、近百年幾乎成為絕響的 “新樂器”。它的聲音醇厚如濃酒飄香,純潔如天籟之音,聽后莫不讓人心旌搖曳,陷入全新的、忘我的境界―――這就是“塤”。在一次和外地書畫家們的交流中,劉志安第一次接觸到了“塤”。“ 掀開它神秘的面紗,聽到那種曠古的空靈之聲,更感到它的廣大、高貴與典雅。”劉志安向筆者描述著當時的震撼,“我就決定去親手探尋它的神韻,它的歷史,它的品格,它的質地……我感覺這是一種責任,決不能再讓它默默不語,不能讓它那美好的聲音遺留在遠古。”
1989年春,在仔細查詢了有關“塤”的資料后,心靈手巧的劉志安開始嘗試自己制作“塤”。采泥、配料、到窯廠親自燒制,經過了上百次的實驗,執著摸索了3個月后,他終于用自己制作的“塤”吹奏出了第一個音符。“天天一身泥終于有了成果,那種喜悅與快樂無以言表,老婆卻責怪我是瘋子!”說到這里,劉志安開心地笑了,笑容里掩飾了當初太多制“塤”的艱難。
“‘塤’就如一位隱士,沉默、卻包容萬象,有著博大的胸懷。”這些年來,劉志安不僅制作了1000多只形態迥異、音色厚重輕靈兼有的泥制塤、陶制塤、紫砂塤送給朋友和各地書法界好友,還為自己封了一個“塤道人”的雅號,并刻成印章每次都在自己的書法繪畫作品上鄭重留下。劉志安還向筆者介紹,在塤的制造上,近年來發展的很快,從六孔塤已發展到今天的九孔,十孔,十二孔塤,從形式上、制作工藝上,也發展出各種形狀的塤,如“握式塤”為解決高音難吹的問題,又出現了“葫蘆塤”和“陶笛塤”在塤的演奏曲目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古曲中的精品《陽關三疊》、《行云流水》等曲目外,現在又出現了一些熱情奔放的、詼諧幽默的歡樂樂章,賦予了“塤”更多的內涵。
“有朋友戲稱我,‘畫不如字,字不如詩,詩不如文,文不如人。’我卻說,‘人不如塤’。”“塤道人”劉志安感慨地說,“對塤的堅守,也來自一幫‘高質量’的朋友的鼓勵和欣賞,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在共同愛護著這件人類精神財富中的瑰寶,讓古樸的‘塤’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