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古樂這一被國外稱為“在中國各地已失傳了的音樂”,是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音樂》兩部分組成的。
《白沙細樂》納西語叫"伯石細里",又叫"別時謝禮"。相傳為"元人遺音",說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時,"革囊渡江"到麗江,收到納西族首領阿良的歡迎和幫助。為此,忽必烈在離開麗江時留下隨軍的一半樂師和樂譜給阿良作為謝禮,故名"別時謝禮"。另一種說法為創自納西族民間憑吊戰爭亡靈的"安魂曲"。說法雖異,但"白沙細樂"所表現出的生死離別、懷念繾綣的感情卻是一致的。相傳"白沙細樂"原有12個調,現能演奏的只有8個調,分別是"篤"、"一封書"、"三思及"、"美麗的白云"、"公主哭"、"跺磋"、"南曲"、"北曲"等八章,其余均已失傳。樂曲有笛、蘆管、束古杜、箏、二簧、胡琴等。演奏時樂隊人數不固定,以合奏為主,同時也有歌和舞,是納西族的一種民間音樂。因曲調幽遠深沉、凄涼傷感,故多用于喪事活動。
《麗江洞經音樂》是自元明以來從中原逐漸引入并植根于麗江的道教"經腔"音樂。它的珍貴在于奇跡般保存了一些早已失傳的唐宋以來詞、曲音樂。麗江洞經音樂保留有《山坡羊》、《浪濤沙》、《柳搖金》、《水龍吟》、《步步嬌》、《萬年歡》、《漫五言》、《到春來》、《一江風》、《到夏來》、《到秋來》、《到東來》等22歌曲牌。樂器有笛子、蘆管、琵琶、三弦、二簧、胡琴、云羅、小鈸、小鈴、搖鈴等,可是樂隊人數多或少,同種樂器可增減。旋律古樸典雅、節奏平穩勻稱,多用于婚、喪、祝壽等儀式。
納西古樂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漢族和納西族音樂相融合的獨特風格,具有濃厚的民族民間色彩。麗江縣境內現有古樂演奏,被稱為"東方音樂活化石"。
《白沙細樂》納西語叫"伯石細里",又叫"別時謝禮"。相傳為"元人遺音",說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時,"革囊渡江"到麗江,收到納西族首領阿良的歡迎和幫助。為此,忽必烈在離開麗江時留下隨軍的一半樂師和樂譜給阿良作為謝禮,故名"別時謝禮"。另一種說法為創自納西族民間憑吊戰爭亡靈的"安魂曲"。說法雖異,但"白沙細樂"所表現出的生死離別、懷念繾綣的感情卻是一致的。相傳"白沙細樂"原有12個調,現能演奏的只有8個調,分別是"篤"、"一封書"、"三思及"、"美麗的白云"、"公主哭"、"跺磋"、"南曲"、"北曲"等八章,其余均已失傳。樂曲有笛、蘆管、束古杜、箏、二簧、胡琴等。演奏時樂隊人數不固定,以合奏為主,同時也有歌和舞,是納西族的一種民間音樂。因曲調幽遠深沉、凄涼傷感,故多用于喪事活動。
《麗江洞經音樂》是自元明以來從中原逐漸引入并植根于麗江的道教"經腔"音樂。它的珍貴在于奇跡般保存了一些早已失傳的唐宋以來詞、曲音樂。麗江洞經音樂保留有《山坡羊》、《浪濤沙》、《柳搖金》、《水龍吟》、《步步嬌》、《萬年歡》、《漫五言》、《到春來》、《一江風》、《到夏來》、《到秋來》、《到東來》等22歌曲牌。樂器有笛子、蘆管、琵琶、三弦、二簧、胡琴、云羅、小鈸、小鈴、搖鈴等,可是樂隊人數多或少,同種樂器可增減。旋律古樸典雅、節奏平穩勻稱,多用于婚、喪、祝壽等儀式。
納西古樂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漢族和納西族音樂相融合的獨特風格,具有濃厚的民族民間色彩。麗江縣境內現有古樂演奏,被稱為"東方音樂活化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