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縣明亮鎮甘六村保意莊村民李海燕,做木工活做了幾十年,相比邁入知天命之年的他有一天想自己制作一把二胡,沒想到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他還真做出了點名堂。如今,他已制作出6把二胡,經專業人士鑒定,他制作的二胡音色可以和樂器店里售價2000多元一把的二胡相媲美。
制二胡檢驗手藝
初次認識李海燕是在上林縣文化旅游美食節上。在該縣各鄉鎮風采展區,明亮鎮展出的特色產品中,有雕龍刻鳳的家具和兩把二胡。明亮鎮蒙政斌副鎮長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沒想到吧,家具和二胡都是出自我們鎮農民的手。”當時,李海燕就站在一旁憨笑。
李海燕出身于手藝人家,15歲就跟爺爺和父親挑著工具箱走村串戶給人制作家具。如今,55歲的他在上林縣保意家私廠做工,是一名手藝出眾的老師傅。
“以前我不會拉二胡,也不懂得識樂譜,制作二胡只是想檢驗一下自己做木工的手藝。”李海燕告訴記者,2006年正是抱著這一想法,他開始研究二胡制作。
做家具需擁有過硬的手藝,制作二胡更需要技術。拿慣了錘、鋸和鑿子等工具的李海燕,借來一把二胡進行模仿制作。他聽說,二胡的音色好壞關鍵在用料――用來做二胡的木料越堅硬,產生共振發出的音就越甜美、悅耳;二胡琴筒上的蟒蛇皮也決定著音色的渾厚和柔和。
一次偶然的機會,經常和木料打交道的李海燕從鄰居家拆除的舊房子木頭堆里發現了一塊好木料。該木料被當地人稱之為格木,木材堅硬,現在這種樹木只有大明山的深山老林里才能見到。李海燕花高價把它買到了手。正當李海燕為蟒蛇皮發愁時,走親戚時卻在鄰村村民家里發現了一張釘在墻上的蛇皮……
按照二胡尺寸大小,畫圖、鋸木、刨、銼、打磨,精心雕鑿,經過半年時間反復修改,一把二胡終于呈現在了李海燕面前。李海燕制作的二胡,琴弦和琴弓是從樂器店里買來的,琴桿、琴頭和琴筒等都是自己制作。他還能把二胡琴柱頭雕刻成馬頭、龍頭等形狀。
為淘木料不怕苦
一把椅子、一把二胡,在記者面前李海燕拉起了自制的二胡。
“如果我會識簡譜就好了。”李海燕一邊拉著二胡一邊笑著對記者說,以前他碰都沒碰過二胡,可是第一把二胡做成后,他開始向別人請教,練習拉二胡,現在竟然也能斷斷續續地拉一些曲子了。
李海燕手中的二胡做工精細,外形美觀,顏色古色古香,掂在手里有一定重量,若不是在他家看到許多半成品,很難讓人相信這些二胡是他做的。由生疏到熟練,現在李海燕花6天時間就能做成一把二胡。
“做二胡花費時間、耗費精力。”李海燕告訴記者,“我沒有其他愛好,也不喜歡打麻將,最喜歡手工制作,看著一把二胡在自己手中誕生,我會感到很開心,覺得是一種人生樂趣。”李海燕說,他曾把做好的二胡拿給一些擅長二胡演奏的人試拉,別人對他做的二胡均給予了較高評價。
現在的李海燕,每天忙完自己的木工活以后,更加癡迷于二胡制作了,尤其是為了淘到一塊好木料,他不怕苦不怕累。李海燕的妻子告訴記者,如果遇到有人拆老祖屋,李海燕最感興趣,不管路途遠近,他都要跑去湊熱鬧,目的是想看看能不能買到老紅木或櫸木等上好木料。有一次,李海燕跑到一個偏遠山村去購買木料,翻山越嶺步行了4個小時。
希望能批量生產
“如果原材料不缺乏,我希望能帶領一批工人批量生產二胡。”李海燕說,對自己制作的二胡,他很有信心。因為在農村現在各項文化活動也很活躍,在甘六村就有許多老人會拉二胡。
目前,困擾李海燕的是做二胡的材料很難買到。李海燕告訴記者,由于現在林木不能隨便砍伐,用來做二胡的木料又很講究,他主要是通過村民拆房屋來收購一些祖屋里的舊紅木。2007年,李海燕的足跡遍布上林縣不少村屯,可是也沒有購買到什么好的木料。
此外,蛇皮也不好找。李海燕說,他打聽到國內一些樂器廠制作二胡的皮子大多是來自湖北的一種野生蟒,正想去買又聽說蟒蛇已被列為保護動物,不準捕殺了。他也曾打電話到多家養蛇場去求購蛇皮,但很難買到大小適宜的蛇皮。目前,李海燕用的蛇皮是存貨。
制二胡檢驗手藝
初次認識李海燕是在上林縣文化旅游美食節上。在該縣各鄉鎮風采展區,明亮鎮展出的特色產品中,有雕龍刻鳳的家具和兩把二胡。明亮鎮蒙政斌副鎮長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沒想到吧,家具和二胡都是出自我們鎮農民的手。”當時,李海燕就站在一旁憨笑。
李海燕出身于手藝人家,15歲就跟爺爺和父親挑著工具箱走村串戶給人制作家具。如今,55歲的他在上林縣保意家私廠做工,是一名手藝出眾的老師傅。
“以前我不會拉二胡,也不懂得識樂譜,制作二胡只是想檢驗一下自己做木工的手藝。”李海燕告訴記者,2006年正是抱著這一想法,他開始研究二胡制作。
做家具需擁有過硬的手藝,制作二胡更需要技術。拿慣了錘、鋸和鑿子等工具的李海燕,借來一把二胡進行模仿制作。他聽說,二胡的音色好壞關鍵在用料――用來做二胡的木料越堅硬,產生共振發出的音就越甜美、悅耳;二胡琴筒上的蟒蛇皮也決定著音色的渾厚和柔和。
一次偶然的機會,經常和木料打交道的李海燕從鄰居家拆除的舊房子木頭堆里發現了一塊好木料。該木料被當地人稱之為格木,木材堅硬,現在這種樹木只有大明山的深山老林里才能見到。李海燕花高價把它買到了手。正當李海燕為蟒蛇皮發愁時,走親戚時卻在鄰村村民家里發現了一張釘在墻上的蛇皮……
按照二胡尺寸大小,畫圖、鋸木、刨、銼、打磨,精心雕鑿,經過半年時間反復修改,一把二胡終于呈現在了李海燕面前。李海燕制作的二胡,琴弦和琴弓是從樂器店里買來的,琴桿、琴頭和琴筒等都是自己制作。他還能把二胡琴柱頭雕刻成馬頭、龍頭等形狀。
為淘木料不怕苦
一把椅子、一把二胡,在記者面前李海燕拉起了自制的二胡。
“如果我會識簡譜就好了。”李海燕一邊拉著二胡一邊笑著對記者說,以前他碰都沒碰過二胡,可是第一把二胡做成后,他開始向別人請教,練習拉二胡,現在竟然也能斷斷續續地拉一些曲子了。
李海燕手中的二胡做工精細,外形美觀,顏色古色古香,掂在手里有一定重量,若不是在他家看到許多半成品,很難讓人相信這些二胡是他做的。由生疏到熟練,現在李海燕花6天時間就能做成一把二胡。
“做二胡花費時間、耗費精力。”李海燕告訴記者,“我沒有其他愛好,也不喜歡打麻將,最喜歡手工制作,看著一把二胡在自己手中誕生,我會感到很開心,覺得是一種人生樂趣。”李海燕說,他曾把做好的二胡拿給一些擅長二胡演奏的人試拉,別人對他做的二胡均給予了較高評價。
現在的李海燕,每天忙完自己的木工活以后,更加癡迷于二胡制作了,尤其是為了淘到一塊好木料,他不怕苦不怕累。李海燕的妻子告訴記者,如果遇到有人拆老祖屋,李海燕最感興趣,不管路途遠近,他都要跑去湊熱鬧,目的是想看看能不能買到老紅木或櫸木等上好木料。有一次,李海燕跑到一個偏遠山村去購買木料,翻山越嶺步行了4個小時。
希望能批量生產
“如果原材料不缺乏,我希望能帶領一批工人批量生產二胡。”李海燕說,對自己制作的二胡,他很有信心。因為在農村現在各項文化活動也很活躍,在甘六村就有許多老人會拉二胡。
目前,困擾李海燕的是做二胡的材料很難買到。李海燕告訴記者,由于現在林木不能隨便砍伐,用來做二胡的木料又很講究,他主要是通過村民拆房屋來收購一些祖屋里的舊紅木。2007年,李海燕的足跡遍布上林縣不少村屯,可是也沒有購買到什么好的木料。
此外,蛇皮也不好找。李海燕說,他打聽到國內一些樂器廠制作二胡的皮子大多是來自湖北的一種野生蟒,正想去買又聽說蟒蛇已被列為保護動物,不準捕殺了。他也曾打電話到多家養蛇場去求購蛇皮,但很難買到大小適宜的蛇皮。目前,李海燕用的蛇皮是存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