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生活報》2007年10月8日第二版余晉湘(該報記者)以大幅標題“寫給百姓的交響樂―――《神州頌》:用簡約的手法歌頌時代”一文讀后,感到對一部音樂作品的吹捧過度。此風在當前業內越吹越大,刊物、報紙、媒體到處都是吹捧,不實之詞,只往高處吹,一時之間“大師”到處是,一個人初寫一部作品,就被說成“精品”,好像中國到處都是“天才”。
余文中說“當晚演出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喬家大院》《紅旗頌》《去遠方》《黃河》《神州頌》等曲目,令到場的觀眾聽得如癡如醉”,后文又寫到“此前,《神州頌》已經在北京、廣州、深圳、珠海、杭州、上海等全國各城市進行了幾十場演出,可謂場場轟動”、關峽稱王益的《老地方》為中國的《安魂曲》;指揮邵恩評價王益的作品是“每一個章節都喜歡,每一個音符都喜歡”。
筆者有幸2007年4月15日在廣州星海音樂廳和幾位廣州資深作曲家聽了國交演出的《神州頌》。所聽所見,沒有出現“場場轟動”的情況,觀眾掌聲并沒有雷動,也沒有“不愿離去”的現象。筆者剛坐下,劇場觀眾席的燈就暗了,并未看清第一曲是什么,只感到第一曲像是一首群眾歌曲改編的管弦樂曲,還以為是王益的《神州頌》序曲。此曲缺乏交響樂主題的深度,也缺少樂隊寫法的交響性。
下面幾曲是羅忠F的《孔雀開屏》、約翰?施特勞斯的《雷電波爾卡》、比才的《法蘭朵拉》舞曲,都十分精彩,對比之下,第一曲就相形見拙了。當觀眾席燈光亮起來,才知第一曲是第一交響序曲《激情燃燒的歲月》。王益的《去遠方》樸素動聽,我們認為一個業余作者寫的歌曲旋律層次分明,是不錯的了,樂隊寫的簡單達意。第六曲是吳祖強、杜鳴心《紅色娘子軍》中的《萬泉河水》,郊果很好。
中場休息,下半場是王益的《神州頌》―――獻給正在復興中的偉大祖國。分《春曉》《奮進》《寶島》《騰飛吧,中國!》四個樂章。大合唱并且用交響樂隊伴奏,旋律通順、流暢、動聽、且有一定韻味,內容也好,沒有出現當前一些專業作曲家為了求新,寫出怪誕音響與旋律的現象,很值得贊賞。
因為作者在節目單上沒有標上“交響大合唱”字樣,我們就沒從交響樂寫作方面去要求這部作品的交響性。這部作品無論從哪方面講,都達不到令人“如癡如醉”的境界,在演唱方面幺紅多處音不準,躬身捧手動作令幾位作曲家與聲樂老師反感,對比之下,孫礫的演唱更有表現力。
記者余晉湘說邵恩對《神州頌》的“每一個章節都喜歡,每一個音符都喜歡”。這是他個人的喜好,不過我們尚未聽到哪個人說過他對哪位音樂家的“每個音符”都喜歡。更沒有一位愛國主義者說他喜歡《義勇軍進行曲》的“每一個音符”。我們這些從事幾十年音樂工作的作曲家、教授,應該建議音樂史上加一條:2007年中國出現了一部被一位著名指揮家說是“每一個音符都喜歡”的作品。 把《神州頌》說成是“交響樂”的人都是音樂學院畢業的,“交響樂”是指什么,這在學習期間已解決的知識性問題,為什么多處宣傳都把一部用交響樂隊伴奏的合唱作品定位為“交響樂”呢?
如從交響樂的尺度來要求《神州頌》,這部作品的問題就多了,聲樂部分的寫法缺少交響性主題的深刻性,也缺乏主導動機的貫串發展;器樂部分的寫作只能說是普通歌曲通順的業余配器,從未涉足交響樂隊寫作的一位業余作者,(我們肯定的說,他不是音樂的天才?。┠茏屓烁械脚淦鳌案蓛簟币咽呛懿诲e了,值得贊賞這位業余作者,但決不是“每個音符”都能讓人喜歡,連業余作者配器中的每一個音符你都喜歡,這就讓我們這些搞了幾十年樂隊配器的人想不通了。
副部長級的金融家用音樂歌頌復興中的祖國,很值得贊賞,聽說到幾個大城市的演出費用上千萬元,能弄到這樣多的資金,令我們這些作曲家羨慕,不過,非商業性演出,對一部作品的宣傳不能降低藝術家的人格。
左的思想泛濫的年代,我們的音樂刊物上到處是用筆砍殺人家的文章,上綱上線;改革開放以來,神州大地政治開明,言論有了松動,可是又到處都是吹捧的文章,筆者的這篇文章就是針對那些愛行吹捧之風者,潑一盆冷水,降降溫。
余文中說“當晚演出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喬家大院》《紅旗頌》《去遠方》《黃河》《神州頌》等曲目,令到場的觀眾聽得如癡如醉”,后文又寫到“此前,《神州頌》已經在北京、廣州、深圳、珠海、杭州、上海等全國各城市進行了幾十場演出,可謂場場轟動”、關峽稱王益的《老地方》為中國的《安魂曲》;指揮邵恩評價王益的作品是“每一個章節都喜歡,每一個音符都喜歡”。
筆者有幸2007年4月15日在廣州星海音樂廳和幾位廣州資深作曲家聽了國交演出的《神州頌》。所聽所見,沒有出現“場場轟動”的情況,觀眾掌聲并沒有雷動,也沒有“不愿離去”的現象。筆者剛坐下,劇場觀眾席的燈就暗了,并未看清第一曲是什么,只感到第一曲像是一首群眾歌曲改編的管弦樂曲,還以為是王益的《神州頌》序曲。此曲缺乏交響樂主題的深度,也缺少樂隊寫法的交響性。
下面幾曲是羅忠F的《孔雀開屏》、約翰?施特勞斯的《雷電波爾卡》、比才的《法蘭朵拉》舞曲,都十分精彩,對比之下,第一曲就相形見拙了。當觀眾席燈光亮起來,才知第一曲是第一交響序曲《激情燃燒的歲月》。王益的《去遠方》樸素動聽,我們認為一個業余作者寫的歌曲旋律層次分明,是不錯的了,樂隊寫的簡單達意。第六曲是吳祖強、杜鳴心《紅色娘子軍》中的《萬泉河水》,郊果很好。
中場休息,下半場是王益的《神州頌》―――獻給正在復興中的偉大祖國。分《春曉》《奮進》《寶島》《騰飛吧,中國!》四個樂章。大合唱并且用交響樂隊伴奏,旋律通順、流暢、動聽、且有一定韻味,內容也好,沒有出現當前一些專業作曲家為了求新,寫出怪誕音響與旋律的現象,很值得贊賞。
因為作者在節目單上沒有標上“交響大合唱”字樣,我們就沒從交響樂寫作方面去要求這部作品的交響性。這部作品無論從哪方面講,都達不到令人“如癡如醉”的境界,在演唱方面幺紅多處音不準,躬身捧手動作令幾位作曲家與聲樂老師反感,對比之下,孫礫的演唱更有表現力。
記者余晉湘說邵恩對《神州頌》的“每一個章節都喜歡,每一個音符都喜歡”。這是他個人的喜好,不過我們尚未聽到哪個人說過他對哪位音樂家的“每個音符”都喜歡。更沒有一位愛國主義者說他喜歡《義勇軍進行曲》的“每一個音符”。我們這些從事幾十年音樂工作的作曲家、教授,應該建議音樂史上加一條:2007年中國出現了一部被一位著名指揮家說是“每一個音符都喜歡”的作品。 把《神州頌》說成是“交響樂”的人都是音樂學院畢業的,“交響樂”是指什么,這在學習期間已解決的知識性問題,為什么多處宣傳都把一部用交響樂隊伴奏的合唱作品定位為“交響樂”呢?
如從交響樂的尺度來要求《神州頌》,這部作品的問題就多了,聲樂部分的寫法缺少交響性主題的深刻性,也缺乏主導動機的貫串發展;器樂部分的寫作只能說是普通歌曲通順的業余配器,從未涉足交響樂隊寫作的一位業余作者,(我們肯定的說,他不是音樂的天才?。┠茏屓烁械脚淦鳌案蓛簟币咽呛懿诲e了,值得贊賞這位業余作者,但決不是“每個音符”都能讓人喜歡,連業余作者配器中的每一個音符你都喜歡,這就讓我們這些搞了幾十年樂隊配器的人想不通了。
副部長級的金融家用音樂歌頌復興中的祖國,很值得贊賞,聽說到幾個大城市的演出費用上千萬元,能弄到這樣多的資金,令我們這些作曲家羨慕,不過,非商業性演出,對一部作品的宣傳不能降低藝術家的人格。
左的思想泛濫的年代,我們的音樂刊物上到處是用筆砍殺人家的文章,上綱上線;改革開放以來,神州大地政治開明,言論有了松動,可是又到處都是吹捧的文章,筆者的這篇文章就是針對那些愛行吹捧之風者,潑一盆冷水,降降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