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琴韻情意濃,高山流水覓知音。8月8日晚, 2009南絲路國際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之一――天臺山“七夕琴會”在天臺之約演藝中心舉行,近千市民享受了一場精彩的古琴盛宴。
當晚8時許,一曲明凈流暢的古曲《流水》,拉開了“七夕琴會”的帷幕。由著名古詩詞歌曲演唱家王鐵軍演唱的琴歌《桃園》,描繪了“詩仙”李白與友人欣賞美景、高談清論、飲酒作詩的情景,令人神往。此次琴會內容十分豐富,演奏的樂器除了古琴外,增添了簫、二胡、琵琶,吹、拉、彈、唱樣樣齊全。一曲完畢,年過花甲的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舒昭手握二胡端坐臺中央,時而緩操琴弓、手揉細弦,時而俯身傾耳、昂首沉迷。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在舒昭的演奏下,讓人感受到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由楊冬卉獨奏的《十面埋伏》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再現當年“楚漢相爭”的悲壯之情,讓人感嘆不已。
當今具有代表性的蜀派古琴大師曾成偉也登場一展絕技。他與張雷虎一道,為現場觀眾演奏了琴簫合奏《梅花三弄》。此典莊嚴、深沉,優美清新的主旋律在不同徵位的三次反復,塑造出梅花疏影暗香、傲立寒冬的動人英姿,頌揚了梅花不畏風霜的高貴品質,散發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古琴名家們撥動琴弦,空靈的琴聲彌漫四周,觀眾們全神貫注。每每曲畢,掌聲如潮,特別是耳熟能詳的琴歌《鳳求凰》的奏響,更是迷醉了現場觀眾。
古琴名家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邛崍的古琴文化源遠流長,“七夕琴會”活動在文君故里舉行,是應史、應景,是對邛崍古琴文化的一種傳承,希望通過琴會激發更多的人對古琴藝術的熱愛和向往,將古琴文化發揚光大。
當晚8時許,一曲明凈流暢的古曲《流水》,拉開了“七夕琴會”的帷幕。由著名古詩詞歌曲演唱家王鐵軍演唱的琴歌《桃園》,描繪了“詩仙”李白與友人欣賞美景、高談清論、飲酒作詩的情景,令人神往。此次琴會內容十分豐富,演奏的樂器除了古琴外,增添了簫、二胡、琵琶,吹、拉、彈、唱樣樣齊全。一曲完畢,年過花甲的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舒昭手握二胡端坐臺中央,時而緩操琴弓、手揉細弦,時而俯身傾耳、昂首沉迷。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在舒昭的演奏下,讓人感受到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由楊冬卉獨奏的《十面埋伏》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再現當年“楚漢相爭”的悲壯之情,讓人感嘆不已。
當今具有代表性的蜀派古琴大師曾成偉也登場一展絕技。他與張雷虎一道,為現場觀眾演奏了琴簫合奏《梅花三弄》。此典莊嚴、深沉,優美清新的主旋律在不同徵位的三次反復,塑造出梅花疏影暗香、傲立寒冬的動人英姿,頌揚了梅花不畏風霜的高貴品質,散發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古琴名家們撥動琴弦,空靈的琴聲彌漫四周,觀眾們全神貫注。每每曲畢,掌聲如潮,特別是耳熟能詳的琴歌《鳳求凰》的奏響,更是迷醉了現場觀眾。
古琴名家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邛崍的古琴文化源遠流長,“七夕琴會”活動在文君故里舉行,是應史、應景,是對邛崍古琴文化的一種傳承,希望通過琴會激發更多的人對古琴藝術的熱愛和向往,將古琴文化發揚光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