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北京國際音樂節公益項目“愛樂傳習”第二場校園音樂會將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禮堂拉開帷幕。今年,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合唱團以北京國際音樂節公益項目第一“形象大使”的身份加入音樂節2010年度“愛樂傳習”計劃,預計在首都高校舉辦4場校園音樂會。6月29日的這場是繼4月19日首場音樂會后的第二場。
1場兒童音樂會、6場校園音樂會(除4場“愛樂傳習”項目外,還有1場tafelmusic,1場cello project)、4場大師課、5場音樂會導賞講座,相信今年的第13屆國際音樂節定將為聽眾呈上又一場免費的古典音樂盛宴。
從專業尖子到業余票友
一位從事音樂的人曾對記者說,有一次杭州舉辦了一場規格不低的古典音樂會,結果沒有賣出一張票,現場零零落落坐著的聽眾全是手持贈票而來的;但在北京,這樣規格的古典音樂會保準能夠賣座――北京的古典音樂氛圍要遠好于國內其他城市,而這當中,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作用不容小覷。
自1998年創辦以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先后策劃了“大師班”“免費兒童音樂會”“音樂導賞課”等多個特色項目,堅持用公益項目來推廣古典音樂市場。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秘書長王紀宴告訴記者,自第一屆開始,音樂節就有計劃地將世界頂級大師請到中國來,走上舞臺、再上講臺。13年來,大師班已成為音樂節公益項目中一個最基礎、最傳統、最純粹的“單細胞”。
前期的大師班為國內音樂學子提供了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的良機。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宓多里、杜梅,大提琴家米沙?梅斯基,鋼琴家加里?格拉夫曼、郎朗、傅聰,歌唱家謝莉爾?斯圖德、莫華倫,作曲家約翰?科里利亞諾……這些古典音樂領域的明星大腕以藝術家與教育家的雙重身份,走進音樂節的大門,成為國內音樂學院引進“外援”的有力支持和必要補充。對此,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昭曾幾番表示,音樂節跟音樂教育密切相關。
“音樂節對學子們的影響是深遠的,比如當年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小提琴專業的學生陳曦,他曾是2001年第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文格洛夫大師班‘既得利益’者,如今已經成為海外華人青年演奏家的佼佼者。” 王紀宴說。
2009年,音樂節尚未開幕之時,日籍小提琴家宓多里提出:音樂節大師班要面向普通公眾,而非僅僅面向音樂學院專業學生,“可能是有工作的成人,僅僅是愛好者;還有那些只是喜歡小提琴,而不愿當演奏家的孩子”,無論何種職業,無論年齡大小,無論水平高低,只要有興趣、有時間,大家都可以和大師面對面。
聽得懂、坐得住、進得去
古典音樂對大部分中國聽眾來說都有些遙遠:空間上,這是一門藝術“舶來品”;時間上,這是兩百年前的“流行樂”。然而,音樂節現任節目總監涂松卻不這么認為。“不久前,我去聽過張靚穎的演唱會,很受感動;我也很欣賞Lady Gaga(美國流行音樂天后)。像我這樣研究、從事古典音樂的人能夠去欣賞流行音樂,為什么流行音樂的聽眾不能夠去欣賞古典音樂呢?古典音樂并不‘可怕’,要看你如何去引導。”
王紀宴告訴記者,從第二屆開始,音樂節每年都舉辦免費兒童音樂會,因為音樂欣賞也要“從娃娃抓起”。“免費兒童音樂會,也是每屆音樂節最受歡迎的專場之一。不僅僅因為免費,而是因為其品質可信,有利于孩子們的成長。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余隆說過一句話――‘越是普及越要精品’,我們現在仍堅守這一理念,堅持請國內外最優秀的演奏家和樂團,演奏高、精、尖的經典名曲,并貼合孩子的心理對其進行改變,盡量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讓孩子們聽得懂、坐得住、進得去。比如,2001年,美國啞劇表演藝術家第一次為‘聽’《彼得與狼》的小朋友,增添了更多‘看’的形象妙趣;2004年,維也納美泉宮木偶劇院帶來的《魔笛》,將莫扎特經典歌劇演變為孩子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王子、公主、仙人、魔女,一個個小木偶唱著詠嘆調,神奇又可愛,長存孩子的記憶。再如,2008年,北京奧運之年,音樂節免費兒童音樂會的一個重要的亮點,就是在正式開演前安排‘器樂狂歡節’,更是為那些尚未學習樂器的孩子,提供了零距離認知、觸摸樂器的無窮樂趣。”
“音樂節堅持兒童音樂會免費開放,意味著一個遠期投資的項目和培養擴充觀眾群的工程:今天被動跟隨家長的兒童,將來有可能就是主動引領孩子的家長;今天走進音樂廳的孩子,明天可能就是音樂會和音樂節最忠實的觀眾群、最有力的支持者。”對此,王紀宴滿懷信心。
對聽眾來說,要跨越時空的障礙去欣賞古典音樂,最需要惡補的就是相關歷史文化,為此,2008年,第1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音樂會導賞正式引入公益項目,這是對歐美演出市場pre-concert talk(音樂會前講座)的借鑒,在古典音樂聽眾群中,培養起“預習功課”的良好習慣。
“中國觀眾對古典音樂普遍認識有限,許多聽眾聽了導賞,在第一次接觸這些音樂時,能幸免彎路之苦,獲得理想的審美體驗。比如那些在北京大學聽過‘海頓系列’節選片段及講解的年輕人,表現出對這位奧地利作曲家崇高的敬意,有人甚至一連三晚追進城去,《納爾遜彌撒》、《四季》、《創世紀》,一個也不少,一場也不落。再如,今年的音樂節將呈現巴洛克音樂,這對中國聽眾來說是陌生的,中國的音樂學院一般不設巴洛克音樂課程,大部分人只知道巴洛克的建筑、繪畫。因此,我們今年將以更加開放的、多元化的形式來做音樂會導賞。” 涂松告訴記者。
做好公益才可能有市場
中國音協黨組書記徐沛東曾肯定地表示,北京國際音樂節是北京市文化建設的一個標志性的成果,其藝術成就影響著北京聽眾審美心理的變化。“這個意義和功績,怎么說都不為過。”中國音協名譽主席吳祖強則認為,舉辦音樂節的價值在于以高端文化去影響大眾娛樂,如果整個社會文化素質提高了,娛樂性質的音樂品位也會隨之提高,從而促進音樂藝術健康發展。
而在王紀宴看來,北京國際音樂節還有個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對古典音樂市場鋪路。“古典音樂不是不可攀登的,古典音樂也不是完全沒有市場,只不過它現在不流行了,了解它的人不多了;北京國際音樂節現在所做的公益項目,不是希望培養出多少音樂家,而是希望讓更多的人懂得古典音樂是什么。把這個公益推廣做好了,才有可能有市場,因為,音樂的市場一定是建立在文化基礎上的。” “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國際音樂節對北京古典音樂市場的帶動,這不是其他的團體或組織可以取代的。” 王紀宴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國際音樂節除了音樂節基金會的支持,還有一些商家長期贊助。“市場上有好多各類的音樂節,但很少有商家會對其長期贊助,而我們得到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不是簡單、冒失地在‘做市場’,而是耐心地做公益推廣,做品牌建設,為市場打下基礎。其實,北京國際音樂節已經成為北京的文化品牌了,10月份來北京聽音樂,一定要來北京國際音樂節!”
1場兒童音樂會、6場校園音樂會(除4場“愛樂傳習”項目外,還有1場tafelmusic,1場cello project)、4場大師課、5場音樂會導賞講座,相信今年的第13屆國際音樂節定將為聽眾呈上又一場免費的古典音樂盛宴。
從專業尖子到業余票友
一位從事音樂的人曾對記者說,有一次杭州舉辦了一場規格不低的古典音樂會,結果沒有賣出一張票,現場零零落落坐著的聽眾全是手持贈票而來的;但在北京,這樣規格的古典音樂會保準能夠賣座――北京的古典音樂氛圍要遠好于國內其他城市,而這當中,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作用不容小覷。
自1998年創辦以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先后策劃了“大師班”“免費兒童音樂會”“音樂導賞課”等多個特色項目,堅持用公益項目來推廣古典音樂市場。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秘書長王紀宴告訴記者,自第一屆開始,音樂節就有計劃地將世界頂級大師請到中國來,走上舞臺、再上講臺。13年來,大師班已成為音樂節公益項目中一個最基礎、最傳統、最純粹的“單細胞”。
前期的大師班為國內音樂學子提供了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的良機。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宓多里、杜梅,大提琴家米沙?梅斯基,鋼琴家加里?格拉夫曼、郎朗、傅聰,歌唱家謝莉爾?斯圖德、莫華倫,作曲家約翰?科里利亞諾……這些古典音樂領域的明星大腕以藝術家與教育家的雙重身份,走進音樂節的大門,成為國內音樂學院引進“外援”的有力支持和必要補充。對此,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昭曾幾番表示,音樂節跟音樂教育密切相關。
“音樂節對學子們的影響是深遠的,比如當年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小提琴專業的學生陳曦,他曾是2001年第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文格洛夫大師班‘既得利益’者,如今已經成為海外華人青年演奏家的佼佼者。” 王紀宴說。
2009年,音樂節尚未開幕之時,日籍小提琴家宓多里提出:音樂節大師班要面向普通公眾,而非僅僅面向音樂學院專業學生,“可能是有工作的成人,僅僅是愛好者;還有那些只是喜歡小提琴,而不愿當演奏家的孩子”,無論何種職業,無論年齡大小,無論水平高低,只要有興趣、有時間,大家都可以和大師面對面。
聽得懂、坐得住、進得去
古典音樂對大部分中國聽眾來說都有些遙遠:空間上,這是一門藝術“舶來品”;時間上,這是兩百年前的“流行樂”。然而,音樂節現任節目總監涂松卻不這么認為。“不久前,我去聽過張靚穎的演唱會,很受感動;我也很欣賞Lady Gaga(美國流行音樂天后)。像我這樣研究、從事古典音樂的人能夠去欣賞流行音樂,為什么流行音樂的聽眾不能夠去欣賞古典音樂呢?古典音樂并不‘可怕’,要看你如何去引導。”
王紀宴告訴記者,從第二屆開始,音樂節每年都舉辦免費兒童音樂會,因為音樂欣賞也要“從娃娃抓起”。“免費兒童音樂會,也是每屆音樂節最受歡迎的專場之一。不僅僅因為免費,而是因為其品質可信,有利于孩子們的成長。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余隆說過一句話――‘越是普及越要精品’,我們現在仍堅守這一理念,堅持請國內外最優秀的演奏家和樂團,演奏高、精、尖的經典名曲,并貼合孩子的心理對其進行改變,盡量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讓孩子們聽得懂、坐得住、進得去。比如,2001年,美國啞劇表演藝術家第一次為‘聽’《彼得與狼》的小朋友,增添了更多‘看’的形象妙趣;2004年,維也納美泉宮木偶劇院帶來的《魔笛》,將莫扎特經典歌劇演變為孩子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王子、公主、仙人、魔女,一個個小木偶唱著詠嘆調,神奇又可愛,長存孩子的記憶。再如,2008年,北京奧運之年,音樂節免費兒童音樂會的一個重要的亮點,就是在正式開演前安排‘器樂狂歡節’,更是為那些尚未學習樂器的孩子,提供了零距離認知、觸摸樂器的無窮樂趣。”
“音樂節堅持兒童音樂會免費開放,意味著一個遠期投資的項目和培養擴充觀眾群的工程:今天被動跟隨家長的兒童,將來有可能就是主動引領孩子的家長;今天走進音樂廳的孩子,明天可能就是音樂會和音樂節最忠實的觀眾群、最有力的支持者。”對此,王紀宴滿懷信心。
對聽眾來說,要跨越時空的障礙去欣賞古典音樂,最需要惡補的就是相關歷史文化,為此,2008年,第1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音樂會導賞正式引入公益項目,這是對歐美演出市場pre-concert talk(音樂會前講座)的借鑒,在古典音樂聽眾群中,培養起“預習功課”的良好習慣。
“中國觀眾對古典音樂普遍認識有限,許多聽眾聽了導賞,在第一次接觸這些音樂時,能幸免彎路之苦,獲得理想的審美體驗。比如那些在北京大學聽過‘海頓系列’節選片段及講解的年輕人,表現出對這位奧地利作曲家崇高的敬意,有人甚至一連三晚追進城去,《納爾遜彌撒》、《四季》、《創世紀》,一個也不少,一場也不落。再如,今年的音樂節將呈現巴洛克音樂,這對中國聽眾來說是陌生的,中國的音樂學院一般不設巴洛克音樂課程,大部分人只知道巴洛克的建筑、繪畫。因此,我們今年將以更加開放的、多元化的形式來做音樂會導賞。” 涂松告訴記者。
做好公益才可能有市場
中國音協黨組書記徐沛東曾肯定地表示,北京國際音樂節是北京市文化建設的一個標志性的成果,其藝術成就影響著北京聽眾審美心理的變化。“這個意義和功績,怎么說都不為過。”中國音協名譽主席吳祖強則認為,舉辦音樂節的價值在于以高端文化去影響大眾娛樂,如果整個社會文化素質提高了,娛樂性質的音樂品位也會隨之提高,從而促進音樂藝術健康發展。
而在王紀宴看來,北京國際音樂節還有個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對古典音樂市場鋪路。“古典音樂不是不可攀登的,古典音樂也不是完全沒有市場,只不過它現在不流行了,了解它的人不多了;北京國際音樂節現在所做的公益項目,不是希望培養出多少音樂家,而是希望讓更多的人懂得古典音樂是什么。把這個公益推廣做好了,才有可能有市場,因為,音樂的市場一定是建立在文化基礎上的。” “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國際音樂節對北京古典音樂市場的帶動,這不是其他的團體或組織可以取代的。” 王紀宴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國際音樂節除了音樂節基金會的支持,還有一些商家長期贊助。“市場上有好多各類的音樂節,但很少有商家會對其長期贊助,而我們得到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不是簡單、冒失地在‘做市場’,而是耐心地做公益推廣,做品牌建設,為市場打下基礎。其實,北京國際音樂節已經成為北京的文化品牌了,10月份來北京聽音樂,一定要來北京國際音樂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