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當全民以“今天你奧運了嗎”為燃點集體假嗨之時,北京的演出市場也呈現(xiàn)出噴薄之勢。鑒于各大體育場館正在修葺,流行音樂會表現(xiàn)略顯平淡,而話劇卻在百年之際迎來了近10年來最大的一次市場爆發(fā),從文化部和各類政府部門組織的精品展演到各院團為紀念中國話劇百年推出的老劇新劇,再到市場中各運作主體根據(jù)網(wǎng)絡小說、電影、快男超女度身訂做的各類快餐式戲劇產(chǎn)品,令觀眾目不暇接。由北京市政府主辦的三大演出季已成規(guī)模,鼓動著更多市民走進劇場;國家大劇院終于在年末開門迎客,打破了目前北京現(xiàn)有演出場館的平衡,又一個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的加入,必將使將來演出場館功能更加細化……總之,2007年的演出市場混合著躁動與希望奔跑著步入2008。
百花齊放獻禮話劇百年
一方面,幾大導演都有新作推出,林兆華有《刺客》《大將軍寇流蘭》,賴聲川有兩岸三地版的《暗戀桃花源》和《這一夜,WOMEN說相聲》,王曉鷹有《失明的城市》,田沁鑫有即將上演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孟京輝有《艷遇》和《兩只狗的生活意見》。另一方面,新導演也不斷浮出水面。北京人藝年青導演徐昂導演并參與演出的《女仆》,便以其清新的氣息為小劇場話劇帶來了一絲曙光。相比之下,2007年也不乏那些跟風逐浪的作品,像啟用超女快男等選秀明星出演的《仲夏夜之夢》《奉旨越獄》等。
中國話劇已經(jīng)走過100年發(fā)展歷程了,能流傳百年的作品屈指可數(shù),如果市場和話劇人都滿足于瞬間的客滿,是值得擔心的問題。
票價差距大
據(jù)北京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2007年上半年,各類演出平均票價為245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0%左右。業(yè)內人士分析,政府倡導低票價演出場次的增多,是票價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戲劇演出季、相約北京聯(lián)歡活動、東城周末相聲專場、北京戲校學生專場等,都可謂“物美價廉”。而另一方面,由北京普羅之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廳堂版《牡丹亭》,正式在同樣具有600年歷史的皇家糧倉長期演出。每場演出只容納50多位觀眾,票價從580元到1980元不等,甚至還有12000元的套票。新年音樂會登場,一輪新的票價趨高戰(zhàn)展開,國家大劇院、人民大會堂、世紀劇院的最高票價分別為1880元、2800元、2008元。
普票價更低,小眾票價高,金字塔形的結構才能穩(wěn)固票價的健康發(fā)展。
品牌演出期待更多看客
品牌演出形成規(guī)模是演出市場成熟的重要標志。由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和“北京舞蹈演出季”無疑是眾多品牌演出中的最大亮點,成為北京演出業(yè)的三大支柱品牌。中國愛樂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和北京交響樂團跨年度的三大演出季,形成了京城交響樂的金三角。在新年檔期,北京新年音樂會已經(jīng)成功舉辦了10屆,是北京人辭舊迎新必不可少的音樂大餐。
密密麻麻的演出日程排得滿,名團名家來得勤,但能自己掏錢買票的永遠只有那幾千名鐵桿觀眾群,培養(yǎng)觀眾這項任務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外來音樂劇成為搶手貨
無論是《媽媽咪呀》,還是《42街》,來到中國的百老匯音樂劇無一例外成為搶手貨。上百的演出票被“黃牛”炒至上千。這叫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經(jīng)典與品牌的魅力難以抗衡。相比之下,國產(chǎn)音樂劇、歌劇常常是圈內人品評的對象,還沒有跳出小眾的框框。
看原版、看正宗,往往演變成“跟風”,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體會英文原版特殊語言魅力,也許不少人只不過滿足“我看了”的愿望之中。
國家大劇院 震動京城觀演格局
國家表演藝術最高殿堂的定位,世界一流的硬件,讓國家大劇院在第一個演出季就囊括了當前國內音樂、舞蹈、戲劇方面幾乎所有的頂級創(chuàng)作,無疑帶給同行巨大的壓力,也預示了京城劇院行業(yè)的重新洗牌。2007年12月24日演出當晚,人民大會堂的“莫華倫跨界演唱會”難敵初出茅廬的國家大劇院“蛋”型建筑,觀眾分流已成事實。
劇院功能細分是一個趨勢:梅蘭芳大劇院可以針對西城戲迷;天橋劇院專心于舞蹈類演出;中山音樂堂不妨將觀眾定位于音樂入門者;北大百年紀念講堂主要定位于學生觀眾。這樣一來,演出與觀眾都能各得其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