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一天,一個8歲男孩登臺指揮愛達荷大學樂團演出舒伯特的《第八交響曲》;9歲,他成功指揮紐約愛樂樂團演出。這個“神童指揮家”叫洛林?馬澤爾。
馬澤爾出生于巴黎西郊的一個小鎮納伊,他的父母是美國人,之后隨父母回到美國。5歲時他被音樂迷住,先后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6歲,考入美國匹茲堡大學。接下來他在世界各地求學,以小提琴家的身份出現在音樂舞臺上,經常舉行獨奏會,也搞弦樂四重奏,然后是指揮。人生歷程由此開始。
2002年,他受聘出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好像是人生的一個契合――9歲與紐約愛樂結下的緣,指揮生涯的最后一站來完成圓滿。馬澤爾成為當今舉世矚目的指揮家之一。
上海一直期待他的到來。1996年,他曾率領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度來滬。除了演出,沒有特別的舉動。今年來不一樣,兩場演出之外,他在上海大劇院指揮188名中學生組成的交響樂團。這是2月21日下午,陽光燦爛。來自大同中學、上海民航中專、天山中學、美國國際學校、英國國際學校、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以及中福會少年宮的學生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一同演奏中國民歌《茉莉花》、《蝙蝠序曲》、《卡門序曲》以及《友誼地久天長》等。紐約愛樂與學生的演出,是其整個亞洲巡演中唯一一場,從普及音樂教育的角度看,它比音樂會本身更具意義――畢竟學生難得有和大師合作的機會,而且明年馬澤爾和紐約愛樂的合同期滿,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來上海演出。
大劇院坐滿了學生及家長。他們在欣賞大師排練、指揮的同時,也見證上海大劇院的一個歷史時刻――第一個“交響樂開放日”。上海大劇院數年來一直以演出季為核心,開幕10年演出超過5000場,在交響樂、芭蕾、歌劇等領域的演藝操作上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此次“藝術開放日”則可以看作是其舞臺演出的深化升級版。該活動以觀摩名團排練現場、聆聽名家剖析講解等多種方式將古典藝術進行更深一層的“專業性”普及,所涉及的領域包括交響、芭蕾、歌劇、戲劇四大類別,所有活動均免費或低價向公眾開放。
美中文化協會總裁楊雪蘭一直致力于推動兩國文化的交流,是此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她說,“馬澤爾大師非常高興和上海有才能的年輕人一起合作。紐約愛樂樂團這次一到上海,就去幾所中學與學生們交流。他們非常關注有靈感、創意的學生。參與青少年的藝術普及活動,一向是紐約愛樂的傳統。”在楊雪蘭的邀請聲中,78歲的馬澤爾走上指揮臺。
一身綠色休閑西裝的馬澤爾面對孩子們,顯得比正式演出更為興奮。在排練《卡門序曲》時,大概是覺得打擊樂聲部聲音太輕,他突然握緊拳頭,張開雙臂,示意孩子們力度加強。一遍試奏完,他停下對助理指揮耳語了幾句,大師的意圖很快被全程翻譯:“指揮希望銅管聲部單獨再來一遍,剛才小號、長號有不少錯音!”馬澤爾的耳力讓臺下觀眾很是佩服。演出開始,馬澤爾親自指揮了《蝙蝠序曲》、《卡門序曲》。
大師調教后的效果顯而易見,學生們的能量被調動起來,整個演出生機勃勃。但這不是馬澤爾要求的全部,他希望看到從他們中走出未來的大師――他展示了巔峰的狀態,但更注重起點,這就是這堂課的意義。接下來的課由紐約愛樂一位大提琴手引領,讓5位從少年宮選出來的學生展示其作曲的作品,并由紐約愛樂音樂家和上海音樂學院學生共同演奏。遺憾出現,觀眾席上部分家長、學生退場。主持人看著離去的人們感慨:“我們總是認為天才越來越少,是因為我們都不關注年輕人的創作。如果今天不重視對他們的培養,大家對他們不感興趣,我們以后就看不到大師。”感慨沒有留住這些腳步。
人們會津津樂道馬澤爾8歲登臺,但當身邊的孩子有機會展示時,我們卻不太在意。5位學生都很稚氣,一位女孩表示:“靈感是說不清的,有了就寫出來了。”另一位女孩驕傲地說:“我是第一次創作,我很滿意。”主持人幽默道:“第一次創作就由紐約愛樂來演奏,很了不起。”觀眾皆笑。一位男學生指揮完了獨自走人,主持人開玩笑圓場:“新手就是沒有經驗,自己走了,把樂隊都晾在這里了。”觀眾捧腹大笑。多有意義的起點!由此聯想,每一個大師的起點一定都有一段故事。馬澤爾、紐約愛樂創造的正是難得的氛圍。馬澤爾坦言,“紐約愛樂希望不僅能培養一流的演奏人才,也能培養出一流的音樂聽眾。年輕人的培養不可或缺,老一代要帶動新一代,這樣才不會使交響樂在未來日漸消亡。”
馬澤爾和紐約愛樂留下讓我們回味“起點”的一堂課后,踏上了歷史性的“朝鮮之旅”。2月25日,他們抵達平壤。這是朝鮮1948年成立以后第一支來訪的美國交響樂團。對馬澤爾而言,他是在自己的藝術頂峰再寫一筆輝煌。我從上海“人文頻道”看到了對這場音樂會的轉播。《阿里郎》最令人激動。馬澤爾用他的理解詮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音樂。這場音樂上的“破冰之旅”一定有助于兩國人民交流開創新時代。馬澤爾以藝術家的使命完成兩國長達60年在交響樂上的阻隔,我們不能不驚嘆當年那個8歲登臺指揮的孩子的確不凡。
短短幾日,馬澤爾引領喜歡藝術的人們思索人生的兩頭――起點和巔峰。我們期待著他能回憶自己,寫出天賦與努力融合的一路,實際上也有辛勞、苦辣、磨礪。78歲,輝煌與平常共存。
馬澤爾出生于巴黎西郊的一個小鎮納伊,他的父母是美國人,之后隨父母回到美國。5歲時他被音樂迷住,先后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6歲,考入美國匹茲堡大學。接下來他在世界各地求學,以小提琴家的身份出現在音樂舞臺上,經常舉行獨奏會,也搞弦樂四重奏,然后是指揮。人生歷程由此開始。
2002年,他受聘出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好像是人生的一個契合――9歲與紐約愛樂結下的緣,指揮生涯的最后一站來完成圓滿。馬澤爾成為當今舉世矚目的指揮家之一。
上海一直期待他的到來。1996年,他曾率領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度來滬。除了演出,沒有特別的舉動。今年來不一樣,兩場演出之外,他在上海大劇院指揮188名中學生組成的交響樂團。這是2月21日下午,陽光燦爛。來自大同中學、上海民航中專、天山中學、美國國際學校、英國國際學校、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以及中福會少年宮的學生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一同演奏中國民歌《茉莉花》、《蝙蝠序曲》、《卡門序曲》以及《友誼地久天長》等。紐約愛樂與學生的演出,是其整個亞洲巡演中唯一一場,從普及音樂教育的角度看,它比音樂會本身更具意義――畢竟學生難得有和大師合作的機會,而且明年馬澤爾和紐約愛樂的合同期滿,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來上海演出。
大劇院坐滿了學生及家長。他們在欣賞大師排練、指揮的同時,也見證上海大劇院的一個歷史時刻――第一個“交響樂開放日”。上海大劇院數年來一直以演出季為核心,開幕10年演出超過5000場,在交響樂、芭蕾、歌劇等領域的演藝操作上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此次“藝術開放日”則可以看作是其舞臺演出的深化升級版。該活動以觀摩名團排練現場、聆聽名家剖析講解等多種方式將古典藝術進行更深一層的“專業性”普及,所涉及的領域包括交響、芭蕾、歌劇、戲劇四大類別,所有活動均免費或低價向公眾開放。
美中文化協會總裁楊雪蘭一直致力于推動兩國文化的交流,是此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她說,“馬澤爾大師非常高興和上海有才能的年輕人一起合作。紐約愛樂樂團這次一到上海,就去幾所中學與學生們交流。他們非常關注有靈感、創意的學生。參與青少年的藝術普及活動,一向是紐約愛樂的傳統。”在楊雪蘭的邀請聲中,78歲的馬澤爾走上指揮臺。
一身綠色休閑西裝的馬澤爾面對孩子們,顯得比正式演出更為興奮。在排練《卡門序曲》時,大概是覺得打擊樂聲部聲音太輕,他突然握緊拳頭,張開雙臂,示意孩子們力度加強。一遍試奏完,他停下對助理指揮耳語了幾句,大師的意圖很快被全程翻譯:“指揮希望銅管聲部單獨再來一遍,剛才小號、長號有不少錯音!”馬澤爾的耳力讓臺下觀眾很是佩服。演出開始,馬澤爾親自指揮了《蝙蝠序曲》、《卡門序曲》。
大師調教后的效果顯而易見,學生們的能量被調動起來,整個演出生機勃勃。但這不是馬澤爾要求的全部,他希望看到從他們中走出未來的大師――他展示了巔峰的狀態,但更注重起點,這就是這堂課的意義。接下來的課由紐約愛樂一位大提琴手引領,讓5位從少年宮選出來的學生展示其作曲的作品,并由紐約愛樂音樂家和上海音樂學院學生共同演奏。遺憾出現,觀眾席上部分家長、學生退場。主持人看著離去的人們感慨:“我們總是認為天才越來越少,是因為我們都不關注年輕人的創作。如果今天不重視對他們的培養,大家對他們不感興趣,我們以后就看不到大師。”感慨沒有留住這些腳步。
人們會津津樂道馬澤爾8歲登臺,但當身邊的孩子有機會展示時,我們卻不太在意。5位學生都很稚氣,一位女孩表示:“靈感是說不清的,有了就寫出來了。”另一位女孩驕傲地說:“我是第一次創作,我很滿意。”主持人幽默道:“第一次創作就由紐約愛樂來演奏,很了不起。”觀眾皆笑。一位男學生指揮完了獨自走人,主持人開玩笑圓場:“新手就是沒有經驗,自己走了,把樂隊都晾在這里了。”觀眾捧腹大笑。多有意義的起點!由此聯想,每一個大師的起點一定都有一段故事。馬澤爾、紐約愛樂創造的正是難得的氛圍。馬澤爾坦言,“紐約愛樂希望不僅能培養一流的演奏人才,也能培養出一流的音樂聽眾。年輕人的培養不可或缺,老一代要帶動新一代,這樣才不會使交響樂在未來日漸消亡。”
馬澤爾和紐約愛樂留下讓我們回味“起點”的一堂課后,踏上了歷史性的“朝鮮之旅”。2月25日,他們抵達平壤。這是朝鮮1948年成立以后第一支來訪的美國交響樂團。對馬澤爾而言,他是在自己的藝術頂峰再寫一筆輝煌。我從上海“人文頻道”看到了對這場音樂會的轉播。《阿里郎》最令人激動。馬澤爾用他的理解詮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音樂。這場音樂上的“破冰之旅”一定有助于兩國人民交流開創新時代。馬澤爾以藝術家的使命完成兩國長達60年在交響樂上的阻隔,我們不能不驚嘆當年那個8歲登臺指揮的孩子的確不凡。
短短幾日,馬澤爾引領喜歡藝術的人們思索人生的兩頭――起點和巔峰。我們期待著他能回憶自己,寫出天賦與努力融合的一路,實際上也有辛勞、苦辣、磨礪。78歲,輝煌與平常共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