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初起開始,琴家、學者就從各種角度對如何更好地繼承與發展古琴藝術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而在當今中國,古琴藝術需要怎樣的方式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更好地傳承下去,這也是眾多琴家所努力探究以尋求答案的。
近年來,傳統文化重新受到關注,對古琴產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李祥霆曾說,新中國成立前會彈琴的不過百人,現在保守估計也有兩萬人了。筆者將當今的古琴傳授方式分為三類:一對一式、集體式和學院式,這三種方式各有利弊。
一對一:傳統傳授方式漸行漸遠
一對多式教學雖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琴者的經濟壓力,但是在課程進度、師生的交流程度、時間安排靈活性上遠不及一對一式教學。今年64歲的陳熙在1959年通過了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招生考試,在管平湖先生指導下學習古琴。剛開始上課時,管先生并不著急教學生古琴曲,而是啟發式的,用彈琴、給學生講解的方法引發學生對古琴樂曲的興趣,待學生學習的興致起來了,再開始正式教學。從講解用指等基礎知識開始,先示范,然后師生對彈,直到學生能把老師彈奏的曲子模仿下來為止。筆者在學琴的時候,一首《仙翁操》上了3個星期才結束。因為這首琴曲雖然短小而簡單,卻包含了左右手的基本指法。只有基本指法彈奏正確了,才能保證此后的課程順利進行。基本上每堂課的流程是學生先將上次所學曲子彈奏一遍,老師指出指法或節奏需要糾正或改進的地方。學生改正后,老師再選擇本次課要教的內容,并示范演奏一遍。接下來的時間里,主要是由學生自己熟悉琴曲,不會的指法就問老師。有時老師還會泡上一壺茶,和學生聊聊天、談談心得,氣氛很輕松。
一對一教學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學生和老師的交流是即時的,老師能夠根據各個學生的進度安排課程,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一對一模仿式教學與地域差異、流派有關系,學生嚴格遵循老師的方式,某種風格的演奏方法才有可能延續下去。而在地域界限打破、區域交流加快的現代社會里,流派間原有的風格區別從清晰變得模糊,加之人口流動加快,流派特征有著被人為弱化的趨勢。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李西安認為:“變異是無法回避的,要想經過幾代人的口傳心授,仍保持原樣不動是不可能的!”變化是不可回避的,但不能因為不可避免的變化而徹底拋棄傳統。
集體式:快餐式教學求多不求精
位于杭州市省老年活動中心六層的霞影琴館開設于2001年,琴館館長徐曉英說,她從來不大班教學,不會在一個班里安排超過4個學生。在有助教的情況下,徐老師依然采用師生“對彈”的方式。她當初的學琴方式是一對一式的,啟蒙老師是徐元白先生,老師彈一個音,學生學一個音,直到學生模仿老師到一模一樣為止,師生合奏,不錯一分。而更多的琴館或培訓班則采取大班教學的方式,在北京,這樣的古琴培訓班就有很多。北京景山古琴班自2000年開設以來,已經招收了13期學員,根據他們在網站上提供的圖片可以看出一個琴班里的上課情況――一個老師要教10個左右的學生,這就是當前出現的大班教學,從中可見喜歡古琴并學習古琴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而大班教學也確實滿足了眾多求學者的需求。
集體授課的收費明顯低于一對一式,例如景山古琴初級班,半年的收費不過684元,平均每次課36元。而一對一式每次課最低為100元。不過,集體教學的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無法顧及琴班里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有錯誤的指法就可能無法及時得到糾正,而養成了錯誤的演奏習慣。因此,有人說這種教學是快餐式的,雖然能夠讓學生在短期內學會很多首曲子,卻不一定能彈好彈精。對于眾多選擇培訓班的學琴者而言,學古琴只是自娛自樂,但就古琴藝術的傳承來講,古琴藝術的內涵能否通過集體教學的形式較好地傳承給學習者,這就需要時間的考驗了。
學院式:不能只重技巧丟掉靈魂
從1953年開始,國內一些古琴家被陸續聘為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師,如吳景略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劉景韶任教于上海音樂學院,喻紹澤任教于四川音樂學院,顧梅羹任教于沈陽音樂學院等。他們在音樂學院培養了一批古琴音樂專業人才,當代琴家如吳文光、龔一、李祥霆、林友仁等,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音樂院校古琴專業的畢業生。對于學院式教學,李西安在《對音樂傳統傳承、變異與創新的再認識》一文中表示,專業音樂教育“實施民間音樂家與音樂學院教師共同執教的‘雙軌制’,對傳統音樂在專業音樂院校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長期以來被嚴重忽視的問題是,傳統音樂自打進入專業教育之后,就以樂譜傳承代替了口傳心授,不僅一首樂曲僅限于一種傳本,而且還常常是被改編了的新傳本。由于是嚴格的‘科學’記譜,原本口傳時的那種靈活性、即興性、可變異性和可創新性,已然消失殆盡,完全丟失了傳統音樂的活的靈魂。這不能不說是另一種遺憾。”
其實,掌握了古琴音樂規律的人并不需要按嚴格標明的譜子演奏,由此也形成了古琴音樂千變萬化的獨特魅力。古人對待琴藝,除了對技巧有一定要求外,對彈琴人本身的品格道德更加看重。以琴修身養性是古琴藝術的傳統,即便到了今天,古琴的傳承也不能脫離這個大前提。吳釗先生認為,“在當前條件下,更應該強調原樣傳承和原樣保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處理傳統與創新的辯證關系,創造一個健康的傳承生態,徹底糾正當前古琴傳承中存在的種種非傳統傾向,那么作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中國古琴藝術必將失去其獨有的魅力,它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有地位也將不復存在。”學院教學若不加強文化素質的培養,僅僅重視技巧表現,也將走上與繼承傳統相悖逆的道路。
近年來,傳統文化重新受到關注,對古琴產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李祥霆曾說,新中國成立前會彈琴的不過百人,現在保守估計也有兩萬人了。筆者將當今的古琴傳授方式分為三類:一對一式、集體式和學院式,這三種方式各有利弊。
一對一:傳統傳授方式漸行漸遠
一對多式教學雖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琴者的經濟壓力,但是在課程進度、師生的交流程度、時間安排靈活性上遠不及一對一式教學。今年64歲的陳熙在1959年通過了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招生考試,在管平湖先生指導下學習古琴。剛開始上課時,管先生并不著急教學生古琴曲,而是啟發式的,用彈琴、給學生講解的方法引發學生對古琴樂曲的興趣,待學生學習的興致起來了,再開始正式教學。從講解用指等基礎知識開始,先示范,然后師生對彈,直到學生能把老師彈奏的曲子模仿下來為止。筆者在學琴的時候,一首《仙翁操》上了3個星期才結束。因為這首琴曲雖然短小而簡單,卻包含了左右手的基本指法。只有基本指法彈奏正確了,才能保證此后的課程順利進行。基本上每堂課的流程是學生先將上次所學曲子彈奏一遍,老師指出指法或節奏需要糾正或改進的地方。學生改正后,老師再選擇本次課要教的內容,并示范演奏一遍。接下來的時間里,主要是由學生自己熟悉琴曲,不會的指法就問老師。有時老師還會泡上一壺茶,和學生聊聊天、談談心得,氣氛很輕松。
一對一教學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學生和老師的交流是即時的,老師能夠根據各個學生的進度安排課程,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一對一模仿式教學與地域差異、流派有關系,學生嚴格遵循老師的方式,某種風格的演奏方法才有可能延續下去。而在地域界限打破、區域交流加快的現代社會里,流派間原有的風格區別從清晰變得模糊,加之人口流動加快,流派特征有著被人為弱化的趨勢。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李西安認為:“變異是無法回避的,要想經過幾代人的口傳心授,仍保持原樣不動是不可能的!”變化是不可回避的,但不能因為不可避免的變化而徹底拋棄傳統。
集體式:快餐式教學求多不求精
位于杭州市省老年活動中心六層的霞影琴館開設于2001年,琴館館長徐曉英說,她從來不大班教學,不會在一個班里安排超過4個學生。在有助教的情況下,徐老師依然采用師生“對彈”的方式。她當初的學琴方式是一對一式的,啟蒙老師是徐元白先生,老師彈一個音,學生學一個音,直到學生模仿老師到一模一樣為止,師生合奏,不錯一分。而更多的琴館或培訓班則采取大班教學的方式,在北京,這樣的古琴培訓班就有很多。北京景山古琴班自2000年開設以來,已經招收了13期學員,根據他們在網站上提供的圖片可以看出一個琴班里的上課情況――一個老師要教10個左右的學生,這就是當前出現的大班教學,從中可見喜歡古琴并學習古琴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而大班教學也確實滿足了眾多求學者的需求。
集體授課的收費明顯低于一對一式,例如景山古琴初級班,半年的收費不過684元,平均每次課36元。而一對一式每次課最低為100元。不過,集體教學的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無法顧及琴班里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有錯誤的指法就可能無法及時得到糾正,而養成了錯誤的演奏習慣。因此,有人說這種教學是快餐式的,雖然能夠讓學生在短期內學會很多首曲子,卻不一定能彈好彈精。對于眾多選擇培訓班的學琴者而言,學古琴只是自娛自樂,但就古琴藝術的傳承來講,古琴藝術的內涵能否通過集體教學的形式較好地傳承給學習者,這就需要時間的考驗了。
學院式:不能只重技巧丟掉靈魂
從1953年開始,國內一些古琴家被陸續聘為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師,如吳景略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劉景韶任教于上海音樂學院,喻紹澤任教于四川音樂學院,顧梅羹任教于沈陽音樂學院等。他們在音樂學院培養了一批古琴音樂專業人才,當代琴家如吳文光、龔一、李祥霆、林友仁等,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音樂院校古琴專業的畢業生。對于學院式教學,李西安在《對音樂傳統傳承、變異與創新的再認識》一文中表示,專業音樂教育“實施民間音樂家與音樂學院教師共同執教的‘雙軌制’,對傳統音樂在專業音樂院校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長期以來被嚴重忽視的問題是,傳統音樂自打進入專業教育之后,就以樂譜傳承代替了口傳心授,不僅一首樂曲僅限于一種傳本,而且還常常是被改編了的新傳本。由于是嚴格的‘科學’記譜,原本口傳時的那種靈活性、即興性、可變異性和可創新性,已然消失殆盡,完全丟失了傳統音樂的活的靈魂。這不能不說是另一種遺憾。”
其實,掌握了古琴音樂規律的人并不需要按嚴格標明的譜子演奏,由此也形成了古琴音樂千變萬化的獨特魅力。古人對待琴藝,除了對技巧有一定要求外,對彈琴人本身的品格道德更加看重。以琴修身養性是古琴藝術的傳統,即便到了今天,古琴的傳承也不能脫離這個大前提。吳釗先生認為,“在當前條件下,更應該強調原樣傳承和原樣保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處理傳統與創新的辯證關系,創造一個健康的傳承生態,徹底糾正當前古琴傳承中存在的種種非傳統傾向,那么作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中國古琴藝術必將失去其獨有的魅力,它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有地位也將不復存在。”學院教學若不加強文化素質的培養,僅僅重視技巧表現,也將走上與繼承傳統相悖逆的道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