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古樂會休息室,須發皆白的楊春齡準備登場,活像一名出征的老將。
一位71歲的老人,他敬重宣科,熱愛納西文化,他關注市井新聞,也談國家大事。最重要的是,他跟納西古樂打了16年的交道。
老人的一天,有條有理,節奏緩慢而不覺拖沓,如他參與演奏的納西古樂一般,人樂合一。
“納西古樂,學會容易,學精學好難。學精學好,就要能表達出古樂的古意古韻。”老人有所學,有所得,他是納西老人的縮影,是納西古樂傳播者中不可忽略的一分子。
上午 他提得最多的是宣科
龍泉村簡直就是束河古鎮的后花園,很多游客愿意騎馬到這里,看看比古鎮里更古樸的民居,更自然清澈的流水。1月14日早晨7點,楊春齡起床,藍襯衣外面套了一件洗得發黃的白襯衣,踩雙布鞋,先拎著垃圾桶出門左轉再左轉倒了垃圾,然后在門前穿村而過的小河里把桶涮一涮,這時河的下游還沒有人洗衣服。
71歲的老人,走路還快,但是邁過大門那道高高的門檻時,必須用一只手扶著門框。他的兩個兒子都在城里工作,偌大的院子只有老兩口,只有事必躬親。他從龍頭接了水,把庭院清洗一遍,再進入廚房燒水。院子里的公雞也打起鳴來,聲音高亢,傳出很遠。
8點半,他走進屋子,開始這一天最重要的工作。先從抽屜里取出一盤磁帶,帶子的封面有點模糊,但還能清晰地辨認出是宣科年輕時的頭像,這是他在1994年灌錄的一盤納西古樂演奏帶,兩面共10支曲子,計40分鐘。
楊春齡把磁帶放進錄音機里,摁下播放鍵,然后捻著花白的長須搖頭晃腦。“這是必須認真聽的,才能領悟宣科老師的精神”,他強調。
他稱宣科為老師是有淵源的。很多年前他在昆明師范學校讀書,宣科也在里面教書。雖然沒有親授,但還是有師生緣分。他保存著他的畢業照,當年他站在第二排靠右邊,瘦瘦的,怎么也不會想到因為身后那個橫幅上“昆明師范學校”幾個字,而和宣科搭上師生之誼。
他對這位老師極為尊敬,幾乎能背誦他的每一個觀點,就是別人對宣科的正面評價,他在思索1分鐘后,都能逐字逐句地背出來。如果你不注意,他一會兒就會將話題轉移到宣科身上。
如果時間充足,他會把磁帶聽兩遍,然后從前胸掏出一個黑色封面的小本子,上面用工尺(注:音“車”)譜記錄了全部的曲子,再默誦一遍。這個本子是他的寶貝,里面不但有每晚演奏的曲子的譜,還有他摘錄自各種報刊雜志上,關于納西古樂,關于音樂,甚至關于麗江的新聞。比如他會指著一段話,“納西文化的全部,并不僅僅是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也絕不能代表全部的納西文化”,說自己非常同意這句話,這是殷曉俊先生在麗江本地一本雜志上表達的觀點。因為原件在別人那里,楊春齡就很認真地抄下這句話,然后在后面注明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誰。
再比如,他也會從本本的封皮里拿出兩張老版的《云南信息報》,兩張上面都是娛樂新聞,一篇報道是“抗日歌曲能否搖滾――《大刀進行曲》老歌新唱惹爭議”,一篇是“毛阿敏是未婚媽媽?”對于前者,他會很氣憤,堅定地認為不能搖滾《國際歌》,不能搖滾《大刀進行曲》,“這沒法向歷史交代”。對于后者,他很無奈,認為這是道德的敗壞。
下午 講述與納西古樂間的淵源
下午2點,他拿出那把三弦,按照上午從錄音機里聽的節奏,自彈自唱一遍。在舞臺上表演,大多時候是不需要唱的,在家里,他會順著節奏“咿咿呀呀”地唱出來,沒有歌詞,聲音若顫顫巍巍的弦。琴弦落下的粉,早已經染白了琴柱,一如他那把白須。兒子孫女是喜歡聽他唱的,但是他們至今也沒有接過老人的琴,“他們有工作要做,沒時間,等老了,也會和我一樣,喜歡上的。”
楊春齡就是在老了之后才喜歡上古樂的。他小的時候,麗江地區幾乎每個鄉鎮都有古樂隊,大點的村子也有自己的古樂隊,成員都是老中青結合。古樂在文革期間成為四舊,樂譜被沒收燒毀,樂器被砸爛。大概在1976年-1978年間,才出現古樂傳習班,不過都是專門針對學生開辦的,并且只在寒暑假舉行。
楊春齡從小讀書,走的是知識分子路線。昆明師范學校畢業后,就回到束河完小教書,從1年級到6年級,哪個科目沒有老師,就教哪一科。直到55歲退休,才開始跟著本村的老樂師學習納西古樂。“技巧都學會了,但是感覺不成系統,對古樂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不是很懂”,在民間學了5年之后,1997年到宣科辦的古樂傳習館系統學習,這個傳習館也是針對小學生和初中生舉辦的,楊在里面是年齡最大的學生。一個月后,他被派到云南民族村納西村古樂宮演奏,當時古樂宮有樂師20多人,楊擔任了副會長,一待就是7年。
這7年里,麗江和納西古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民族村的古樂宮接待過前國家領導人,也接待過當時的云南省省長和志強。楊春齡把和這些領導人握手的照片放大,鑲在鏡框里,時常撫拭。
古樂會帶給他的不止是這些值得回味的記憶。他在古樂會每個月的工資是1500元,遇到節日還有額外的待遇,比如去年的中秋節就發了300元的糖果。過年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小紅包,每個紅包里的錢,根據工齡、技術水平、臺風臺德和貢獻,而有差別。據說宣科不準大家當面打開這個紅包,也不準背后私下透露數額,但是大家下來還是相互通氣,他去年的紅包有300多元。去年10月份納西古樂會到北京慶祝第62個聯合國日,樂隊給每位樂手發了900元。
晚上 他坐上屬于自己的舞臺
晚6點鐘,楊春齡收拾停當,穿上正裝,也就是淡黃色的夾克衫,西褲,皮鞋。出門左轉再右轉,踏上出村的小路,20分鐘后,到束河古鎮口的公交車站,車上的人都認識這位白發白須的老人,紛紛點頭致敬。他必須趕在7點之前到古樂會打考勤,所謂打考勤,“就是和考勤員打個招呼,告訴他我準時來了”,考勤對樂手來說,是屬于“臺風臺德”的一部分,和年終那個紅包的薄厚掛鉤。
7點鐘,楊春齡準時出現在考勤員面前,大家聚在后臺的換裝間等待宣科的到來。平時宣科要第二場才出現,但是今天有聯合國的官員來聽納西古樂,宣科必須出全場,并且提前會給大家開個會。古樂會不經常開會,除非有重大演出,宣科才會給大家通通風,大多強調的是紀律,不要出差錯。
7點40分,眾樂手換上長袍,準時入場,楊春齡的位置在面對觀眾右側二排的第二位,如果宣科出場,他正在宣科的背后。宣科的演講終究是這場演奏的重頭戲,他說如果哪天宣科不在,古樂會的門票就要下降很多,游客會說,哦,等宣科主持的時候再看吧。
“納西古樂,學會容易,學精學好難。學精學好,就要能表達出古樂的古意古韻”,楊春齡說宣科的耳朵是非常靈敏的,30多人演奏,“哪一件樂器調弦不準,哪一件樂器亂加花草,他都能聽得出來”,這些都屬于臺風臺德的范疇,當然也被列入考評機制中。
游客中盛傳納西古樂會的樂手在演奏中睡著的說法,楊春齡說他們不是在睡覺,而是在閉目養神,默默地背誦樂譜。另外有的時候舞臺上光線太強烈,要閉上眼睛休息一下,醫學上叫做“羞光”。
當然,那晚他們沒有出任何差錯,聯合國的官員,在聽了大約半個小時后,也都出去了。那天下班比平時晚了10多分鐘,因為宣科臨時加了個曲子給觀眾。
10點鐘,楊春齡走出古樂會,走出古城,天有點冷,他已經習慣。明天的日子還將繼續下去,因為他們一年只放一天假,這天是中國人的歲末――除夕。
一位71歲的老人,他敬重宣科,熱愛納西文化,他關注市井新聞,也談國家大事。最重要的是,他跟納西古樂打了16年的交道。
老人的一天,有條有理,節奏緩慢而不覺拖沓,如他參與演奏的納西古樂一般,人樂合一。
“納西古樂,學會容易,學精學好難。學精學好,就要能表達出古樂的古意古韻。”老人有所學,有所得,他是納西老人的縮影,是納西古樂傳播者中不可忽略的一分子。
上午 他提得最多的是宣科
龍泉村簡直就是束河古鎮的后花園,很多游客愿意騎馬到這里,看看比古鎮里更古樸的民居,更自然清澈的流水。1月14日早晨7點,楊春齡起床,藍襯衣外面套了一件洗得發黃的白襯衣,踩雙布鞋,先拎著垃圾桶出門左轉再左轉倒了垃圾,然后在門前穿村而過的小河里把桶涮一涮,這時河的下游還沒有人洗衣服。
71歲的老人,走路還快,但是邁過大門那道高高的門檻時,必須用一只手扶著門框。他的兩個兒子都在城里工作,偌大的院子只有老兩口,只有事必躬親。他從龍頭接了水,把庭院清洗一遍,再進入廚房燒水。院子里的公雞也打起鳴來,聲音高亢,傳出很遠。
8點半,他走進屋子,開始這一天最重要的工作。先從抽屜里取出一盤磁帶,帶子的封面有點模糊,但還能清晰地辨認出是宣科年輕時的頭像,這是他在1994年灌錄的一盤納西古樂演奏帶,兩面共10支曲子,計40分鐘。
楊春齡把磁帶放進錄音機里,摁下播放鍵,然后捻著花白的長須搖頭晃腦。“這是必須認真聽的,才能領悟宣科老師的精神”,他強調。
他稱宣科為老師是有淵源的。很多年前他在昆明師范學校讀書,宣科也在里面教書。雖然沒有親授,但還是有師生緣分。他保存著他的畢業照,當年他站在第二排靠右邊,瘦瘦的,怎么也不會想到因為身后那個橫幅上“昆明師范學校”幾個字,而和宣科搭上師生之誼。
他對這位老師極為尊敬,幾乎能背誦他的每一個觀點,就是別人對宣科的正面評價,他在思索1分鐘后,都能逐字逐句地背出來。如果你不注意,他一會兒就會將話題轉移到宣科身上。
如果時間充足,他會把磁帶聽兩遍,然后從前胸掏出一個黑色封面的小本子,上面用工尺(注:音“車”)譜記錄了全部的曲子,再默誦一遍。這個本子是他的寶貝,里面不但有每晚演奏的曲子的譜,還有他摘錄自各種報刊雜志上,關于納西古樂,關于音樂,甚至關于麗江的新聞。比如他會指著一段話,“納西文化的全部,并不僅僅是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也絕不能代表全部的納西文化”,說自己非常同意這句話,這是殷曉俊先生在麗江本地一本雜志上表達的觀點。因為原件在別人那里,楊春齡就很認真地抄下這句話,然后在后面注明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誰。
再比如,他也會從本本的封皮里拿出兩張老版的《云南信息報》,兩張上面都是娛樂新聞,一篇報道是“抗日歌曲能否搖滾――《大刀進行曲》老歌新唱惹爭議”,一篇是“毛阿敏是未婚媽媽?”對于前者,他會很氣憤,堅定地認為不能搖滾《國際歌》,不能搖滾《大刀進行曲》,“這沒法向歷史交代”。對于后者,他很無奈,認為這是道德的敗壞。
下午 講述與納西古樂間的淵源
下午2點,他拿出那把三弦,按照上午從錄音機里聽的節奏,自彈自唱一遍。在舞臺上表演,大多時候是不需要唱的,在家里,他會順著節奏“咿咿呀呀”地唱出來,沒有歌詞,聲音若顫顫巍巍的弦。琴弦落下的粉,早已經染白了琴柱,一如他那把白須。兒子孫女是喜歡聽他唱的,但是他們至今也沒有接過老人的琴,“他們有工作要做,沒時間,等老了,也會和我一樣,喜歡上的。”
楊春齡就是在老了之后才喜歡上古樂的。他小的時候,麗江地區幾乎每個鄉鎮都有古樂隊,大點的村子也有自己的古樂隊,成員都是老中青結合。古樂在文革期間成為四舊,樂譜被沒收燒毀,樂器被砸爛。大概在1976年-1978年間,才出現古樂傳習班,不過都是專門針對學生開辦的,并且只在寒暑假舉行。
楊春齡從小讀書,走的是知識分子路線。昆明師范學校畢業后,就回到束河完小教書,從1年級到6年級,哪個科目沒有老師,就教哪一科。直到55歲退休,才開始跟著本村的老樂師學習納西古樂。“技巧都學會了,但是感覺不成系統,對古樂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不是很懂”,在民間學了5年之后,1997年到宣科辦的古樂傳習館系統學習,這個傳習館也是針對小學生和初中生舉辦的,楊在里面是年齡最大的學生。一個月后,他被派到云南民族村納西村古樂宮演奏,當時古樂宮有樂師20多人,楊擔任了副會長,一待就是7年。
這7年里,麗江和納西古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民族村的古樂宮接待過前國家領導人,也接待過當時的云南省省長和志強。楊春齡把和這些領導人握手的照片放大,鑲在鏡框里,時常撫拭。
古樂會帶給他的不止是這些值得回味的記憶。他在古樂會每個月的工資是1500元,遇到節日還有額外的待遇,比如去年的中秋節就發了300元的糖果。過年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小紅包,每個紅包里的錢,根據工齡、技術水平、臺風臺德和貢獻,而有差別。據說宣科不準大家當面打開這個紅包,也不準背后私下透露數額,但是大家下來還是相互通氣,他去年的紅包有300多元。去年10月份納西古樂會到北京慶祝第62個聯合國日,樂隊給每位樂手發了900元。
晚上 他坐上屬于自己的舞臺
晚6點鐘,楊春齡收拾停當,穿上正裝,也就是淡黃色的夾克衫,西褲,皮鞋。出門左轉再右轉,踏上出村的小路,20分鐘后,到束河古鎮口的公交車站,車上的人都認識這位白發白須的老人,紛紛點頭致敬。他必須趕在7點之前到古樂會打考勤,所謂打考勤,“就是和考勤員打個招呼,告訴他我準時來了”,考勤對樂手來說,是屬于“臺風臺德”的一部分,和年終那個紅包的薄厚掛鉤。
7點鐘,楊春齡準時出現在考勤員面前,大家聚在后臺的換裝間等待宣科的到來。平時宣科要第二場才出現,但是今天有聯合國的官員來聽納西古樂,宣科必須出全場,并且提前會給大家開個會。古樂會不經常開會,除非有重大演出,宣科才會給大家通通風,大多強調的是紀律,不要出差錯。
7點40分,眾樂手換上長袍,準時入場,楊春齡的位置在面對觀眾右側二排的第二位,如果宣科出場,他正在宣科的背后。宣科的演講終究是這場演奏的重頭戲,他說如果哪天宣科不在,古樂會的門票就要下降很多,游客會說,哦,等宣科主持的時候再看吧。
“納西古樂,學會容易,學精學好難。學精學好,就要能表達出古樂的古意古韻”,楊春齡說宣科的耳朵是非常靈敏的,30多人演奏,“哪一件樂器調弦不準,哪一件樂器亂加花草,他都能聽得出來”,這些都屬于臺風臺德的范疇,當然也被列入考評機制中。
游客中盛傳納西古樂會的樂手在演奏中睡著的說法,楊春齡說他們不是在睡覺,而是在閉目養神,默默地背誦樂譜。另外有的時候舞臺上光線太強烈,要閉上眼睛休息一下,醫學上叫做“羞光”。
當然,那晚他們沒有出任何差錯,聯合國的官員,在聽了大約半個小時后,也都出去了。那天下班比平時晚了10多分鐘,因為宣科臨時加了個曲子給觀眾。
10點鐘,楊春齡走出古樂會,走出古城,天有點冷,他已經習慣。明天的日子還將繼續下去,因為他們一年只放一天假,這天是中國人的歲末――除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