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莎士比亞的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準備在波茨坦和柏林上演。因為人們都知道著名作曲家門德爾松早在十七年前就為莎翁的這出名劇寫過一首音樂會序曲,所以演出負責人找到門德爾松,請他為這出戲寫些配樂,門德爾松對這出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不長的時間里,他為這出戲寫了十二段配樂。他把原來那首序曲原封不動地拿來作為劇的序曲。所以,戲劇音樂總共是十三段。其它段子里有的還安排有合唱和獨唱。就象柴科夫斯基對《仲夏夜之夢》序曲的評論中所講的那樣,其它那些段子竟沒有一段能比得上序曲。盡管序曲寫于門德爾松青少年時期,而創作戲劇音樂《仲夏夜之夢》時,他已經是蜚聲樂壇的大作曲家了。
但是,在新作的十二段配樂男,有幾段還是相當精彩的。象第二、三、四幕的間奏曲。第五幕的《婚禮進行曲》等。
門德爾松的這首《婚禮進行曲》可以說是盡人皆知的。它在這出戲第五幕里,是用來為三對情侶舉行婚禮時用的,在這一幕間奏曲也用了它,以預示這一幕的內容。
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4/4拍,第一主題從輝煌的號角開始,引出熱烈而隆重的旋律。第二主題是從上面這個主題發展而成,它仍然保持著熱烈的氣氛。中段旋律柔美、情意甜蜜,給人以幸福感。最后,第一部分的兩個主題再現,接尾聲。
現今,這首《婚禮進行曲》已成為世界性的婚禮儀典進行曲。它和瓦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里的一首《婚禮進行曲》齊名,經常被人們在婚禮上一并使用。一首作為新人入場舉行婚禮慶典音樂;一首則是作為禮成之后,送新人進入洞房時的慶典音樂。象一些外國影片,例如《攻克柏林》、《葉塞尼亞》里的婚禮場面,也都選用了這支曲子。(本文轉自新浪Blog心情向左走古典向右走的博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