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弦樂器,唐代己有月琴之名。其形制與阮相近。清代,琴頸縮短,演變?yōu)楝F(xiàn)代的樣式,音箱呈滿圓形,琴頸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 和音箱邊框用紅木、紫檀木制,邊框用六塊格一致的 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內(nèi)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 琴頸和面板上設(shè)八或九個品位。音域為兩個八度。
本世紀五十年代,改革制成寬頸月琴。長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用尼 龍纏鋼絲弦。八十年代制成長桿月琴,長80厘米,縛弦下移,增置弦碼,音箱內(nèi)橫音梁間增置兩條豎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演奏月琴時,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zhí)撥彈奏,演奏技巧有彈、撥、撮、滾、掃滾、按、顫、滑、吟等,常用于京劇、楚劇等戲曲的伴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