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編鐘樂器陳列于高大寬敞的編鐘廳內,在特設的柔和、晶瑩而又明亮的燈光照耀下,人們可以前后左右多角度觀賞到這千年
編鐘發掘大寫真
在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城西郊有一座從西南蜿蜒而來的小山脈,當地人稱“斷蛇丘”,丘上有座高約20米的土墩,人稱“擂鼓墩”。過擂鼓墩不遠,在丘陵的盡頭,有兩個東西橫亙的山包,叫東團坡、西團坡。1965年11月,這里成了空軍某部雷達修理所的營地。1977年9月,因部隊擴建廠房,開山炸石,平整土地,在東團坡紅色砂巖的山岡上發現了一大片質地松軟的褐色土地。當時,主管營地施工的負責人鄭國賢是個業余文物愛好者,感到這里可能深埋有文物。這個疑問引起了部隊領導的高度重視,“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使命感促使他們作出兩個決定:一是迅速向有關部門報告,火速派人勘察;二是密切注意地下情況,嚴防文物受損。
經過多方努力,多次論證,反復考察,1978年5月11日,擂鼓墩古墓的正式發掘工作全面展開。于是,駐地官兵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文物現場“保護神”。文物挖掘搶救過程中,當地駐軍先后兩次利用飛機實施航拍,組織專家多方進行論證,駐軍部隊對周圍進行嚴密封控,確保了文物萬無一失。
千年古樂重返人間
經過文物工作者和部隊官兵3個多月的努力,當年6月底野外清理首戰告捷。通過對出土博鐘上的銘文鑒定,這是戰國早期諸侯國曾國君主名乙的墓葬,故亦稱曾侯乙地宮。就是在1978年這個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的國寶編鐘,隨著曾侯乙墓的發現、發掘而閃亮問世,重放異彩。
就是這個夏天,考古工作者在曾侯乙墓挖掘出了一套罕見的古樂器。這套樂器由65件大小不等、音調不同的青銅鐘組成,懸掛在架子上,叫做編鐘。編鐘是我國古代用于祭祀、慶典和宴會的古樂器。這套編鐘出土時分3層懸掛在鐘架上。最上層的是鈕鐘,共19件。鈕鐘最大的重11.4公斤,最小的重2.4公斤。中間和下層的鐘叫甬鐘,共45件,其中最大的重203.6公斤,最小的重8.3公斤。每件甬鐘外表都刻有“曾乙侯乍時”和有關音樂內容的銘文。鈕鐘和甬鐘上共有銘文2800多字。根據測音和銘文的內容,知道鈕鐘是定調的,每個鈕鐘上有兩個樂音。中層甬鐘有三個半八度音階,能演奏古今中外的一些樂曲。而且每組甬鐘都可以單獨奏曲,音色優美,聲音清脆嘹亮,悅耳動聽。下層甬鐘形大體重,聲音深沉,在演奏時起烘托氣氛與和聲的作用。
1983年1月9日,曾侯乙墓編鐘的復制品在武漢通過鑒定?,F在,用曾侯乙墓編鐘的復制品演奏的古代樂曲,作為一個新節目,吸引了無數音樂愛好者,引起了國內外人士廣泛的興趣。曾侯乙編鐘的發現,是20世紀中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與秦始皇兵馬俑并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享受編鐘的藝術
曾侯乙編鐘是古代文明的象征,同時,它給部隊官兵帶來了巨大的藝術享受。編鐘是一部記載古代音樂學的天書,執勤官兵專門從博物館樂器隊請行家來隊輔導,成立了由20名官兵組成的笛子、葫蘆絲等興趣小組,每當節假日來臨時,官兵們都要盡情的享受音樂的魅力;每當重要游客和國際友人來游覽時,武警官兵的編鐘演奏就會呈現在來賓的面前。
保護文物責任重大,宣傳文物義不容辭。博物館工作人員少,旅游人員逐年增多,武警官兵就主動加入了講解和導游的行列。每年新兵下中隊時,都要把文化素質高的戰士挑選到文物講解員的隊伍中,接受博物館專職講解員培訓,兩年來,擔負執勤任務的十中隊大部分官兵都會講解,有6名戰士具備了專業講解員水平。官兵們認為了解文物,講解文物,宣傳文物,也是更好的保護文物?,F任文書向華斌入伍4年來,每年都要參加博物館講解200多場。為了當好講解員,向華斌不僅要學好文物知識,還自費購買了英語書、光盤和《演講與口才》英文版,業余時間用心鉆研,在講解中得到很好的運用。有一次,向華斌正在給意大利游客講解,突然,有名游客用英語問他廁所的地方,向華斌對答如流,過后,向華斌又與這名游客用英語交流達20多分鐘,武警官兵的高素質,受到外賓的熱情贊揚。
武警部隊結合風景區執勤的實際,抓好了形象禮儀常識教育。把教育與執勤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駐地文化資源優勢,展開爭當文物衛士的榮譽意識教育和“身在旅游區,爭當風景線”教育,增強了官兵的責任心和參與執勤的積極性。每當新兵下隊、重大節日、特殊時期,都對官兵進行了文化遺產教育,組織參觀博物館以及藝術館等活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