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明朗的天。
自從聽到亨德爾的大協(xié)奏曲(Concerti Grossi),我就一直熱愛這片天空。那是他的大協(xié)奏曲(OP.3)和管風琴協(xié)奏曲(OP.4),合在PHILIPS出的一盤2CD上。當然再早時候,我也聽過他的《水上音樂》《焰火音樂》和《彌塞亞》這樣有大名的曲子,那時還是先天不足,后天又營養(yǎng)不良的餓鬼,剛剛撲上音樂,在上面亂啃,所求的是咀嚼的快樂,撐得半死也不覺得飽,對于作品和隱印其中的作者,實感固然還有,更主要的卻還是懾于它和他的威名,在誠惶誠恐里求感激。當然出自真心,不過那心里傾慕和蒙受眷顧的感激太強,還只是心熱,不是淳樸扎實的愛情。
那樣一種情緒,如果說是附庸風雅,也不算完全冤枉,可是音樂自有神奇的吸力,長年累月地“附庸”,我總覺得不大可能。聆樂如讀書,總會在哪一本上開竅,誰見過一輩子附庸書上而從不“樂在其中”的讀書人?再封閉的門戶,機緣一到,即成烈火中的干柴,由皮笑肉不笑、臉笑心不笑變成激動、投入、愜意,打心眼里喜歡。落到實處,對于某人某作,前前后后的感受就會有所不同,比如對于亨德爾,我聽到大協(xié)奏曲,就不一樣了,大不一樣,感覺他的爽朗熱忱、清澈明白又寬廣厚道的氣象正是我的小日子里踏破芒鞋去尋找的天空。由這一份歡喜,也查得了他最著名的大協(xié)奏曲是OP.6,就在心里記下,在我的生活和音樂相接的地方默默地留意著、等著。
來了,OP.6!(《牛津簡明音樂詞典》“亨德爾”條誤作OP.12)真好!還是那么光滑、酣暢,涌動的音型如同把陽光奏響。我在嶄新的聽覺體驗中,又再見到在OP.3和OP.4里認得的笑臉,由耳到心,好象碰到老鄉(xiāng)!我還是喜歡這樣起頭就“正步走”的音樂,從不吊嗓咳嗽,拿腔作調,張口就說,之后也不在主題之間擺弄什么辯證法,就讓音樂蕩蕩地流著。這樣很快活。亨德爾是音樂家中“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的一位。誠然,他和“音樂之父”巴赫同年,在音樂曲式的很多地方還在畫草圖,打基礎,根本不懂后世作曲們還要鋪墊、渲染的功夫,也沒套上奏鳴曲式的規(guī)矩,各個主題對立統(tǒng)一。以音樂形式后來到達的復雜程度而言,他那個時候,還在“音樂幼兒園”吧,可是這樣并不意味著他的音樂內容不夠豐富、深邃。假如我們的眼光從音樂史上的年代和源流里跳出,把他和貝多芬、瓦格納、馬勒、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等后來的樂壇人物作最簡單而直接的對比,把他和他們中的哪一位看作是從人性出發(fā),到音樂里形成的兩條平行線呢?結果是什么?換句話說,如果亨德爾的音樂內容就是他在不斷發(fā)展的音樂形式和三百年來人間世上的選擇,是他的自我定位,這種態(tài)度會不會讓我們吃驚?
對于文藝作品,我們持有一條不容置疑的、最契合審美本質又最大眾化的標準――對人性的表現(xiàn)力。在這一標準之下的偉大作品,在任何時候都是真正“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這么一看,亨德爾不就在我們身邊!留給我們的問題是:如何看待他? 這問題我們躲不開,就象我們無法不回頭照看自己的生命。哪怕我們敷衍幾句“今天天氣”,那“哈哈哈”也會被這個問題戳破。生命本身是永遠鮮活又始終如一的,三百年的時間,不過人類心胸的幾次吐納,生命的火種和燃燒的渴望并沒有另起爐灶,問題僅僅在于:面對生命,我們是否和亨德爾站在一起? 也有一個事實,人性的表現(xiàn)往往在古代的作品里顯得更加新鮮、蓬勃,可是叫人傷心的是,我們得出這個結論(和感嘆),就收工了!亨德爾離我們那么遙遠?他的時代在他的作品里投下的簡樸和喜悅,就不是他的生命向往和追求的方向?他不是也把生活里的向往和追求放在音樂里,發(fā)出生命的笑聲?看看他的同時代人怎么說他的表情:“他總的神態(tài)深沉而尖酸,但當他真的笑起來的時候,那就成了太陽老爺,從烏云后面噴薄而出。”
自從聽到亨德爾的大協(xié)奏曲(Concerti Grossi),我就一直熱愛這片天空。那是他的大協(xié)奏曲(OP.3)和管風琴協(xié)奏曲(OP.4),合在PHILIPS出的一盤2CD上。當然再早時候,我也聽過他的《水上音樂》《焰火音樂》和《彌塞亞》這樣有大名的曲子,那時還是先天不足,后天又營養(yǎng)不良的餓鬼,剛剛撲上音樂,在上面亂啃,所求的是咀嚼的快樂,撐得半死也不覺得飽,對于作品和隱印其中的作者,實感固然還有,更主要的卻還是懾于它和他的威名,在誠惶誠恐里求感激。當然出自真心,不過那心里傾慕和蒙受眷顧的感激太強,還只是心熱,不是淳樸扎實的愛情。
那樣一種情緒,如果說是附庸風雅,也不算完全冤枉,可是音樂自有神奇的吸力,長年累月地“附庸”,我總覺得不大可能。聆樂如讀書,總會在哪一本上開竅,誰見過一輩子附庸書上而從不“樂在其中”的讀書人?再封閉的門戶,機緣一到,即成烈火中的干柴,由皮笑肉不笑、臉笑心不笑變成激動、投入、愜意,打心眼里喜歡。落到實處,對于某人某作,前前后后的感受就會有所不同,比如對于亨德爾,我聽到大協(xié)奏曲,就不一樣了,大不一樣,感覺他的爽朗熱忱、清澈明白又寬廣厚道的氣象正是我的小日子里踏破芒鞋去尋找的天空。由這一份歡喜,也查得了他最著名的大協(xié)奏曲是OP.6,就在心里記下,在我的生活和音樂相接的地方默默地留意著、等著。
來了,OP.6!(《牛津簡明音樂詞典》“亨德爾”條誤作OP.12)真好!還是那么光滑、酣暢,涌動的音型如同把陽光奏響。我在嶄新的聽覺體驗中,又再見到在OP.3和OP.4里認得的笑臉,由耳到心,好象碰到老鄉(xiāng)!我還是喜歡這樣起頭就“正步走”的音樂,從不吊嗓咳嗽,拿腔作調,張口就說,之后也不在主題之間擺弄什么辯證法,就讓音樂蕩蕩地流著。這樣很快活。亨德爾是音樂家中“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的一位。誠然,他和“音樂之父”巴赫同年,在音樂曲式的很多地方還在畫草圖,打基礎,根本不懂后世作曲們還要鋪墊、渲染的功夫,也沒套上奏鳴曲式的規(guī)矩,各個主題對立統(tǒng)一。以音樂形式后來到達的復雜程度而言,他那個時候,還在“音樂幼兒園”吧,可是這樣并不意味著他的音樂內容不夠豐富、深邃。假如我們的眼光從音樂史上的年代和源流里跳出,把他和貝多芬、瓦格納、馬勒、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等后來的樂壇人物作最簡單而直接的對比,把他和他們中的哪一位看作是從人性出發(fā),到音樂里形成的兩條平行線呢?結果是什么?換句話說,如果亨德爾的音樂內容就是他在不斷發(fā)展的音樂形式和三百年來人間世上的選擇,是他的自我定位,這種態(tài)度會不會讓我們吃驚?
對于文藝作品,我們持有一條不容置疑的、最契合審美本質又最大眾化的標準――對人性的表現(xiàn)力。在這一標準之下的偉大作品,在任何時候都是真正“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這么一看,亨德爾不就在我們身邊!留給我們的問題是:如何看待他? 這問題我們躲不開,就象我們無法不回頭照看自己的生命。哪怕我們敷衍幾句“今天天氣”,那“哈哈哈”也會被這個問題戳破。生命本身是永遠鮮活又始終如一的,三百年的時間,不過人類心胸的幾次吐納,生命的火種和燃燒的渴望并沒有另起爐灶,問題僅僅在于:面對生命,我們是否和亨德爾站在一起? 也有一個事實,人性的表現(xiàn)往往在古代的作品里顯得更加新鮮、蓬勃,可是叫人傷心的是,我們得出這個結論(和感嘆),就收工了!亨德爾離我們那么遙遠?他的時代在他的作品里投下的簡樸和喜悅,就不是他的生命向往和追求的方向?他不是也把生活里的向往和追求放在音樂里,發(fā)出生命的笑聲?看看他的同時代人怎么說他的表情:“他總的神態(tài)深沉而尖酸,但當他真的笑起來的時候,那就成了太陽老爺,從烏云后面噴薄而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