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階段小學音樂教材中民間打擊樂欣賞素材缺乏:僅有低年級“鴨子拌嘴”、高年級“老虎磨牙”兩首。如果單獨將它們作為欣賞課的內容,前者只可感受,后者又顯得過于沉悶。是否可將它們前后聯系、貫穿起來呢?我想音樂不應的拘于一種模式,那么該突破呢?可從兩方面來探索:一是課的內容,不要拘于一個點,應由點到面放大容量,捕捉彼此間的聯系。如學唱一首民歌不僅要唱會它,還可在唱會后再安排欣賞幾首風格相同或不同的民歌,將唱歌與欣賞結合起來,目的是更好地去感受民歌的特點。二是課的課題,不用歌曲的歌名或是欣賞曲目的曲名作為課題,可把它設計為一種更富于主題性、方向性、更能表現出內函的喻意性課題。如“音樂與生活”、“船歌”、“跳動的旋律”等。這樣的課題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個充分的空間,學生可隨著課題目想像,體驗音樂的魅力。鑒于以上兩點,我進行了大膽嘗試。
首先,“敲敲打打”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深入學習的前提。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如果在音樂課上充分發揮民間打擊樂這一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從選擇最常見的打擊樂器著手,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敲一敲,打一打,玩一玩。在玩樂中聽辨樂器的音色;初學樂器的演奏方法,然后由淺入深地進行簡單的自編合奏練習,欣賞自己創作的打擊樂合奏曲。
雖然合奏也許是不合拍的,是“亂的”,但下百這樣才使孩子萌發了學習的興趣,樹立了自信心,而我們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其次,“說說做做”參與活動。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
依據打擊樂器本身的結構特點和特定的音響,通過師生的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來。例如:鼓是打擊樂器的主要代表,可以說學習打擊樂,必定要了解鼓。而體驗鼓的魅力,欣賞鼓樂的震撼力,光靠教師講恐怕是多費口舌還不能讓學生理解。最好的方式便是與鼓面對面。教師以一個問題面向全體學生,把成功感一并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親自在鼓上嘗試,得出了敲、摸、磨、刮等多種演奏方法以及與眾不同的答案,或許還有教師自身意想不到的收獲。“鼓”引發了熱鬧的課堂氣氛,學生沉浸在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這樣的音樂藝術實踐,增強了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了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然后,“想想編編”發展個性。
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感。
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不習慣把事情放手給學生做,往往把學生花費在探索上的時間看成“浪費”。但事實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是即興發揮的。例如:學生通過兩人一組的討論之后,用鈸自編自演了“鴨子拌嘴”的情感,并根據不同的個性演繹了不同的風格:可愛的小鴨、淘氣的小鴨、爭強好斗的小鴨……相比讓學生純粹地去聽這首打擊樂合奏,前者更讓學生身臨其境,妙趣橫生。就連平日里看似默默無聞的學生也躍躍欲試,不在流露原本的那份羞澀。學生們親自感受到“鈸”這件看似簡單的打擊樂器的豐富表現力,而再次活躍的課堂氣氛也足以顯示其魅力所在了。
因此,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最后,“聽聽看看”增長見識。
在玩一玩、試一試、演一演之后,學生對打擊樂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靜心欣賞打擊樂作品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無論是“鴨子拌嘴”所表現的喧鬧場景,還是“老虎磨牙”中鼓的精彩表現,學生欣賞起來都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除此以外,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如:了解世界各地民間打擊樂器并聆聽其音色,課余時間自制簡單的打擊樂器等等,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正是因為課外知識的擴容,延伸了學生的學習,才使學生樹立了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豐富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積累。
打擊樂是音樂世界里一個豐富的天地,這些在敲敲打打中流淌出的美妙音樂,不僅給學生帶來了“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樂”之魅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