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在1825―1847年之間寫了20首圓舞曲。派德里夫斯基(I.J.Paderewski)出版的《肖邦作品全集》中僅有17首,1965年的增補版又增加了二首“被遺忘”的圓舞曲:降E大調(1840)和a小調(1847)。肖邦圓舞曲風格的形成經歷了下面三個時期:
“華沙圓舞曲”,這是肖邦離開波蘭前在1827―1830年間的作品。其中包括二首沒有編號的降A大調和降E大調;降D大調作品70之三,b小調作品69之二,另外二首沒有編號的E大調和e小調.
1831―1835年間在巴黎的早期作品。包括降E大調作品18,a小調作品34之二,降A大調作品34之一,降A大調作品69之一和降G大調作品70之一。1838―1847年間的成熟期作品。包括F大調作品34 之三,降A大調作品42,降D大調作品64之一,升c小調作品64之二,降A大調作品64之三和二首“被遺忘的”無編號作品。
在肖邦早期圓舞曲中,特別是那些節奏模式嚴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與維也納圓舞曲相似的地方。這些圓舞曲也受到波蘭早期作曲家的影響,比如塞曼諾夫斯卡(M.Szymanowska)等人,肖邦借鑒了維也納圓舞曲,也同時借鑒了波蘭城市圓舞曲的風格。需要注意的是,前浪漫主義時期波蘭圓舞曲中具有明顯的馬祖卡元素。其節奏、旋律和結構的類似使你很難區分這兩種舞曲。肖邦也在他的圓舞曲中采用了馬祖卡模式。
肖邦的圓舞曲和早期波蘭作曲家的作品一樣也是樂段反復的。但是肖邦比他的前輩顯現出更多的才華,這表現在他創造性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技巧方面。借助這些才華,他給圓舞曲賦予了藝術的特征,他的圓舞曲已經脫離了單純的舞蹈功能,更表現為舞蹈的詩。肖邦在同輩人中也屬于是才華出眾的,他充分采用當時先進的特性給圓舞曲這一舞曲形式增添了藝術的特征,比如八度跳躍、滑奏和充分利用寬廣音域的音形。這樣,他把這一舞曲變得更加華麗。而且,肖邦利用各種情緒來表現他個人的感覺,因此,他的圓舞曲具有特別的和唯一的特點。豐富的感情和多樣的表情反映出作曲家卓越的想象力。同時,其中的輕快和抒情也表現出作曲家的聰明才智.肖邦的圓舞曲主要是單音調的,但是其中也可以發現復調的段落。他的復調往往是平滑地過渡到單音調,這也是肖邦復調的特征。
肖邦圓舞曲中的和聲體現在他不同時期采用的調式調性上,以及節奏變化、半音階和精致的轉調。這些作曲手法在肖邦的其他作品中也有體現。特別要指出的是在最后一首圓舞曲(降A大調作品64之三)中轉調的“靈活性“。這首作品的協調性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最后的”肖邦的特征。
這只是對肖邦全部圓舞曲作品的一個“鳥瞰”,難以給出全部作品的完整形象,但這仍可以從一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演繹肖邦的圓舞曲作品,不僅要清楚地表現每一首作品的情緒,而且要清楚地表現它們之間在表情和寫作時代方面的差別。比如說,在早期圓舞曲中具有的那種感傷就不適用于成熟期的作品。另外,如果把演繹肖邦晚期和最后的圓舞曲與早期簡單直接作品混為一談,那也將造成對作品的歪曲。
有人會認為在舞廳中演奏圓舞曲的實踐知識是最簡單理解和感覺圓舞曲的方法,去體會那種獨特的氣氛、魅力、優雅和風俗。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肖邦的圓舞曲中,以上那些都點綴在抒情的表情之中,而充滿了無限的快樂。肖邦不同時期作品的表情真如萬花筒一般,這些表情的表現需要演繹者具有足夠的能力、靈活性和良好的訓練,以便忠實地再現那種輕快的社交娛樂感覺。
“華沙圓舞曲”,這是肖邦離開波蘭前在1827―1830年間的作品。其中包括二首沒有編號的降A大調和降E大調;降D大調作品70之三,b小調作品69之二,另外二首沒有編號的E大調和e小調.
1831―1835年間在巴黎的早期作品。包括降E大調作品18,a小調作品34之二,降A大調作品34之一,降A大調作品69之一和降G大調作品70之一。1838―1847年間的成熟期作品。包括F大調作品34 之三,降A大調作品42,降D大調作品64之一,升c小調作品64之二,降A大調作品64之三和二首“被遺忘的”無編號作品。
在肖邦早期圓舞曲中,特別是那些節奏模式嚴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與維也納圓舞曲相似的地方。這些圓舞曲也受到波蘭早期作曲家的影響,比如塞曼諾夫斯卡(M.Szymanowska)等人,肖邦借鑒了維也納圓舞曲,也同時借鑒了波蘭城市圓舞曲的風格。需要注意的是,前浪漫主義時期波蘭圓舞曲中具有明顯的馬祖卡元素。其節奏、旋律和結構的類似使你很難區分這兩種舞曲。肖邦也在他的圓舞曲中采用了馬祖卡模式。
肖邦的圓舞曲和早期波蘭作曲家的作品一樣也是樂段反復的。但是肖邦比他的前輩顯現出更多的才華,這表現在他創造性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技巧方面。借助這些才華,他給圓舞曲賦予了藝術的特征,他的圓舞曲已經脫離了單純的舞蹈功能,更表現為舞蹈的詩。肖邦在同輩人中也屬于是才華出眾的,他充分采用當時先進的特性給圓舞曲這一舞曲形式增添了藝術的特征,比如八度跳躍、滑奏和充分利用寬廣音域的音形。這樣,他把這一舞曲變得更加華麗。而且,肖邦利用各種情緒來表現他個人的感覺,因此,他的圓舞曲具有特別的和唯一的特點。豐富的感情和多樣的表情反映出作曲家卓越的想象力。同時,其中的輕快和抒情也表現出作曲家的聰明才智.肖邦的圓舞曲主要是單音調的,但是其中也可以發現復調的段落。他的復調往往是平滑地過渡到單音調,這也是肖邦復調的特征。
肖邦圓舞曲中的和聲體現在他不同時期采用的調式調性上,以及節奏變化、半音階和精致的轉調。這些作曲手法在肖邦的其他作品中也有體現。特別要指出的是在最后一首圓舞曲(降A大調作品64之三)中轉調的“靈活性“。這首作品的協調性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最后的”肖邦的特征。
這只是對肖邦全部圓舞曲作品的一個“鳥瞰”,難以給出全部作品的完整形象,但這仍可以從一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演繹肖邦的圓舞曲作品,不僅要清楚地表現每一首作品的情緒,而且要清楚地表現它們之間在表情和寫作時代方面的差別。比如說,在早期圓舞曲中具有的那種感傷就不適用于成熟期的作品。另外,如果把演繹肖邦晚期和最后的圓舞曲與早期簡單直接作品混為一談,那也將造成對作品的歪曲。
有人會認為在舞廳中演奏圓舞曲的實踐知識是最簡單理解和感覺圓舞曲的方法,去體會那種獨特的氣氛、魅力、優雅和風俗。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肖邦的圓舞曲中,以上那些都點綴在抒情的表情之中,而充滿了無限的快樂。肖邦不同時期作品的表情真如萬花筒一般,這些表情的表現需要演繹者具有足夠的能力、靈活性和良好的訓練,以便忠實地再現那種輕快的社交娛樂感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