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手指的支撐就訓練程序而言,首先是訓練手指的支撐。把任何一個手指,最好從三指開始。一個一個地自然下垂在桌子或琴蓋上,讓它站住。但要注意整個手腕以上全部放松,手掌以下向外延挺,這叫做“前挺后松”。
我們可以把手指當作是螃蟹的爪子。大家都知道,一個活螃蟹的腳是非常堅挺地豎立起來,一個死螃蟹的腳是軟弱垂下的,如果手指像死螃蟹的腳、它就不可能使琴鍵發出良好的聲音。我們觀察螃蟹走路,你會發現它一只腳著地時,其他腳會豎起來離開地面,這與我們的練習又有相似之處。當三指結實的站在桌面上,其他手指要挺立地離開。接著依次練習二指、四指、大指、五指。單個手指能夠站立后,前面說過的所有組合也要進行這樣的練習。最后可在琴鍵上訓練,我建議的位置是二三四指放在三個黑鍵上(#F、#G、#A),大指、小指放在白鍵(E與C)上。因為這個位置是最適合人類的自然手型。黑鍵比較高,可使手掌凸起,白鍵較低,一、五指正好處于低位置。這些都有利于手掌的支撐。
其次,在五指范圍內練習,要注意力量的集中。力量的松散是由指尖的軟弱引起的。只有手指第一關節能夠支撐住在手掌以上的全部力量,才可以使手腕、臂及全身的力量暢通無阻地傳送到指尖。
再次,在各類樂器中,鋼琴是最間接發聲的樂器。而直接發聲的樂器只有一種,那就是人聲,人自身的聲帶振動發出聲音。人可直接控制樂器,因為樂器就在他身上,另一類是半間接發聲的樂器,如古琴、笛子。古琴是由人操作,樂器發聲。笛子是用吹管子發聲,手指控制音高,這些都是人體的一部分直接與樂器接觸。再間接一類是小提琴,手指與琴弦接觸,弓子與琴弦接觸而發聲。最間接的是鋼琴,手指與鍵盤接觸,并不意味著發聲,要通過力量的傳遞,通過杠桿作用、達到榔頭擊弦才發聲。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在彈琴時要把手指與鍵盤接觸的感覺聯系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力量與鋼琴本身發聲之間的關系。因此,在練手指時不能脫離對聲音的追求。盡管是初學者,也需要把指觸,尤其是第一關節與鍵盤的接觸和鋼琴發出聲音一剎那的感覺密切結合起來。
另外,觸鍵的速度也很重要。需要一定的速度來達到良好的支撐,這樣可得出一個飽滿、堅定、有力卻不死板的聲音。如同用小槌敲擊水晶杯,即要力量集中在極短促的一瞬間,又不能把力量用死,才能發出震動充分、共鳴豐富的迷人音響。
我們可以把手指當作是螃蟹的爪子。大家都知道,一個活螃蟹的腳是非常堅挺地豎立起來,一個死螃蟹的腳是軟弱垂下的,如果手指像死螃蟹的腳、它就不可能使琴鍵發出良好的聲音。我們觀察螃蟹走路,你會發現它一只腳著地時,其他腳會豎起來離開地面,這與我們的練習又有相似之處。當三指結實的站在桌面上,其他手指要挺立地離開。接著依次練習二指、四指、大指、五指。單個手指能夠站立后,前面說過的所有組合也要進行這樣的練習。最后可在琴鍵上訓練,我建議的位置是二三四指放在三個黑鍵上(#F、#G、#A),大指、小指放在白鍵(E與C)上。因為這個位置是最適合人類的自然手型。黑鍵比較高,可使手掌凸起,白鍵較低,一、五指正好處于低位置。這些都有利于手掌的支撐。
其次,在五指范圍內練習,要注意力量的集中。力量的松散是由指尖的軟弱引起的。只有手指第一關節能夠支撐住在手掌以上的全部力量,才可以使手腕、臂及全身的力量暢通無阻地傳送到指尖。
再次,在各類樂器中,鋼琴是最間接發聲的樂器。而直接發聲的樂器只有一種,那就是人聲,人自身的聲帶振動發出聲音。人可直接控制樂器,因為樂器就在他身上,另一類是半間接發聲的樂器,如古琴、笛子。古琴是由人操作,樂器發聲。笛子是用吹管子發聲,手指控制音高,這些都是人體的一部分直接與樂器接觸。再間接一類是小提琴,手指與琴弦接觸,弓子與琴弦接觸而發聲。最間接的是鋼琴,手指與鍵盤接觸,并不意味著發聲,要通過力量的傳遞,通過杠桿作用、達到榔頭擊弦才發聲。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在彈琴時要把手指與鍵盤接觸的感覺聯系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力量與鋼琴本身發聲之間的關系。因此,在練手指時不能脫離對聲音的追求。盡管是初學者,也需要把指觸,尤其是第一關節與鍵盤的接觸和鋼琴發出聲音一剎那的感覺密切結合起來。
另外,觸鍵的速度也很重要。需要一定的速度來達到良好的支撐,這樣可得出一個飽滿、堅定、有力卻不死板的聲音。如同用小槌敲擊水晶杯,即要力量集中在極短促的一瞬間,又不能把力量用死,才能發出震動充分、共鳴豐富的迷人音響。
更多: